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态望法提纲

(0)

相关推荐

  • ​九、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原文289

    ​九.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原文289 [郑论] 按少阴恶寒而自烦,欲去衣被者,真阳扰乱,阳欲外亡.而尚未出躯壳,故为可治.若去衣被,而汗出昏晕者,阳已外亡,法在不治. [阐释] ...

  • 《伤寒论》解读——7-10条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这一条承 7 条指出寒热的表里,说明寒热的真假,首次体现了辨证的方法,明析寒热的现象与本质,指导医者 ...

  • 伤寒论解密 第11条

    第十一条,原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热在骨髓也. (一),文意.身大热:通过触诊法,用手 去摸病人的皮肤,感到非常热的;反欲得近衣者:相反,病人不想减 ...

  • 张旭狂草《李青莲序》,意态自足,神逸天放...

    张旭狂草<李青莲序>,意态自足,神逸天放,笔走龙蛇,超绝古今!逐字释文,读帖习帖最佳,必收藏!(未完待续)@书女丫丫

  • UC头条:古朴清质, 意态洒脱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其诗文.茶道.书法.为人处世等皆为人所称道.其隶书古朴清质之貌,是文人风骨的展现,亦如其孤洁.清淡的品性,是他人所不能及的.虽然,汪士慎与当时大多数取法汉 ...

  • 意态挥洒、平和淳厚:清 阮元 行书《京邸小园杂诗》书法欣赏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 ...

  • 王宠小楷《琴操十首》意态古雅,大巧若拙

    ▲王宠<琴操十首>,现藏于日本 王宠的这本小楷册录孔子.周公<龟山操>.<岐山操>等共十首,书于嘉靖乙酉(1525年),时年32岁.王宠于十月朔日用金栗山藏经纸书写 ...

  • 文徵明行书《秋声赋》,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美哉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画婉转,节奏缓和,与 ...

  • 周邦彦的一首《少年游》,写男女之情,意态缠绵却又恰到好处

    宋词里边,名气稍大一点的词人,我最不喜欢周邦彦的词,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阅读的感觉.他的词,像是他经过深度思索写出来的,经营出来的,他跟温庭筠.柳永一样都是音乐大师,所以,他有大量的词作传世,但如 ...

  • 《張延東寫意山水枝法》

    作为一个画家,张延东具有高屋建瓴的视角,在张延东的艺术中就非常注重讲究笔墨趣味,笔是画的骨干,墨是画的肌体,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赋予画面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在张延东的画作中,传统山水的意蕴犹存,其笔墨元 ...

  • 史称“夔体”的南碑,书体方中带圆,意态清逸奇绝,书界视若珍宝

    爨龙颜碑,与爨宝子碑世称"二爨",是南碑代表,也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爨龙颜碑>碑文词采富丽,文笔凝练,就书法而言,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 ...

  • 中国名言大辞典:意态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语出唐代温庭筠<菩萨蛮>词.她那远山似的黛眉已不均匀,前额上的涂黄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乌云一样的秀发已经散乱,几乎要越过那雪白的面颊.二句词以比喻的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