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向骞:风义入古 ——梁漱溟与几位京东名贤的诗书交谊
吾乡岳美中(1900-1982)先生,原名岳钟秀,号锄云,滦县茨榆坨镇小岳各庄人,著名中医学家。1916年考入滦县师范讲习所,结业后充任小学教员,教学之余,随乡居举人李溥芳(字筱珊)先生学习经义训诂及诗古文词。1925年,闻梁任公、王静庵创办清华学校研究院(清华国学研究院),乃与同乡好友裴学海、裴雪峰相携,精研经学、小学、史学,准备赴考。岳美中日夕攻苦,积劳成疾,罹患咯血之症,几不能起。乃于呻吟床第间萌志研求中医,奋力自学,终成一代名家。医学著述之外,还撰有大量诗古文辞。岳先生由文而医,医而能文,学问同医道相得;学医为自救,学成而悬壶救人,修身与济世不悖。1950年代后,他在政治运动中虽也受到冲击,但著名中医家的身份(还一度为“太医”)保护了他,使他思维与实践都能做到传统与现代衔接。

裴学海(1899-1970),又名会川,语言文字学家,滦县安各庄镇狮子庄(今属滦南县)人。1925年即作为首批学员考入清华学校研究院,不过先生因病于1927年方正式入学。著有《古书虚字集释》、《音韵考原》、《尚书盘庚篇释义》、《尚书成语之研究》、《评高邮王氏四种》、《经传释词正误》等。
裴占荣(?-1943),号雪峰,是裴学海的同村族侄,1928年作为最后一期学员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曾在林宰平(志钧)先生指导下治《周易》之学。
梁漱溟先生曾应梁启超之邀赴国学研究院做演讲,因而与裴学海、裴占荣亦有师生之谊。岳美中先生与二裴则因同乡而学友而至交。
裴占荣后随梁漱溟到山东从事乡村建设,“七七事变”后留在鲁西南乡间,组织游击队伍开展抗战工作,1943年病殁于荷泽之辛集。岳美中闻知噩耗,千里往吊,痛逾骨肉。裴雪峰遗著甚多(主要有《周易汉象新证》),均由岳美中保存。

梁漱溟先生也一直关心裴雪峰遗著的去向及其后人的生活情况。1968年,岳美中被“打倒”,罚去“劳动改造”,同时又遭“抄家”,所藏书籍、自著医稿及裴雪峰遗著均被劫去。1969年,周恩来总理指派岳美中赴越南参加对胡志明的抢救治疗,岳家被抄没的部分物品得以归还,其中竟有裴雪峰的《周易汉象新证》,且完好无损。1970年,岳美中与梁漱溟商议保全亡友的珍贵著作,后由梁先生托人周旋,终将《周易汉象新证》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保存。
林宰平、梁漱溟为裴雪峰之师,岳美中与裴雪峰有金兰之谊,因而对林、梁亦终生执弟子礼。
岳美中在1950年写给梁漱溟的信中称:“刻政府提倡中医科学化,窃意科学化云者,宜归纳旧说,使之合乎逻辑也。若必尽取西说,则是自弃家珍。一切洋化,非惟无补于理疾,即于学术,亦塞一途路矣。盖中西医学,其立场各有不同,故其取经,亦因之以异。若谋改进,在医理方面,私意以为宜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在药物方面,私意以为宜证诸古方,求其实效,淘尽金元玄渺之说。若必欲尽取中药,纳之于化验室中,提炼各味之精华而分贮待用,则是新药,非旧有本草之功能也;和合各药之精华而组织成剂,则是新方,非古方剂之主治也。此理至浅近,但局外人不知,或卫生当局亦未措意及此。故于号召中医科学化,迄未见有准确之规定。致令浮躁浅进之徒,则倾向西说,袭取皮毛;颟顸拘墟之辈,又迷于旧说,不自振拔。中医前途,殊为晦暗,甚可惜也。”岳先生对中医的见解,在当下语境中,仍不失为振聋发聩之声。
以下所录为1950年梁漱溟致岳美中函及岳的复函各一通,岳美中1970年纪裴占荣遗著失而复得诗一首,梁漱溟《念亡友裴占荣》文一篇,1955年岳美中得裴占荣遗诗感怀诗一首,1933年梁漱溟致赵景深函一通,1958年岳美中《秋日会川自津至,喜作》诗一首。
美中先生:
十数年前,尝闻亡友裴雪峰谈及先生,深怀倾慕,惜未得机缘一承大教。胜利后至今,时局扰攘,消息阻绝。弟于雪峰身后之事,虽留心访问,始终未得其便。顷从巴蜀到京,乃闻雪峰之子庆平,今方从学于先生,一切承先生照顾,风义入古,且敬且感。用特奉书左右,求以雪峰家属景况、庆平学业如何见告。又雪峰学《易》多年,抗战中不废著述,积有成稿。闻稿存其女之手,而其女亦已亡故,不知此稿犹得保存否?此一事尤在念中,必求示及,幸甚!又雪峰同族裴学海君,比在何处,景况如何?如先生知之,并望示及也。手此,敬问道安。
梁漱溟 顿首
一月廿八日
(录自陈可冀编《岳美中全集》下编《信函与序铭》,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版。)

