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

(0)

相关推荐

  • 老子为什么要反对仁义?

    人心不古 返璞归真还是克己复礼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成为我们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代代相传. 老子却说: "大道废,有仁义 ...

  •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 下德不失德 前识者 道之华也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 ...

  • 《道德经》通读 第十九章

    <道德经>通读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在这一章里,用绝和弃两个词,表明他对 ...

  • 慧解《道德经》之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浅说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通导,导向.政:政令.齐:约束.刑:刑罚.免:避免犯错.格:修正.改正自身问题,让言行趋近于善. 译文 ...

  • 如何解读“德”?

    如何解读"德"? 原创2021-01-15 13:59:14·沧海一粟了无痕 什么是"德"?为什么形容不讲究.品行恶劣的人为"缺德"? 概括 ...

  •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惟道是从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失道后德,失义后礼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失道后德,失义后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4]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 ...

  • 《道德经》三十八章精解及译文(下)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 上德无为而 ...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解析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解析

  • 道德经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这一章谈及德,是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内容含量非常多. 先贴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八章(上)

    大家好,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道德经>传统上分为前面的<道经>和后 ...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有道之人必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不自夸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八章 处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