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第二大队参谋长孙伯英(一)

孙伯英,原名孙景萃,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第二大队参谋长。山东省原峄县五区道庄人,该村现属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乡。1897年生于农民家庭,父亲孙茂陛,有地八亩,兼开染坊,后来改做杂货生意。伯英兄弟二人他居长,从小在马兰屯、峄县城等地读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进步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深受影响,满怀爱国热情于在1920年考入山东省东昌府陆军学校,后在旧军队任军需官、军需处长。结识了中共党员邱焕文后,和邱一起响应北伐军号召,于1925年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苏鲁边区游击支队,孙伯英任支队长,从此开始革命生涯。后因该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于1927年被蒋介石解除武装。1930年在徐州经邱焕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和邱焕文一起离开军队,回到峄县。1931年春,他和邱焕文、王子刚参加枣庄互济会,成为该会领导成员。主要负责为党筹集资金,掩护和护送干部,营救被捕同志等工作。同年,他组织和参加了枣庄煤矿工人大罢工,和邱焕文、王子刚组成中共峄西工委并任书记,开展党的秘密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受命掌握和改造抗日队伍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孙伯英受命在峄县地区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他奔走各地向爱国进步人士宣传抗日救国,团结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同年秋,他劝说阴平东楼大绅士孙云亭以联庄会为基础,组织抗日武装,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华北第五十支队第三梯队司令黄僖堂的委任。在台儿庄会战期间,拉起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孙云亭任梯队司令,孙伯英任梯队参谋长。孙云亭的大儿子孙怡然,是我党秘密党员,孙伯英和他共同受命争取掌握和改造这支武装。

为了把这支队伍改造成为真正抗日的武装力量,孙怡然、孙伯英建议中共方面派去军政干部具体指导孙部的训练。1939年春天,孙伯英和孙怡然在部队中秘密建立党的组织,从纯洁的青年、农民官兵中发展了孙景铎、赵仁义、孙茂益、段茂森等一批中共党员,培养提拔了一批纯洁有为的青年战士为班长、排长,使之成为部队的骨干。对个别难以改造的兵痞流氓,坚决予以清洗。 至1939年下半年,这支武装初步具备了人民武装的雏型。

1938年夏,国民党别动总队五十支队司令黄僖堂拟调第三梯队进抱犊崮山区,支援滕县土顽申宪武向我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进攻。孙伯英要孙怡然在他父亲面前暴露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向孙云亭陈述那有共产党员带着部队去打共产党的道理。最后,孙云亭听从儿子孙怡然的建议,向黄僖堂谎称,士兵不愿进山,部队带不动,黄僖堂也只得作罢。

(0)

相关推荐

  • 太行英雄传:以心换心,留住人心

    太行山抗日大队最初由两个部分人组成,谢魁带领的国军,杨树生带领的八路军以及青石窑村民. 太行山抗日大队闯出的名气越来越大时,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八路军的一支队伍,以及金秀都加入进来.后来,在杨树生的策 ...

  • 百年记忆 | 专栏:抗日烽火中诞生的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用好用活赣榆这片红色沃土丰富的党史资源,帮助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深入学习"四史",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

  • 峄图记忆//听老秦讲述咱老峄县往事(三)

    地方文献是一地文化的重要财富,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发展.自然资源.生产实践.风土民情等.承载着宝贵的地方文化,肩负着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责任,对于研究当地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 ...

  • 爱国抗日模范孙倚亭

    鲁南峄县地区抗战时期的"孙氏四亭"(孙云亭.孙倚亭.孙华亭.孙香亭)之一的孙倚亭,本是峄西的开明士绅,抗战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在朱道南.孙伯英.孙怡然.王子 ...

  • 记述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棚支队(上)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间远离战争年代,当人们再去回顾70年前发生过的那些往事,有些事情和有些事件都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了.但是,对于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和亲历过那场战争的人,对那段往事仍记忆犹新. 经棚的老 ...

  • 誓死跟党走的李桂五

    李桂五 李桂五,1906年生,今小界乡姜阳行政村李庄人,名经心,号庭芳,字桂五.他幼年上过私塾,后经自学达到了中学文化程度.早年当过兵,干过地方团队,有较高的军事素质(据贺崇升<忆忘年至交李桂五 ...

  • 细数山东早期十大人民抗日武装:一般人你真搞不清楚

    "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背靠中原腹地,北接河北.天津扼京畿门户,南连苏皖华中富庶之地,东面临海,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东北过渤海即当时的工业重地东三省,省内铁路公路纵横,人民 ...

  • 百年百人百事|梁兴初:兑头沟伏击战

    本栏目由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主办,微游枣庄承办,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百人之 梁 兴 初   1939年12月26日,八路军第115师苏鲁豫支队4大队在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驻地西北侧一 ...

  • 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副支队长孙茂汉(二)

    孙茂汉申明大义,坚持抗战,率部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峄县支队 1938年10月,中共峄县县委刚刚成立,县委书记纪华到孙部走访,受到孙云亭的热情接待.时隔不久,就任中共峄县四区区委书记的朱奇民在阴平会见了孙 ...

  • 运河烽火|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抗战史(一)

    编者按:大运河不仅是历史之河,文化之河,经济之河,还是红色之河,革命之河.在抗日战争期间,苏鲁交界的大运河畔,就活跃着我党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运河支队. 运河支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战斗在运河两岸,狠 ...

  • 胡炳云将军忆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大队(胡大队)战斗历程

    回忆苏鲁豫支队一大队战斗历程 胡炳云 1938年8月,我所在的八路军115师685团参加平型关.娘子关.武城镇战斗之后不久,又奉总部命令到达八路军总部当时的所在地长治休整,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部队到长 ...

  • 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的建立

    抗战时期,台儿庄地区西濒微山湖,东连沂蒙山,南有陇海铁路,西有津浦铁路,穿过台儿庄的还有一条北达枣庄煤矿.南连龙海线的枣赵铁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春,中日台儿庄大战后,国民党军队陆续撤出, ...

  • 走向:峄县师生的人生地图标识(下)

    十 说到底,无论宋东甫用尽怎样的手段,也都是为了峄县来台师生的一口饭.当年,他也是用了句极具煽动性的话骗大家南迁的:南方每天吃的是大米.然后又伸两个指头比划一下:猪肉膘子有这么厚! 是啊,雪白的大米饭 ...

  • 【枣庄记忆】峄县红色往事3:文峰游击队成立地遗址

    文/秦利虎 文峰游击队成立地遗址位于阴平镇胡园村. 1938年春,日军占领峄县城后,即向峄县农村各地进行"清乡"."扫荡",日军所到之处,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烧 ...

  • 百年百人百事|孙斌全:打击鲁南峄县红枪会

    本栏目由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主办,微游枣庄承办,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百人之 孙 斌 全 "红枪会"是日军一手扶植操纵的封建迷信反动组织,它的公开口号是" ...

  • 皋兰县文联第二届理事会在县党校召开 王久忠当选县文联主席

    (陈希荣报道)5月22日上午,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皋兰县文联第二届理事会在县委党校召开,县文旅局和民政局领导参加.会议由县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颜国鲁同志主持.会议推举王久忠同志为新一届县文联主席. 当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