漱师道席:
奉读手谕,知自蜀来京,尊颜咫尺,拜谒有自矣。雪峰遗榇,尚悬于山左;长女病瘵,亡于济南;次女在丙戌年参加革命,冻毙于海滨。身后萧条,述之泪下。刻间只余寡母孤儿,自土地平分后,有地三亩,裴母自种自薅,聊足糊口。虽值荒年,明春亦能度过。庆平现年十六岁,其才雅似其父,其性躁亦雅似其父。(时教之读明儒学案,以期改变其气质,读词章以导引其能看古书。)今命其钞奉昔覆崔君一函,一以见其字体亦酷肖其父,一以见雪峰抗战及身后之略史。庆平学习国医,今夏虽感勉强,中秋后已略识门径。长此不息,可期深造。
生尝思中医导源于道家,体验天人,关合气候。取草木平和之性,扶助人体自然之抗毒力,以已疾疫。征之于医史,按之于实际,古今悉合,绝非自欺自炫自回护也。不同夫西医,先规取病灶,继用金石峻烈之药,突击猛治。纵云对症,究寓强制。故其于上寒热病及慢性疾病之疗法迄未尽善,因常欲保存国医寸有所长之优点。惜生非道家,不能返观内照,于脏腑经络之微妙内景,无由窥见。虽竭力体勘,而梼昧之资,究未克有契于心。顾终不愿舍己之田而耘人之田。刻政府提倡中医科学化,窃意科学化云者,宜归纳旧说,使之合乎逻辑也。若必尽取西说,则是自弃家珍。一切洋化,非惟无补于理疾,即于学术,亦塞一途路矣。盖中西医学,其立场各有不同,故其取经,亦因之以异。若谋改进,在医理方面,私意以为宜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在药物方面,私意以为宜证诸古方,求其实效,淘尽金元玄渺之说。若必欲尽取中药,纳之于化验室中,提炼各味之精华而分贮待用,则是新药,非旧有本草之功能也;和合各药之精华而组织成剂,则是新方,非古方剂之主治也。此理至浅近,但局外人不知,或卫生当局亦未措意及此。故于号召中医科学化,迄未见有准确之规定。致令浮躁浅进之徒,则倾向西说,袭取皮毛;颟顸拘墟之辈,又迷于旧说,不自振拔。中医前途,殊为晦暗,甚可惜也。生虽不材,颇思黾勉赴志,并欲以所志告人。以庆平之才慧之年龄,日后或能有进于斯焉。区区管见,定多违失。今谨请教于夫子,祈赐纠正,并请指以更正确之道路,俾生有所遵循,而庆平前途亦不致歧误也。雪峰遗著,虽几遭劫难,经生保存,幸无残缺。裴会川君,年来在天津市立第三中学教读,兼事训诂学之撰著。
生目疾适发,致稽迟奉覆,歉仄无似,伏祈原谅,谨请道安。
后学岳钟秀敬覆
二月六日
(录自陈可冀编《岳美中全集》下编《信函与序铭》,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版。)

