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让我明白,每个成熟的爱人都曾饱尝苦涩.

你再主动一点点

我们就有故事了

失恋对于很多执着于爱情的人来说,像是一个晴天霹雳一样
所以,没有人愿意平白无故的失恋,就像没有人想莫名其妙的被雷击一样,但失恋很多时候却不以我们哪方的意志为转移的。
也许我们在恋爱的时候就曾想过失恋这个问题,但是当它真正逼近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失恋的苦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烈,以至于我们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甚至开始逃避,开始厌恨,开始暴躁,开始从一种极端走向另外一种极端。
其实说来,失恋之所以让人痛苦,无非是我们放不下某种姿态,舍弃不了某种习惯,正视不了某种现实,做不到某种坚持而已。
所以面对失恋,应该这么做。

01
携手是缘分,放手是缘分已尽
这不是欺骗,也不是纯粹的阿Q,只能说,这是走出失恋最好的自我安慰法。不管爱恨情仇,都在说出不爱的那一瞬间,一刀剪断,一去无踪。
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
02
不能说不好的就忘记,快乐的就记住,这样或许更痛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是有选择的忘记和接受,能给你持续带来快乐的,那么你可以选择性的记住,对于只是给你痛苦的,一定要尽可能多的忘记;忘记不了和接受不了的事情,那就把它作为一种改变的动力,自然根生心中,不必勉强,不必有罪恶感。

03
学会善待好你自己
如果这是一直做不到的,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到,如果你已经做到善待对方,但还是免不了失恋的结局,那就好好的善待自己。
等到再有那么一个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出现,你就可以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善待自己了。
爱过,痛过,才会成熟
04
有过失恋的苦涩,也许会让下次的爱情多些理性的等待和成熟的耕耘与浇灌,有过失恋的痛苦,也许会对爱情的珍视会真正的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
人只有经历过一次真正失恋的痛苦和折磨,克服挫折了才会开始成熟起来。爱的觉醒即自我的觉醒,世界的觉醒。
对于弱者,以致真正的失恋经历足以摧毁一个世界;对于强者,则会获得一个世界。所以,不如把每次失恋都当做是你走向成熟的祈福路吧。

05
失恋了就不要再有牵扯
女孩有时候会贪恋男孩的体温和保护,男孩有时候会想念女孩的温柔,但你适应不了一个人,就只会让自己更痛苦,让对方更痛苦。
失恋了,不做朋友,不做肉体安慰者,要做就做最简单或者最熟悉的陌生人。
失恋算什么让我们重头再来
06
不要相信失恋会永远降临在你身上,除非你每次遇到的对象都是同一类型的人,每次失恋后你都不愿意改变那些不好的东西,否则,倒楣的事不会光找你一个人的。
失恋不算什么,关键在于失恋了,我们还能不能振作起来,从头再来。

我想,只有从“我”出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寻到合适的人,开始稳固的恋爱和婚姻之旅。
一、正确认识自己
Ted 演讲者 Tracy McMillan 在《你真正需要和谁结婚》中说道,她的母亲是酗酒的妓女,父亲是毒枭和皮条客,她自己从小颠沛流离,辗转经历 20 个寄宿家庭。
她试图通过婚姻拯救自己糟糕的前半生,但结局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婚姻失败。
最后,她发现她真正需要嫁的人是她自己,一个真实完整的自己,此后她才获得重生和解脱。
觉醒者和心理学家认为,幸福的婚姻发生在两次婚姻上:和自己的婚姻,和另一个人的婚姻。
先与自己进行深度连接,才能和别人过好未来的日子。
因为外在的世界是内在世界的显化,外在的婚恋是内在的婚恋的体现。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往哪里去?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原生家庭如何?我在情感中的需求是什么?
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模样与性格、优势与不足,全然接纳。
世界上没有完全安全的婚恋关系,想要感受安宁,首先得和自己产生连接。
婚姻和恋爱只是一种找寻自己的途径,理想的对象,实际上是我们内心欲望和渴求的一种投射。
我们通过对方来接近内心的自己,先完成和自己的连接,才能获得安全的关系。想要通过找到合适的人去拯救自己,这是无法成功的。
如果无法与自己深刻连接,只能陷入无止境的寻找、替换、继续向外寻找的循环。
努力成为一个觉悟的人,从自己的内在出发。

二、成熟地认识关系
曾经读过一个理论:爱的双方是两个圆,如果两个圆重叠部分越高,这两人的共振和共鸣也更高,他们的融合会更融洽。
这些重叠部分是兴趣、三观、家庭、学历等综合。我们也要保留一部分自己的独特价值和空间,才能形成比较理想的伴侣。
在现实生活中,45%的重合度就已经非常高了。
但爱的双方除了重叠和个性,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冲突时的磨合能力和彼此的合作。
我和前男友都是独立自爱的个体,但在彼此理解尊重、分享和关怀方面,特别是冲突时,都没能很好地做到互相退让、宽容和妥协。
两个强势的人到了一起,矛盾时针锋相对,双方都无法各退一步,这段恋情便埋下了隐患。

三、我心目中的Mr. Right
每个人在对方身上渴求的东西也不一样。
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和过往经历的梳理,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我们和对方的关系。
比如我希望我的 Mr/Ms. Right 除了是一个拥有基本道德观的人外,还需具备三点:
▨ 1. 不自私
自私指的是大男/女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正确,对方错误,总以自己的观点和标准去判断、要求、指责和操控对方。
自私的本质是自恋,佛学上称之为“我执”。 “我执”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大家多多少少都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
但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学会退一步思考,尊重对方和利他,才能脱离孩童时的自恋期,从“我执”的模式中跳出。
需要注意的是,不自私,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自我的存在是整个人精气神的基础。只是在保有自我的同时,不攻击对方的自我,让双方的自我和谐相处,需要智慧和合作。
▨ 2. 不情绪化
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会给亲密关系带来灾难。
看一个人,除了看他平时的状态,更要看你们矛盾爆发时的相处模式。
如果对方非常情绪化,比如在遇到挫折、矛盾、焦虑等时候,经常引发关系危机,事后又无法沟通和疏通心结,矛盾便会层层累积。
情绪化的第二层是情绪绑架。
很多人思维上有一个误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外界的因素引起的,期望对方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忽略了自身的原因。

失恋后,我曾下意识地抱怨:“都怪。。。让我痛不欲生。”我有受伤的感觉,但真正伤害我的是那个人吗?其实不然,我痛苦的根源不在于她,而在于自己的观念。
假设有人骂了你,你觉得愤怒,原因不在于骂你的人,而在于他激发你内心升起的“骂你就是伤害你”的观念,这才是真正让自己受伤的原因。如果能体会到这一步,便能懂得控制自己的观念和情绪,也意味着更高等级的思维。
▨ 3. 不拒绝改变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学习各种智慧提升自己,也需要配合对方尝试沟通和解决问题。
我把学习力、成长力以及改变能力看成是一段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若是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吸纳外界的意见,这一点必然会覆盖其他方面。
聚散离合难如人意,重要的是彼此都变成了更好的人,感恩曾经与你的相遇,也祝你一切都好。
▲
文章的最后,照例推荐首曲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