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新方八阵·补阵》用药思想初探

(0)

相关推荐

  • 《本草精荟》:滋阴养血:熟黄

    熟地为地黄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古时加工熟地,有"九蒸九晒"之说,故又称熟地为九地.生地和熟地是中药通过炮制,改变药 ...

  • 固阴煎------治疗崩漏,滑精,阴挺,经量异常,腰疲乏力等症

    导读:固阴煎,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养阴固精的功用.主治肝肾两亏,遗精滑泄,带下崩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止,妇人阴挺. 方歌      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远 ...

  • 中药熟地性甘,微温。

    功能主治 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①<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②王好古:主坐而欲起,目琉琉无所见. ③ ...

  • 『古方新解』小方大方 不可拘泥

    导读:邢老师的这则医案真是很妙啊!陈年胃病,胃痛泛酸.嗳气纳呆.苔腻恶呕,竟然用苏叶3g,黄连2g的小方就大有奇效,而后来治疗患者失眠时却用到了半夏60g,果如邢老师文题所言:小方大方,不可拘泥. 小 ...

  • 『古方新解』理中丸方中的甘草

    读<临证指南医案>,见叶天士使用理中丸加减方,每每不用甘草. <临证指南医案·湿>:"张四五,阳伤痿弱,有湿麻痹,痔血.生白术.附子.干姜.茯苓." 吴鞠通 ...

  • 『古方新解』防风通圣散方解

    吴昆在<医方考>中对防风通圣散的方解较为精彩:"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 ...

  • 『古方新解』小青龙汤方解

    小青龙汤方组成: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最早对小青龙 ...

  • 『古方新解』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新用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叶乃卫 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是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收载的.由吴茱萸9克,人参9克(可用党参代),生姜18克,大枣4枚组成.水煎服,每日3次.   功能:温 ...

  • 『古方新解』白僵蚕新用七方

    白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燥体,属息风止痉药,其主要功能是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治疗惊痫抽搐.口眼歪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痰核和瘰疬等.常用量5 ...

  • 『古方新解』桂枝汤及桂枝汤类方析

    桂枝汤乃<伤寒论>中群方之冠,具有解表发汗,调和荣卫之功效,此方升中寓降,热中有寒,泻中兼补,为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之第一方也.本文主要浅述了表证及汗法的一些本质性问题,认为表证乃正邪交争于 ...

  • 『古方新解』《伤寒论》:治水方之苓桂术甘汤

    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一旦代谢失衡,就易导致"水"病. [水液在体内运行的方式] 我们喝进去的水是如何在体内代谢运行的呢?正常的水液在体内运行必须以"气 ...

  • 『古方新解』苏合香丸的新用途

    苏合香丸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冠心苏合丸是在苏合香丸处方的基础上精简部分药物制成,二者功能.主治相同.均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胸等症,近年来的临床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