雪峰《易》稿,宰平师颇重之,曾有序,并加议。几经兵燹,转徙鲁冀间,存乎吾箧中二十余载。一九六八年,余之多架丛残暨自著医稿均遭人所劫,亦及雪峰遗著。乃于去年归还故物时所有简册都荡然无存,独《易》稿于乱纸堆中拾得,且完整无阙。嘻!亦奇矣!漱溟师与中央某君相识,近托经营哲学古籍者藏诸秘阁,使余得无愧于亡友。容有数存乎其间欤?爰赋此以纪
几经劫火几沧桑,蓍草占来讵有常。
早岁金兰堪忆谱,积年旅榇得还乡。
鬼神未信真呵护,数理应教久蕴藏。
莫叹宰师终宿草,漱师老手抚生光。
(录自陈可冀编《岳美中全集》下编《锄云诗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版。)
念亡友裴占荣
亡友裴占荣字雪峰,唐山市属乡村人,极有肝胆义烈豪侠之气。乡居读古书,未曾经历新制学校,考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治《周易》之学,得林宰平先生(志钧)之指导,著《周易汉象新证》一书,是其精力萃集之作。我亦曾因梁任公先生之邀,在研究院为短期讲演,既相熟识,乃从我工作于邹平及菏泽。1938年当我同乡建院一部分师生以避日寇西退入川后,雪峰则与小部分同人同学留于鲁西南各乡间,奋力游击抗日工作,时时通讯于川中师友,不失联系。今存其报告书信,犹可想见其概。惜其后雪峰手创之游击队伍先被夺于陈登五,后又为某方所吞并。今写此文竟无鲁西朋友可以征询其详者。我知岳美中(锺秀)医师与雪峰为同乡同学多年挚交,特访问之。据云雪峰于1943年病故菏泽辛集,当时有长女随侍在侧。生前任教职于一中学,因为中学领取款项赴兖州某地,被日寇拘捕,受刑,数日后释出,返辛集即病致不起云。其故乡家属及美中得到信息,翌年(1944)偕同赴视于辛集,而未能迎榇回里,十二年后1955年乃得归葬。遗著《周易汉象新证》全稿其女遵乃父遗嘱,交由美中保存,今又移存我处。当前既未可私自付印,拟奉之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俟治此学者鉴赏研读,其必有流传之一日欤!
(录自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7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409页。)
雪峰旧友张超然君以雪峰遗诗见寄,良友殉国,屈指一纪。关河修阻,痛旅榇之难归;门户萧条,念遗孤其谁托。凄怀莫遣,聊付悲歌
旅榇遥悬十二秋,招魂不返古曹州。
成仁浩气留山左,绩学深功动海陬。
救国空余千载恨,遗孤仍重九原愁。
惭余后死终何补,三覆遗编涕泗流。
(录自陈可冀编《岳美中全集》下编《锄云诗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版。)

景深先生:
敝著《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前承贵局惠订合同,约为今年夏初出版,未审已否制版,至为盼念。兹寄上内容单,乞誊入付广告股为幸。再,敝友裴学海先生为清华国学研究院高材,曩时王静安、梁任公先生所最推许,曾为《孟子正义补正》一书,任公先生称其能守清代朴学大师家法(此书在商务之国学论丛出版)。近年闭户又新成《古书虚字举例》,约廿余万言,视前作又加精审,不知贵局肯为之出版否。裴君虽清苦,顾其意不在报酬。原稿今在弟手,如贵局有意商量,即当邮奉台阅也。于此奉询,即颂著安。
梁漱溟顿首
三月十二日。
(据梁漱溟致赵景深手札书影录出,该手札由上海东方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2011春季拍卖会展出。)
秋日会川自津至,喜作
蚕丛惟仗五丁开,
古语殷周早孕胎。
新会未亡此高足,(会川为梁任公亲传弟子。)
余杭已死又真才。(章太炎音韵学会川曾有微词。)
清秋佳气都中满,
旧友欢情客里堆。
醉后狂言同迈进,
未防醒觉逊前排。
(录自陈可冀编《岳美中全集》下编《锄云诗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版。)
(论文原题《风义入古——梁漱溟、岳美中诗书谈裴占荣、裴学海》,有改动)
作者简介:石向骞,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入郑州大学攻读文艺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鲁枢元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心理学。1991—1997年曾从事民间艺术的田野调查。1998年到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讲授古代汉语和文学理论,又先后开设了文艺心理学、美学、中国美学史、英语人文名著阅读等本科课程。近年来,主要研究京东区域文化,颇多建树。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