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斯:身为幽默大师林语堂的长女,却与父母开了一个黑色玩笑

作者:山佳
幽默大师林语堂,为自己曾做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晚年的他,定居在台湾阳明山,自己设计房子,用几根西方螺旋圆柱,顶着一弯回廊,绕着的却是一个东方式的天井。
可见,林大师虽然长年生活在海外,但骨子里依旧有着中国情结,东方神韵。
林大师膝下,有三个千金:如斯、太乙与相如。瞧这些名字,太有才了,用的都是虚词。尤其老大如斯,取自“孔子名言,逝者如斯夫”。
偏偏就是这位长公主如斯,在老爸七十古来稀的年纪,上吊自杀。这,究竟又是为何呢?
01
身为穷牧师之子的林语堂,娶了钱庄老板的千金廖翠凤,这桩看似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在林语堂四年的留学生活中,经历了经济窘迫、生病住院等足够的考验。两人彼此依赖,彼此扶助,成就了一对神雕侠侣。
而如斯,就是在妈妈肚子里,听到老爸拿到博士学位的消息,听到老妈给了老爸一个响亮的吻!
1923年,如斯在厦门出生。作为老爸老妈的头胎,在众人企盼下来到人间。因为难产,母女俩还差一点儿送了命,真是好玄。
如斯下面,接连是妹妹太乙与相如。作为家中长女,在父母有事外出时,如斯就是大总管,她带着妹妹们一起嬉笑、玩乐,关心她们的起居,为老妈分担了不少辛劳。
林家居住在上海十年,那时的林大师,已凭编著的《开明英文读本》,成为上海滩有名的“版税大王”与“教科书大王”。
老妈翠凤,是远近闻名的治家能手,家中的五、六名佣人,都在其掌控下,各尽其责。可以想象,这么多佣人,林家真是有矿啊!
虽然如斯从小家境殷实,但老爸老妈对她们姐妹的教育,却从不放松。有次,老妈作为名人之妻,接受采访,侃侃而谈儿女教育—
对儿女从小养成自动的习惯,不假手于婢仆,发展其个性,不用威力强制;如小孩犯过,用面部表情,使其觉悟;不能时常责骂,多骂必失其效力……
就这样,林家三朵金花,在父母的精心哺育下,一天天在长大。
02
1935年,林大师的作品《吾国吾民》,在海外引起轰动,洛阳纸贵,从此他把重心转移到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层面上。
1936年8月,林大师决定带全家赴美,那年如斯13岁,正是青春期的小女生。
林大师写作时,若有疑惑,就常常到哥伦比亚图书馆查找答案,也许怕树大招风,总之他可不愿意使用自己的真名。于是,如斯就为老爸取了一个化名“林语珠女士”,太有创意了,连性别都改了!
如斯的第一部作品,是她16岁那年,与妹妹太乙的英文日记选《吾家》。
在如斯笔下,老妈就是一个大家长,像照顾大孩子似地关照着老爸的生活琐事,提醒他,蓬松的头发该上点发油,皮鞋该擦一擦啦,读来妙趣横生。
有些段落,还被编成“林语堂花絮”,附于林大师的著作《人生的盛宴》中,在美国出版。那时,秀外慧中的如斯,就展露出她创作的潜质。
03
林大师本以为,旅居美国一年,就回国。没想到,抗战爆发,一切都另当别论。
1940年5月,林大师决定带着家人回国,最开心的就是如斯。因为在她内心深处,报效祖国的时候,终于到了。
林家居住在重庆,频繁的空袭,也使一家人养成了跑警报的习惯。即便这样,如斯也是毫无怨言。她曾悄悄地对妹妹说,我们都应对国家有所贡献。如斯还曾想过,要去战地医院去救治伤员,即使她还是一个“门外汉”。
3个月过去了,林大师认为,与其在国内天天跑警报,防空袭,不如去国外写文章做宣传,以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与支持。
说走就走,这下如斯不淡定了,她毫不理解:“为何一定要到国外,才能发挥作用呢?”如斯真心不想离开中国,就是在香港候船时,她也想留下来,与同胞们一起穿草鞋,吃糙米,抗战到底。
04
直到1943年,如斯在美国陶尔顿学校毕业后,便来到昆明,参加战时医务工作,了却她想参加抗战的心愿。
国民政府军医署署长林可胜,与林语堂同为福建老乡。他的老爸林文庆,曾是厦门大学校长。林可胜本人,造诣非凡,他是协和医院第一位华人教授。
如斯,先在林可胜手下的一所战地医院当护士。后来,在昆明筹建中国第一所血库,精通英语的如斯,又调至中国红十字总会工作,担任林可胜的秘书,并授予国民革命军中慰军衔。
三年的工作中,如斯任劳任怨,翻译了大量的技术文件,为中国第一座血库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建设,贡献了力量。
