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书笔法,这些经典名帖必不可少!
相关推荐
-
赵之谦手札书法艺术特点浅析 贺思谦 145
赵之谦手札书法艺术特点浅析 贺思谦 145 2020-12-22 11:17 论赵之谦手札书法艺术的特点 贺思谦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 摘 要:赵之谦书法初宗二王,后取法颜 ...
-
全世界现存唯一的东晋书法真迹,仅47个字,排名天下行书第四!
唐太宗在<帝范>当中的一句话被后世的书法人奉为学书的圭臬,他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下,仅得乎次".这句话不难理解,意思是学东西就要学最高明的 ...
-
书法家在写楷书的时候,都在思考三件事...|颜平原|欧阳询|魏碑|石鼓文
2021-04-29 14:10:03 来源: 书法之海 一. 关于取法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既然是传统,我们就要讲师承,讲流派,讲古人总结的法则. 楷书如何取法?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定论.有人主张以唐 ...
-
书法学习为何要临帖?其实古人早就说了,只是我们不理解
文/王呈祥 对于书法学习,临习古人经典法帖是唯一的选择或者说是最好的选择,只有从古人字帖中才能找到出路,也就是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他们的力量.关于为何要学习古人.借力他人的问题,历代先贤都有说明 ...
-
学行书笔法,这些经典名帖必不可少
谈到学行书,许多人都只重视具体步骤和方法.其实在学行书前有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那就是学习行书认识和态度方面的问题. 学习任何东西,总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渐进的过程,学习书法艺术也是如此.书法临帖第一步: ...
-
学草书就该临名帖,承袭王羲之《百草》笔法精髓,繁简双译真教程
章草书法艺术的第二特征是,笔短意长.这笔画虽短而气势却很长.在书写过程中必须沉得住气,把握好运笔节奏,而不可以一泻千里.在这点上写章草比写草书的难度就要大得多.如果不懂得章草的特征,不善运笔,笔力且弱 ...
-
王献之《鸭头丸帖》经典名帖
<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唐代摹本,共有两行15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简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鸭头丸帖>为唐 ...
-
心墨在线|经典名帖|《大盂鼎》高清欣赏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铭文 隹九 ...
-
心墨在线|经典名帖|晋 王珣 《伯远帖》单字高清欣赏
<伯远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共5行47字,纵25.1cm,横17.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
-
草书10大经典名帖
转载于古今书法 中书汇<书法天下>第四期半月刊新鲜出炉,下载中书汇App即可阅读:学术观点一针见血,书法好文一网打尽,书坛资讯一目了然,书法江湖一笑了之,一再动人经典重读,一瞥惊鸿当代书痕 ...
-
学行书笔法,看这些图就够了
转自今日头条:墨人书法园,版权归原作者.
-
书法名家的经典名帖彩页欣赏
书法名家的经典名帖彩页欣赏--乾隆皇帝御笔<自书诗>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qu ...
-
学行书笔法,看这几张图就够了
学行书笔法,看这几张图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