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第三场战争,战胜“亚自我”

《理性动物》的作者道格拉斯·肯里克认为,自我这个概念只是人性格的一个总体符号,它实际上是由若干个“亚自我”,或者称为“次级自我”构成的。这些亚自我之间不是一个上下级关系,它们是像兄弟姐妹一样的并列关系。

这些我们性格中的“亚自我”们,他们轮流坐庄,在不同的场景下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当一个人做出一件事的时候,给我们的印象是这个事是由这个人做出的,其实是由这个人的“亚自我”做出的我们经常会觉得这个人平常看起来很文静,结果却突然干了件和他性格极不相符的事。这是因为他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一直是一个亚自我在当他的老板。突然有一天环境变了,轮到另一个亚自我上岗值班,于是他就变成另外一个人,变得我们都觉得陌生了。

亚自我轮流坐庄,各行其是,是不大听我们调遣的。我们经常为自己做的决定后悔,其实都是突然变化的环境把潜藏在我们内心的某一个亚自我给激活了,这个亚自我就会不管不顾地给你拿主意做决定,这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对自己做的事情后悔不已的原因。

以在2017年在德国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为例,两位中国选手马龙和樊振东,他们的球技相差无几,平时也是胜负参半,那是一场人类最高水平的乒乓球决赛,别说运动员连观众都紧张地喘不过气来,我是个超级乒乓球迷,看他们打到关键时刻,心都快跳了出来。

第7局决胜局樊振东9比7领先,再得2分,这个20岁的小伙子就是世界冠军了,这对一个从没拿过世界冠军的小将是多么诱人啊·,这时候他的亚自我冒出来了,连续两个球打得特别差,完全不像是个专业运动员的水平,被马龙追到了9平,后来双方又打到10平,胜负只看最后的两分了,这时樊小胖的亚自我又跳了出来,一向凶猛的他变得软了起来,马龙不愧为是大满贯得主,关键时刻敢下手,最终拿下了关键的两分,拿了世界冠军。

在赛后采访的时候,强壮地像坦克一样的樊小胖面对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忍不住留下了热泪,作为20岁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冠军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势,他太想拿到这个冠军了,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战胜自己的亚自我。

世界顶级高手都这样,何况我们呢?

人们常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但我们在和亚自我这群敌人搏斗的时候,经常是败多胜少,有人把它比喻成人类的第三场战争。第一场战争是人与自然的战争,人类赢了,从原始森林里走了出来, 第二场战争是人与人的战争,这场战争人类打了千万年,越打人口越多,人类越发展壮大,第三场战争就是人与亚自我的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人类能不能赢,目前还无从知晓。

但人类是很聪明的,人类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他们发明了机器人,机器人是没有亚自我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智能时代的主要原因吧。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理性动物》这本书,保持一份好心情是成本很高的,经风祝你好心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