1943年冬,林大师回到国内考察,特地飞昆明看望女儿。在他眼中,如斯越发的成熟自信,对国家对民族,永远呈现一颗赤诚的心。
05
汪凯熙,协和毕业生,抗战爆发,第一时间随着林可胜从事抗战救治,也是有着爱国情怀的年轻人。
就这样,如斯与汪凯熙相识了,交谈之下,彼此很是投缘。林大师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很是满意。只待抗战结束,就为他们完婚。
没想到,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订婚的前一天,如斯竟与狄克,一位美国同学的哥哥,私奔了。
林氏夫妇闻知,简直如雷轰顶。这在他们的朋友圈中,掀起轩然大波,堂堂名作家之女,竟与一个外国人私奔,如斯简直置父母颜面于不顾,与他们开了一个黑色的玩笑。
事已至此,林氏夫妇只能尴尬面对,木已成舟,只要姑娘生活好,其他多说无益。
只是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又能好到哪里呢?都说门当户对,其实真正决定婚姻走向的,还是两人相近的三观。
但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如斯,真就是一个傻白甜,她不知人间疾苦,更不知人心险恶,因为从小到大,她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虽说回国参加抗战,但还是在老爸朋友的托管下,依旧顶着名作家之女的光环,她的世界依旧是理想主义。
但现实的巴掌,打得如斯苦不堪言。她认为可以相拥一生的夫君,其实只是她的想当然,人家一个花花公子,始乱终弃的主儿,不会有半点真心,余下的只是屈辱、不甘与悔恨。1955年,与狄克十年的婚姻,到底走到了尽头,但如斯走出了围城,却一直未能走出她的心魔。
为了狄克,如斯令家门蒙羞,如今惨淡的收尾,令她再也不能原谅自己。如斯抑郁了,一天天在消沉。此后十余年,她都在痛苦中徘徊,几进几出精神病院,这令父母日日担忧。
06
1971年1月19日,如斯给父母留下了最后的字句——
对不起,我实在活不下去了,我的心力耗尽了,我非常爱你们。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员工宿舍中,如斯借助屏风上的梁,上吊自杀。桌上的茶水,还略有余温。
说来也巧,那天中午,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正在宴请林语堂,清洁女工发现的。
当林大师打电话,将一切告之在香港的次女太乙时,还很冷静:“你姐姐今天上午自杀身亡了。不要着急,我会照看好你母亲。”
等太乙与妹妹相如赶到台北,一进家门时,林大师就扑向孩子们大哭起来,老妈也倒在了相如的怀中。
自此,太乙明白,以前都是父母照顾我们,从现在起我们要照顾他们了。那一年,林大师76岁,妻子75岁,白发人送黑发人,从此林氏夫妇的眼中,再也没了神采。
葬礼后,太乙一行,将两位老人带到香港,住在妹妹相如家中,贴身照顾。老妈成了祥林嫂,动不动就问上一句“我活着为什么呢?”也就从那时起,老妈很少说话,忘记了微笑,即便是孩子们去看她,也是如此。
一段时间后,林大师恢复体力,本性回归,他对妻子说:“女儿们有自己的生活要过,只要我们能做的事,就不要麻烦她们。”
但翠凤,只想依靠孩子,那个万能的家庭主妇,此时只愿意得到孩子们的呵护与疼惜。
伍子胥一夜白头,林氏夫妇一夜之间上了年纪。心碎了,被自己的女儿如斯,亲手搅碎了。
如果地下有知,看到老爸老妈的风蚀残年,如斯还会亲手了断自己的生命吗?
1976年3月26日,林大师在香港走完一生,在另一世界,与长女如斯相聚。
林大师太爱台北他所设计的房子,过世后,家人便按他的意愿,将其灵柩迁至故居的后园。
基督教的墓园,平台式的墓碑,没有太多的装饰,好友钱穆为墓碑题了字“林语堂先生之墓”。
网上说,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但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有,多半是做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林大师生前,爱喝咖啡。平日里,故居的工作人员,常常会为他放一杯咖啡,他会喜欢这种安静、恬适的感觉……

