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爱欲——当苏格拉底遇见斐德罗

(0)

相关推荐

  •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七)

    价值投资本质上就是只买概率大未来确定性强的资产,而资产的概率和确定性主要通过它过去的业绩来确定,所以,如果要从事价值投资,那么,你的大部分精力就必须放到资产的概率和确定性的核算上.同时和其他投资策略相 ...

  •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六)

    你有没有注意到,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好人,同时他们又认为这个世界上的好人并不多,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矛盾,如果前者是对的,后者不成立,如果后者是对的,前者不成立,事实是,真正的好人和坏人都不多,绝大多数人 ...

  •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四)

    只要是语言的东西,只要是人类参与的事,都具有极强的解释性,即使是完全相反.南辕北辙的解释,往往也能被说得头头是道,正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因为在人类这里,万物是用语言描述的,当然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二)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是概率世界的最强生存法则,君不见,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问题都是.都能在折腾中.在发展中.在干中解决. --坤鹏论 会饮当晚到场人员几乎是苏格拉底时期,且与苏格拉底志同道合的最强阵 ...

  •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二)

    情商高的表现就是对别人津津有味谈论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除了表示自己正好也非常喜欢,且不断用真诚的语气发出"真不错"之类的赞叹外,还要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挠到对方的痒点,让他只有 ...

  •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八)

    虽然互联网给了更多我们发表言论的自由,但是千万不要将它用在随意批评别人身上,当你控制不住想要这样做的时候,想一想"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句老话,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普通人,真要事情轮 ...

  • 苏格拉底的个人简介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 ...

  •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一)

    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智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会不会攀比,凡执着攀比者,都不能称得上"无知之知",更谈不上智慧. --坤鹏论 在柏拉图传世的36篇作品中,<普罗泰戈拉篇> ...

  • 朱熹哲学中“自然”概念的内涵和角色

    吴亚楠 一般而言,"自然"主要被看成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但是实际上儒家对于"自然"也有许多思考①:虽然它不像"仁""礼" ...

  • 哲学中的“高懿德剃刀”

    哲学中的“高懿德剃刀”

  • 试论中国哲学中慎独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 林国胜,儒学学者,在广泛阅读儒释道等经典的基础上,侧重于宋明理学的学研.南宋儒学大师朱熹极为推崇的四书<大学>篇中对君子欲诚其意提出了慎独的要求,"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 ...

  • 随性自然——切利比达克的音乐哲学 中字

    随性自然——切利比达克的音乐哲学 中字

  • 老子哲学中的理想执政者应该做什么?

    一.民能"自富": 万物作不为始,物质需求的自给自足 <老子>五十七章说:"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王弼 ...

  • 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

    汤一介思想 | 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 汤一介先生提出中国哲学常以三个基本命题来表达他们对真善美的观点,这就是'天人合一'(讨论'真'的问题,即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知行合一'(讨论'善'的问题,即做人 ...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节

    中国哲学中的节的概念是什么呢?是天人合一理论系统中天文学的概念,就是24节气的节!         一."节"是天人合一哲学系统表示物候的名词概念.既表征时间,也指示时间.     ...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节# 中国哲学中的节的...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节# 中国哲学中的节的概念是什么呢?是天人合一理论系统中天文学的概念,就是24节气的节! 1.节在天人合一语言系统内的一个名词概念. 2.是方法论链接方法的表述"符号&qu ...

  • 逍遥游,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

    文丨雪峰 · 主播丨林霖 如果说儒家哲学是中华人文精神传统中的"写实",那么庄子哲学一定是人文精神中的"浪漫写意". 庄子的文字深邃空灵,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