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王弼注|第41章
相关推荐
-
大悟无言
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静如禅,大动若静,大德无形.大道至简,大爱无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爱无情,大侠无器 大强如山.大好如天 心中有佛,无处不自在.. ...
-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每日跑步歌单] 放松合集:Eastern Voyage Lofi Jazz Hop Asian Beats 适合跑步:轻松慢跑,步频170以上 关注我,听更多好听的跑步歌单! 附:2小时以上的歌 ...
-
明道若昧,大白若辱; 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质真若渝,建德若偷;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四篇,道德经 第二十章,道德的认识论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故建 ...
-
《道德经》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 ...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原句出自于春秋老子的<老子>中第四十一章. 原文: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 ...
-
一句古语 |大音希声,大象希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 大意: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解读: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此句说最美的东西不需张扬,自身也不 ...
-
读《老子》王弼注|第81章(完结)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實在質也. 美言不信. 本在樸也.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 極在一也. 博者不知.聖人不積, 無私自有,唯善是與,任物而已. 既以為人己愈有, 物所尊也. 既以與人己愈 ...
-
读《老子》王弼注|第80章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國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況國大民眾乎,故舉小國而言也.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言使民雖有什伯之器而無所用,何患不足也.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使民不用,惟身是寶,不貪貨賂,故各 ...
-
读《老子》王弼注|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其傷不復,故有餘怨也. 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 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 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 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念怨生而後責於人 ...
-
读《老子》王弼注|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以,用也.其謂水也,言用水之柔弱無物,可以易之也.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 ...
-
读《老子》王弼注|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 與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則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無身無私乎,自然 ...
-
读《老子》王弼注|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 強兵以暴於天下者,物之所惡也,故必不得勝. 木強則兵. 物所加也. 強大處下, 木 ...
-
读《老子》王弼注|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亂,皆由上不由其下也,民從上也.
-
读《老子》王弼注|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詭異亂群謂之奇也.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為逆順者之所惡忿也,不仁 ...
-
读《老子》王弼注|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必不得其死也. 勇於不敢則活. 必齊命也. 此兩者,或利或害. 俱勇而所施者異,利害不同,故曰,或利或害也.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孰,誰也.言誰能知天下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