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神”后羿的上古小国,是如何在夏王朝销声匿迹的?

如果要来说说上古时代的政治格局,我们就应该从夏启建立夏王朝开始分析。那些臣服于部族联盟首领的部族国家逐渐在聚集之地繁衍发展,随着国家体系的逐渐完善,强大部族谋取发展的野心越来越大,土地的有限性和国家体量的持续壮大,整个中土大地已经不允许产生更多的力量,曾经可以依靠原始补给生存下来的那些部族国家们,开始出现各种演变,夏王朝的发展则呈现独霸天下态势。
上古时代有很多部族国家,但大多数部族国家从建立之初就注定是“袖珍”国家,不但国土面积很小,在史书中也根本没有什么记载,只是留下了国名。在夏王朝时曾经有一个小国几乎无人知晓,可是追溯其源头却非常可怕,其国君曾经是历史上有名的箭神。在鲜为人知的上古小国中,有一个叫做有穷国的小诸侯国,从史书以及各种文献中,丝毫找不到关于这个有穷国的具体资料,对于该国的历史重大事件一无所知,关于其国的具体历史经过也所知甚少,就算是其国的历代国君以及国家风俗也基本无从考证。那么,我们为什么说有穷国的创始者是箭神呢?
在有夏一代,中原地区刚刚有了国家模型的呈现,脱离了三皇五帝时代较为蛮荒的原始部族政治,那些大部落的发展渐渐触碰到国家发展的天花板,很多有识之士们便开始思考新的部落发展模式。人口的增加、财富的聚集乃至更为富足的生活成为各大部落想要突破的瓶颈,整个中土大地上的部落们长期处于存量争夺和差异化管理的阶段。而尤其是处于中原地区边缘的东部地区,这种纷争更为激烈。这个时代的人们大多对异象产生某种朦胧的认知,甚至对太阳和月亮产生了崇拜,比如最早的神话故事里就有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而其中关于后羿和嫦娥,也分属于不同的族群,这个族群是有穷氏,也就是我们要说的有穷国的最早渊源。

史载,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夏朝曾经出现过一个叫做有穷国的国家,其族群即有穷氏,其国君叫做后羿。不过大家别误会,这个后羿并不是射太阳的大英雄羿,而是羿的后代。据说“后羿”不是人名,而是官职名,在夏朝的时候,擅长射箭的箭师被官方聘用就叫做“司羿”,也叫“后羿”。这些“后羿”因为箭法出众有功于社稷,因此世袭相传。后羿射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羿是人们所传颂的远古英雄,被后人称为“箭神”。
《淮南子》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这就是说,后羿不只是射了太阳那么简单,更是诛杀了危害部族和国家的多种猛兽,才会被推为国君。从此也能看出,这个有穷氏部族国家是极度推崇武力的,否则也不至于推后羿为国君。
“箭神”羿的后代世袭该职位,世代相传,每个“后羿”都具有高超的箭术,因此在中土大地的纷争中声名鹊起,常常成为部族战争的主力军,大禹和启建立夏王朝时就重用有穷氏部族力量,并将有穷氏列为夏王朝核心军事力量,成为辅佐夏朝国君的左膀右臂,只是有穷氏部族在羽翼丰满,权倾朝野而后,并不满足自己的属臣地位,寻找机会废掉夏朝的国君相,将其流放到了斟灌(今山东曹县),成为有穷氏部族第一位逆袭的“箭神”,是为夏王朝的第六代君主,同时更是有穷国的君主。
后羿在有穷氏部族的荣耀并没有延续到夏王朝来,在整合诸多图腾信仰和政治矛盾的问题上,有穷氏的后羿严重缺乏管理经验,没有真正平息掉部族之间的纷争,更可能是那种只懂得运用武力,不懂得玩弄政治的武夫,朝臣的控制和国家的管理混乱不堪,导致家臣寒浞反而喧宾夺主,弑杀后羿,自立为夏王朝的国君,《左传》载:“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
而自寒浞篡位数年之间,即对有穷氏“箭神”后羿的族群大肆屠戮,所谓“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即是说寒浞事件的发生直接导致有穷国的衰败,有穷氏部族子弟们死的死,逐的逐,残余的族人则迁徙其外,逐渐远离了真正的政治中心,此后在偏远的地方重新聚集起来,成为了新的部族,建立了新的国家。这可能就是小国有穷国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