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色彩考:酱色



中国传统色彩之一。颜色为深赭色。
《红楼梦》仅在 第一百五回出现了一次:
... 狐皮十八张,青狐六张,貂皮三十六张,黄狐三十张,猞猁狲皮十二张,麻叶皮三张,洋灰皮六十张,灰狐腿皮四十张,酱色羊皮二十张,猢狸皮二张,黄狐腿二把,小白狐皮二十块,洋呢三十度,毕叽二十三度,姑绒十二度,香鼠筒子十件,豆鼠 ...
查阅古籍资料,明代以前并未见有酱色一词。基本上都是在明清以后有出现:
《明季北略》 卷十三 崇祯十年丁丑
... 器用,恐备临时指取,非数之可计。其一事一物,又非止一人可值。如萧大亨之武荫,萧松庵锦衣佥事也。内止派其领值酱色绉纱深衣一袭,尚衣局派发为单为夹为花样各别,为身袖长短大小其九十件,每件黄色夹板,一人捧之,则用九十人矣。色色皆然, ...
《闲情偶记》 居室部 墙壁第三
... 层,糊壁作底,后用豆绿云母笺,随手裂作零星小块,或方或扁,或短或长,或三角或四五角,但勿使圆,随手贴于酱色纸上,每缝一条,必露出酱色纸一线,务令大小错杂,斜正参差,则贴成之后,满房皆冰裂碎纹,有如歌窑美器。
《金瓶梅》 第八回
妇人向箱中取出与西门庆上寿的物事,用盘盛着,摆在面前,与西门庆观看。却是一双玄色段子鞋;一双挑线香草边阑、松竹梅花岁寒三友酱色段子护膝;一条纱绿潞绸、水光绢里儿紫线带儿,里面装着排草玫瑰花兜肚;一根并头莲瓣簪儿。
《林兰香》 第五十九回
真乃花花绿绿,烂如云锦。还有好看的,黄沾了绿,成了葱心色。黑沾了黄,成了沉香色。红沾了黑,成了深酱色。至于红色与白色相染,成了粉红色。白色与绿色相染,成了碧白色。一块一块,或大或小。如玳瑁斑,如屋漏痕。
《广群芳谱》 卷四十八
... 其瓣如兔耳,其叶绿而不泽,厚而尖,皱而瓦。 赤金盘,一名脂晕黄,一名琥珀杯。其花初开红黄而赤,金星浮动,其后渐作酱色,径可二寸,形薄而瓦,瓣如杓而尖,叶稀,绿而泽,其末团,枝干紫红,顺直而扶疎,高可一丈。
《爝火录》 九
... 住煤山,三日后而遇贼:此臣致陷之缘,并皇上临歧叮咛可记忆者。犹记皇上出城时,止携金三两,别无他物;身穿青布小袄、酱色主腰,戴黑绒帽,上加一顶乌绫首帕。临行,尚穿白布袜、紬脚带,匆忙中始易白布脚带,是臣亲为裁折;皇上宁失记否?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 实录卷之二百三
己丑。谕内阁、昨因此次内务府抵给宫中例用缎内。有酱色纱数十匹。谬误尤甚。特降旨令军机大臣、查明是否系广兴一人主见。兹据询明广兴祇认将纱匹拟抵之处、系伊主见。其颜色并未指定。
《南朝金粉录》 第十回
穿过几条街巷,不一会已到那妇人屋里,那妇人便将衣服拿出,却是玉色素棉绸短袄,二蓝摹本二毛洋皮袍,天青宁绸二毛羊皮大衿马褂,酱色宁绸草狐背心,品蓝素缎棉套跨,元色湖绉束腰,元色素缎扣花棉鞋,另外一顶时式平顶棉小帽,以及小衣袜子均皆齐全,洪一鹗就从头到脚周身换了 ...
《万寿盛典初集》 第3部分
... 碗【成窑】 万年春花揷 十二贝子福晋 进 五彩团龙捧寿银防皮挂【天青色】 五彩团龙双捧寿银防皮袍【酱色】 长春防夹袄【米色】 素縀天马皮挂【天青色】 素縀天马皮袍【石青色】 长春防夹袄【灰色】
《本草纲目(金陵本)》 第十六卷 草部(五)
... 八月采根,曝干。弘景曰∶出近道。叶似,根形如柴胡。恭曰∶此药不出近道,多生冈岭间,叶似水莨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其叶殊不似也。颂曰∶江东亦有之,状如苏恭所说。时珍曰∶处处原野有之,俗名苦菜,野人食之,江东人每采收储焉。
与酱色类似的颜色应该是褐色、深赭色。以“酱”冠色名,应该是民间口语,即以常见的豆酱之色借代,通俗易懂,至今,酱色仍在民间通用。

在中国画颜色里,酱色可以赭石加墨调成。而染料则不然。赭石是矿物质染料,但黑色不可用墨代替。须有含单宁类的植物如石榴皮、茶叶等加皂矾而成,将这两种混合使用,可得酱色。在天然纤维及皮毛上均可染得酱色。
作者:黄荣华
2017年5月初稿于宋庄国染馆
作者声明:本文为作者正在撰写的《红楼色谱》中的一篇(有删节),未经作者同意,谢绝转载!媒体需要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