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
相关推荐
-
上万尊造像悉数收入画卷 他在纸上“复刻”大足石刻
50米长卷 上万尊造像 他纸上"复刻"大足石刻 50米长的画卷,光是匆匆掠过,从头看到尾,就要花费10多分钟,看得更为细致的话,半小时也欣赏不完,这是创作者陈鹏程用了5年多时间来创 ...
-
国家博物馆特展:殊胜大足
大足石刻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的发现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延长了400多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21年9月17日"殊胜大足--大足石 ...
-
2020 | 在世界的尽头,等你
不平凡的2020终于要离开了 经历了太多苦难的我们 在新冠肺炎笼罩着的世界下 艰难前行 此刻 我们勇敢的大声说拜拜 让所有的不愉快都随风消逝 无论前路如何 总有那些美好的古迹 在世界的尽头等你 一月 ...
-
国家博物馆大展——重庆大足石刻展,大开眼界
最近国家博物馆又布置了一次大展--殊胜大足,也就是是重庆大足石刻展, 这次展览来自著名的大足石刻,展品众多,精品云集,叫人叫绝称赞.同时通过大量图片和文字的介绍,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大足石刻,以前人们一提 ...
-
长江黄河两万里自驾:大足石刻
重庆向西北八十公里有大足石刻多达七十五处,唐,五代,宋以来所凿造像五万余尊.我们去的是宝顶山石刻,最有名的有千手观音用了八年时间修复可谓金碧辉煌,许多造像都破损得厉害,都需要修复,修复工作艰巨而漫长. ...
-
在博物馆仰望佛首,对话千年石窟 | 多图
观展,看古物 通过古物对话古人 千百年来 留下无数岁月痕迹 无数古今人的凝视 仰望佛首,一眼千年 大足石刻 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 最后的丰碑 它的发现 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 延长了400多年 具有极 ...
-
大足石刻x国家博物馆,时隔20年再次牵手
[大足石刻x国家博物馆,时隔20年再次牵手!]2001年,大足石刻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展览过一次大型的图片展.20年之后,大足石刻和国家博物馆再次牵手,用图片+实物+声光电+科技+智慧+数 ...
-
撑起苏州博物馆的两塔文物,有一个竟然是掏鸟窝的时候发现的
有时候一个大墓或者某个地宫的文物出土量能够撑起一个博物馆,这个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湖南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展品中马王堆的展品最多最珍贵,可以说是马王堆汉墓的文物撑起了湖南博物馆.再比如海昏侯墓出土的文 ...
-
海棠无香且娇艳,为什么豪放的苏轼却钟情海棠,再三写它?
苏轼海棠三首,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是绮丽更是成全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宋朝苏轼 <海棠> 这首诗看起来相当 ...
-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倾情之作
很多人去苏州博物馆是冲着贝聿铭去的,苏州博物馆是"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先生在中国大陆的三件建筑作品之一,博物馆建筑的知名度甚至高于其馆藏品,这在博物馆中并不多见.美籍华人建筑 ...
-
山西博物馆文物众多,可是专家发现,摆放文物也需要技巧
山西博物馆中文物众多,但"人靠衣服马靠鞍",文物也需要靠"摆设"来加分.山西博物馆利用特殊的技巧摆放文物,居然为文物加分许多,更提高了文物的档次.这究竟是怎么回 ...
-
文艺起来就矫情的苏州博物馆,总能一次一次俘虏我的心
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一块同行的游客都赞叹:太美了!现代建筑但不落痕迹的与中国山水交融,人在画中游.几何图案的建筑非常具有视觉冲击的美感,简单是一幅一幅的画. 距离上次参观苏州博物馆已有半年有余,如 ...
-
苏州百馆(12)终于等到她——苏州博物馆
第十二趟百馆之旅 解锁苏博的十大关键词 导读 一.苏州博物馆 二.名家与名作 三.网红打卡点 四.吴地珍宝 五.紫藤花里的岁月 六.文创连连看 七.博博生机·薄物季 本篇开始,先给大家出个小题 将以下 ...
-
苏州博物馆(上)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东北街,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博物馆建于1960年,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新馆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 ...
-
苏州博物馆(下)
苏州博物馆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品.出土文物为主,此外还有民俗展览供游客了解苏州一带的风俗习惯."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 ...
-
苏州博物馆有件“活宝”,价值不可估量,专家:还能再活500年
如诗如画的苏州自古就是文人墨客们聚集的地方,在这儿山水如画诗意盎然的地方,"活宝"真不少见,其中苏州博物馆里就有这么一件活宝.据说,这件活宝已经四百八十多年了,到现在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