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宗依赖萧太后治国?不是,他可是有为之君!(两宋繁华往事81)
相关推荐
-
一母亲对儿子说:“你我母子一场,有的事情...
一母亲对儿子说:"你我母子一场,有的事情,我必须要趁早告诉你",接下来母亲对儿子说的一席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很多父母见此直呼:"这些道理,做父母的,要趁早说个孩 ...
-
两宋时期经济实力雄厚,那为什么总被游牧民族打败,并被灭国呢?
决定战争的最终胜负的主要因素,有军事.经济.政治.自然环境条件.战争性质.外交及国际援助.以及主观指导能力等7大因素,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高层次的因素. 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 ...
-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北宋太后刘娥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作者|蒲公英 字数:2434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最近,由李少红执导的历史大剧<大宋宫词>正在热播,北宋太后刘娥继<清平乐>后又被搬上了银幕.这位平民太后在宋真宗在世时,就经 ...
-
明明是“赔款”,却被说成是“送款”,弱国太可怜了
公元979年,赵光义解决了威胁宋统的最后一个中原割据政权--北汉.接下来,赵光义开始着手应对北方的契丹人. 虽然赵光义是个有为之君,但比起他哥哥来还是略逊一筹.和契丹人之间的战争打了二十年,赵光义没能 ...
-
萧太后、圣宗、韩德让,有多少爱恨情仇?!(两宋繁华往事80)
我们尝试着回到圣宗继位的时候. 那年他12岁. 皇家的孩子更早熟.作为皇太子,他对本朝典章制度.历史掌故,定会了如指掌 .一定很清楚,先祖们为了皇位,有过多少次血腥的政变和残酷的屠戮.父亲景宗,就是幼 ...
-
美貌智慧第一的萧皇后因奸人诬陷而自缢身亡(两宋繁华往事110)
观音领旨,神色平常. 她又请求见太子,做临终托付.不许. 传旨的宦官,纷纷跪下,恭祝皇后升天.观音一一还礼,不失皇后礼数. 尽管观音礼数周到.仪态万方,然而自缢毕竟是苦事.众人面前,引颈入缳,观音初时 ...
-
仁者爱人,曹太后临终前,挽救东坡先生。(两宋繁华往事202)
濮议之争,似乎耗尽了英宗的心血.在曹太后打折同意一年后,英宗驾崩.前后在位仅4年.而他追封皇考为帝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完.几百年后的大明朝,嘉靖皇帝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只是,他的手法 ...
-
谁敢说圣宗不是治国高手?他深谙外交之道!(两宋繁华往事82)
小强是夏,大象是宋. 澶渊之盟之前,宋.辽有过几十年的军事冲突,大战不断.小仗连连,双方都是苦不堪言.即便辽占有上风,但认真算起来,辽人也不划算. 盟约签订,双方握手言和. 不过,圣宗可不似宋真宗,就 ...
-
萧太后对辽的改革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影响?(两宋繁华往事77)
牵手的双方,都带着满满的诚意. 有投入,就有收获. 韩德让的投入是,全力保护太后.皇帝安全,为契丹浴血奋战,对朝政兢兢业业,保着大辽江山. 萧太后的回报是,在辽国推动深层次的汉化改革. 比如,同罪同罚 ...
-
金匮之盟,最好的解释是杜太后的母亲情怀。(两宋繁华往事150)
杜太后,生于唐末,历经五代,直至北宋建国.60岁的人生,一个甲子而已,却经过了七个朝代.如此乱世,会赋予人怎样的思考?至少,会迥异于四海升平之世. 北宋初立,所占不过中原之地,南方割据称雄.北方契丹虎 ...
-
赵太后临终遗旨,改变了赵光义和大宋朝。(两宋繁华往事148)
丈夫去世,儿子称帝,大悲大喜. 悲喜之间,似乎耗尽了四娘子的心血,她的人生走到了终点.不过,她人生最后的决定,再次改变了历史. 赵匡胤登基次年,杜太后病危. 赵匡胤.赵光义跪在榻前,兄弟俩泪如雨下.太 ...
-
杜太后愿嫁落魄的赵弘殷,眼光得有多辣!(两宋繁华往事143)
乱世,多传奇. 回顾杜太后一生,一场大雪,是传奇的开始. 公元902年,李唐王朝摇摇欲坠前五年,杜太后出生于河北定州杜家庄.乳名四娘子.虽称"四"娘子,却是家中长女,她有五个弟弟. ...
-
李太后想政变扶持元佐登上皇位,权力作祟。(两宋繁华往事161)
李太后,被王继恩拉下了水.这有些令人费解. 赵元佐.赵恒,都非李太后所生,而且他们生母李贤妃,早在太宗驾崩20年前就已经去世.作为正牌皇后,无论谁继位,她皇太后的位子都是铁打的,那她参与政变的动机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