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霆老师言琴——《琴乐之境百字诀》
近世世人言琴,往往唯称其特性在于静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常以兰花喻之。然三千年以来,琴之为道,早成大千世界。《流水》之壮阔,《广陵散》之激昂,《胡笳十八拍》之深切,《酒狂》之活泼,《长门怨》之委婉,《渔樵问答》之潇洒,皆远非如传统笙箫之静美可与类比者。颇似今日人们所知,钢琴甚多静美之曲,但绝非如双簧管、铜片琴之静美可与类比者。人自可唯取己之所好,却不必否定已所不爱。余徜徉于琴学有年,思之既久,渐有所悟,公元二千年尾,忽成百字,姑妄名之为《琴乐之境百字诀》:
琴之为乐,宣情理性。
动人心,感神明。
或如松竹梅兰,云霞风雨。
或如清池怒海,泰岳巫峰。
或如诗经楚辞,宋词唐诗。
或如长虹丽日,朗月疏星。
其韵可深沉激越,欣然恬淡。
其气可飘逸雄浑,高远厚重。
乃含天地之所有,禀今古之所怀。
相依相比,相反相成。
此其境。

李祥霆,满族,古琴演奏家、吉林辽源人,祖籍辽宁岫岩,1957年起师从查阜西学古琴,从溥雪斋、潘素学国画,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从吴景略学古琴。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到英国剑桥大学作古琴即兴演奏研究并在伦敦大学亚非音乐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教授古琴和洞箫。1994年10月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任教。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