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用“两支笔”写《艺术家们》|文艺星开讲年终特别策划
相关推荐
-
冯骥才:这本书在我心里压了太久了
2021年10月23日,"2021南方文学盛典"在广东佛山顺德举办. 冯骥才先生凭借长篇小说<艺术家们>荣获本次南方文学盛典的最高奖项:2020年度杰出作家. 今天,我 ...
-
「2021献礼两会」全国优秀书画家郑传吉作品展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历史潮流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今天的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文化复兴.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宏伟战略.而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优 ...
-
背弃艺术者,美自然弃他而去——读冯骥才最新长篇小说《艺术家们》
<文汇读书周报>第1817号第一.二版"特稿" (2020年12月25日发行) 背弃艺术者,美自然弃他而去 --读冯骥才最新长篇小说<艺术家们> 张家鸿 & ...
-
冯骥才:高调是为了活给人看,低调是为了自己活着
十年动乱中简陋却温暖和文艺的津门蜗居,温润娴静,总是可以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妻子,长着外国脸的钢琴家和他那神秘而美妙的琴室,甚至大地震后的奔走,对房管员送烟-- 看<艺术家们>,才翻 ...
-
冯骥才:用“两支笔”写《艺术家们》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2020-12-29 09:41核心阅读:我用了"画笔"和"钢笔"来写<艺术家们>,希望将画家独特的审美眼光.生活性情.创作感 ...
-
如何写出业界高赞的文化报道?巴金、沈从文、冯骥才都成了他的密友……
中国新闻社高级记者陆谷苇(笔名"谷苇"),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3月30日上午6时在上海仁济医院东院逝世,享年89岁. 在上海,陆谷苇是有名的文化记者,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沉浸在文化报道 ...
-
冯骥才:我觉得写这样的小说过瘾
白岩松曾说,"不管天津怎么变化,这么多年,只要<俗世奇人>这部作品还在印,老天津就被他一直鲜活地保留下来."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后创 ...
-
此人名叫冯骥才:写小说是奇才,画画是天才,综合起来是全才
此人名叫冯骥才:写小说是奇才,画画是天才,综合起来是全才 在我印象当中,冯骥才先生是中国文坛的一枝奇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先生诗书画样样精通,是中国文人中比较全才的一位. 冯骥才生于上世纪40年代 ...
-
母亲节分享幸福 | 冯骥才《母亲百岁记》
母亲百岁记 文 / 冯骥才 ღ 留在昔时中国人记忆里的,总有一个挂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长命锁.那是长辈请人用纯银打制的,锁下边坠着一些精巧的小铃,锁上边刻着四个字:长命百岁.这四个字是世世代代以来对一 ...
-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周游太虚幻境 11分钟前 阅读 8 关注 来自话题 #亲情故事在身边 2.6万篇 [ 导读小引 ]近读冯骥才先生的<世俗奇人& ...
-
[转载]冯骥才笔下的巴黎
原文地址:冯骥才笔下的巴黎--法国的风情与浪漫作者:夏日清泉 读了作家和画家冯骥才笔下的<巴黎,艺术至上>,很喜欢他写的游记和拍摄的照片.从一个作家和画家的角度观察生活,比我们普通人的视角 ...
-
跟冯骥才聊聊“小桥流水”和“人家”
■记者 陈抒怡 西塘古镇 "毛豆.蝴蝶,这回没有遇到,因为现在游客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不是能遇到其他的细节,很难说."近日,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召开的传统村落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近8 ...
-
冯骥才: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