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参加高考,考667分!神童是如何炼成的

2019年6月30日,重庆合川,今年15岁的姜明宇参加高考取得了667分的好成绩。一时,神童的称号不胫而走!

2009年,重庆晚报一篇《合川有个小神童》的报道,让我们见识了一个“ 八个月会说话,一岁会识字,两岁自学英语……”的超级神童!

2019年高考,这个报道的主人公姜明宇15岁,参加高考,取得667分的好成绩,10年的时间,没有再现“伤仲永”的故事,我们见证的是神童的一如既往!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下姜明宇的过往,让我们知道孩子教育什么最重要!

1、父亲高中没毕业,母亲中专毕业,0胎教,5天断奶

在2009年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姜明宇的父亲高中没有毕业,母亲中专毕业,姜明宇没有经过任何的胎教,另外,出生5天就断奶,爷爷奶奶就用牛奶、米糊、豆浆交替喂养,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不能想象的,特别是很多人认为,从怀孩子第一天,就要音乐、故事等熏陶,害怕孩子落后,结果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姜明宇的成长,和很多男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不喜欢玩具,我喜欢书。”这里,我们不知道他当初的环境,但是,相信,在他很小的时候,肯定被图书吸引过,进而爱上图书,虽然家里不能实现他读书的愿望,书店成了他最喜欢呆的地方,一待就是一天,从这点来看,目前,很多家长就做不到陪孩子在图书馆待一天,这里,也让我们看到了耐心的重要性,即满足孩子正确愿望,并且愿意陪孩子实现这个想法!

2、我不爱看连环画、故事书,我只喜欢语文、数学、天文、地理……

我们很难想象,这是2009年采访姜明宇的时间,从姜明宇口中说出的话,一个5岁的男孩,已经有了自己足够的判断,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这很了不起,再看看我们身边5岁的男孩子,是不是整天抱着PAD不放,是不是嚷着要看动画片。

从姜明宇的故事我们看到,小时候,有意无意的习惯养成,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这就像今年高考上海的武亦姝、广西的杨晨煜,在谈到孩子教育,惊人的共同点就是自律,自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不仅是陪孩子的自律,更是习惯的养成,就像武亦姝的父亲,每天下午4点半准时关机,陪孩子,这个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折磨,但是,当孩子习惯养成了,后面的路也就轻松了。

这就像姜明宇,从小家人陪着看书,养成了习惯,成了受益一生的能力,这也是姜明宇在2019年高考考出667分的基础。

3、惊人的注意力

在2009年的报道中,重庆社科院应用心理学中心随行,他们通过对姜明宇的观察分析,给出的结论是“首先,姜明宇拥有比一般儿童更为专注的注意力。比如看书、做事,他极少能够受人干扰,甚至达到痴迷程度。第二,与其他儿童不同,学习是姜明宇感兴趣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为什么可以在家人无法给予直接帮助时主动自学的原因。第三,系统的学习能力。同时,尽管其家人没有足够能力引导姜明宇的发展,但其“只希望他平安健康”的无负担教育理念,无形中给姜明宇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空间,促成了他的健康成长。”

这里,我们重点要注意的是第一条注意力,第二是兴趣,第三是方法,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能力提升的三大要素,当时只有5岁的姜明宇就拥有这样的能力,今天看来,很恐怖,再看他今年的高考成绩,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这对于现在很多家长来说,接下里如何培养孩子,应该有方向了,首先就是注意力,只有让孩子专注的精神,才能让孩子接下来,成就更多!

4、从来不上辅导班

在今年的采访中,考出730分的广西考生杨晨煜说,我从来不上辅导班,无独有偶,15岁的姜明宇同样不上辅导班,这也说明,对于优秀的学生,上不上辅导班一样,主要是自律、爱好,他们都有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样知道自己怎么去做,比如姜明宇,爱好看书,喜欢试验,在家里的阳台上做试验,这对于他来说,是动力,让他高兴的事情,很多孩子学不好,就是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一句“学习让我快乐”,这也从侧面告诉家长,让孩子爱上学习,很关键!

5、寒门贵子,读10年大学

对于15岁的姜明宇来说,标准的寒门贵子,这也许造就了姜明宇早熟的性格,15岁,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再上10年大学,4年本科、3年研究生、3年博士。”清晰的目标,冷静的话语,这让我们足以相信,10年后,25岁的姜明宇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科研人才!

通过姜明宇10年的成长经历,我们依稀看出,一个神童的成长,不仅仅是比别人聪明一点,更重要是自己的修炼,也许周围环境不好,但是,一直有陪伴的家长,一直有自己的爱好,并且,足够的自律精神,在自己的爱好上,一直在探索!这也许就是就是一个神童修炼的过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