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志·卷十四
相关推荐
-
●大元大一统志卷 残本十一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巨津州 通安州 兰 州 宝山州 北胜府)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 巨津州 通安州 兰 州 宝山州 ...
-
段红云:木氏的崛起及在纳西社会统治地位的确立
摘要:纳西族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丽江木氏作为统治丽江近五百年的纳西民族上层势力,对纳西族社会政治.经济.习俗.文化等的发展变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云南 ...
-
王启国 | 元代军民屯田与曲靖路的设置
宋宝祐元年.元宪宗三年(1253)秋,元宪宗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领10万大军,分兵三路进攻大理.农历十二月,攻占大理.元宪宗四年(1254)春,忽必烈班师北还,兀良合台率兵东进,攻克昆明,平定三十七部, ...
-
明一统志卷七十三
天全六畨招讨使司[东至雅州界五十里西至长河西宣慰司界一百四十里南至雅州荣经县界六十里北至董卜韩胡宣慰司界一百五十里自司治至南京七千八百四十里至京师一万一千二百九十里] 建置沿革禹贡梁州之南境天文井鬼分 ...
-
罗勇 | 明代滇缅边境土军千户所与州县关系研究
[摘要]土军千户所与州县的关系是边疆地区卫所与州县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滇缅边境地区的土军千户所成立初期,除管理土军外,也统辖夷民.部分编民及相应地理空间,其军丁从隶属于土军千户所的夷民.编民中签发.土 ...
-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又称高让公故里,俗称高土司衙门.旧址始建于唐,后屡修,元为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其建筑系三重堂古代宫殿式结构,历经元明清三代.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是元代西南军事和古姚州地方政治的合署办公区,它 ...
-
遼陽州志卷十四
遼陽州志卷十四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選舉志 ○選舉 取士之法古不一途自科目設而士之進取不雜矣但伊皐事業往往奮自山澤者得之至罝兔野人為干城腹心之寄選舉固可一轍論乎作選舉志 薦辟 進士 ...
-
元史·列传·卷十四
伯颜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曾祖述律哥图,事太祖,为八邻部左千户.祖阿剌,袭父职,兼断事官,平忽禅有功,得食其地.父晓古台世其官,从宗王旭烈兀开西域.伯颜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 ...
-
元史·志·卷十九
◎河渠三 ○黄河 至正四年夏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水平地深二丈许,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并河郡邑济宁.单州.虞城.砀山.金乡.鱼台.丰.沛.定陶.楚丘.武城,以至曹州.东明.钜野.郓城 ...
-
元史·志·卷十八
◎河渠二 ○黄河 黄河之水,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其为患于中国者莫甚焉,前史载河决之患详矣. 世祖至元九年七月,卫辉路新乡县广盈仓南河北岸决五十余步.八月,又崩一百八十三步,其势未已,去仓止三十步. ...
-
元史·志·卷十六
◎地理六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抚司十五.军三,属府三,属州十七,属县一百五十,管番民总管一.(本省陆站一百处,水站七十三处.)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 武昌路,(上.)唐初为鄂州 ...
-
元史·志·卷十五
◎地理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县一百四十三.(本省陆站一百八十处,水站八十二处.)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上.)唐初为杭州,后改余杭郡,又仍为杭州.五代钱镠 ...
-
元史·志·卷十二
◎地理二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本省计站一百二十处.) 辽阳路,(上.)唐以前为高句骊及渤海大氏所有.梁贞明中,阿保机以辽阳故城为东平郡.后 ...
-
元史·志·卷十
◎历六 ○庚午元历下 步交会术 交终分,一十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 交终日,二十七,余一千一百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 交中日,一十三,余三千一百六十九,秒四千六百五十三,微一十 ...
-
元史·本纪·卷十四
◎世祖十一 二十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以皇太子故罢朝贺.禁赍金银铜钱越海互市.甲戌,帝以日本孤远岛夷,重困民力,罢征日本,召阿八赤赴阙,仍散所顾民船.以江南废寺田土为人占据者,悉付总统杨琏真加修寺.己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