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但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有,多半是做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过年一定要回家,父母啊,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今年刚出来工作,尽管工资不咋滴,但我还是赶在春运前回来,帮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家里,幸运的是父母身体依然康健.小时候过年既开心又激动,有吃有玩有新衣裳.父母忙里忙外迎接过年,还有乡亲们喜庆和欢呼声.淳朴 ...

  • 2021包袱十足的搞笑段子,新颖又滑稽,看完还想看

    2021包袱十足的搞笑段子,新颖又滑稽,看完还想看

  • 【望安山文学】林俐芸||父母爱情(散文)

    父母爱情 作者:林俐芸     主编:非   鱼        老妈近四十年的唠叨,随着医生的一句"以后不要再抽烟了"终于拉下了帷幕.挨了一刀的老爸也"乖"了许 ...

  • 文涵羽《那一刻,我长大了》指导老师:高辉

    那一刻,我长大了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龙洲小学1602班 文涵羽 那是一个昏暗而又低沉的日子,我们刚考完考试.我的成绩很不理想,但在这一天,我长大了! 试卷发了下来,我忐忑不安地翻开,七十五分!红色的数 ...

  • 这个中秋节很愉快

    今早准备从老妈家出门回日照的时候,提着老妈给我准备的大包小包,讨好地对老爸老妈,尤其是对老爸说: 下次回家拉着你们俩出去转悠转悠.捋乎捋乎你们. 老爸立即期待已久地说: 好! 就得拉着我们出去转悠转悠 ...

  • 幽默大师林语堂:大女儿自缢身亡彻底将他击垮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家 林语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家.他是福建漳州人,生于1895年,卒于1976年,享年81岁. 林语堂学贯东西,"两脚踏东西文化,一 ...

  • 幽默大师卓别林精彩片段

    幽默大师卓别林精彩片段

  • 林语堂 幽默大师的理想生活

    第一个把英文Humour译成中文的是王国维,叫"欧穆亚",以后陆续有李青崖的"语妙".陈望道的"油滑".易培基的"优骂" ...

  • 【林璟斯】踢毽子

    踢毽子 福清市实验小学一年五班  林璟斯 指导老师:郭云贞 星期天早上,天气晴朗.我和妈妈来到公园里踢毽子.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蔚蓝色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还有五颜六色的鲜花. 我对妈妈说:" ...

  • 石开点评启功、沙孟海、林散之​三位大师

    石开评,启功排第一,沙孟海第二,林散之第三. 北京是一座包容.不排外的都市,大得不可想象,同居一地的朋友可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书画家,有些聚会中本地人反而成了小部落,一点都没脾气. ...

  • 国学大师林语堂倾情推荐《幽梦影》,一本让你读完变得通透的奇书

    清代才子张潮是标准的富二代,按理说有钱躺赢就好,不需要努力了.但是张潮却不按常理出牌,人家很努力. 时人对他的评价是"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弱冠补诸生,以文名大江南北." ...

  • 钱钟书:语言大师 幽默大师(下)

    钱钟书的记忆能力无疑是超凡的,他精通多种语言,能背诵无数的诗词和文献,能将经史子集随手拈来.头头是道,比起今天电视上外强中干的学术超女超男来判若云泥. 钱钟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被誉为是"博 ...

  • 【林璟斯】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福清市实验小学一年五班  林璟斯 指导老师:郭云贞 春天来了,万物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天空蓝蓝的,飘着几朵白云,有的像小白猫,有的像小白兔,有的像北极熊,可爱极 ...

  • 马蒂斯|野兽派大师的色彩狂欢

    亨利 · 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954 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 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生于法国勒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