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我的人多了,你都排不上队”毒鸡汤的歪理正解

这是干嘛播客第2565篇原创,共3050字,阅读需8分钟

今日话题:被讨厌的勇气


人间清醒大张伟,失眠看了本阿德勒写的《被讨厌的勇气》,学会了人间毒鸡汤:“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在哪跌倒,就在哪躺下”等等,都出自他之口。

不在乎他人看法,就地躺倒,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非常符合我的价值判断。

人到中年,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认清楚: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演员马思纯,得了抑郁症。她说自己发现,抑郁症之前的表现有:上高速之后不敢上厕所,怕给司机带来不便;想保持形象,老是想要减肥,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

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这样的状况,这就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家人、讨好上司,是一个家庭成员、打工人,寻求自我保护的思维方式。

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是家里面不被重视的孩子,用讨好家长、身边人、讨好老师、讨好同学,来搏取好的生态位。在他人生的前半段,是能得到一些便宜,讨老师、同学喜欢,学校里乖巧点还能当个小班长。

但到了中年,就不能再继续讨好别人了,要用吸引力法则。但这种转换,特别拧巴。因为,吸引了法则需要展示的是才华。如果不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还是路径依赖,就变成了拍马屁,甚至有点像狗腿子,被人看不起。

他们习惯的话语是,我认识谁谁谁。这种语言逻辑,非常败好感,一听就觉得这人没花头。优秀的人,都是别人嘴里的“和他熟”的那个人,这是社会的处事法则。

所以,讨好型人格的人,到一定年纪就会遇到困境。我年轻时也是这种人,后来被一个特别无赖的人颠覆了三观。他把我们几个人的钱,拿去旅游,我们找他要账,他厚颜无耻的让我们找他老婆要!

于是,我突然明白,人要凉薄,不要在乎他人看法。虽然他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但是他讲话的语气震撼了我,原来这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玩法,我黑了你的钱,还不知廉耻,你能拿我怎么样?


讨好型人格的人,还容易被人利用,尤其是在特殊的行业中,比如演艺圈。演艺行当有个特点,讨好别人之后,会忘记本心,忘记自己是干嘛的?当演员得热爱表演,面对无实物表演的时候,得有信仰感。

任何一种工作都一样,都要完成逻辑自洽。当警察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点生命危险也不怕,跳窗、爬阳台是这职业的家常便饭。

有人觉得,为了这点钱值吗?如果有这种思想,什么事都做不好,这不是钱的事。在任何岗位,都要有职业精神。很多人进了职场,慢慢会把别人对自己看法的重要性往后放。而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也是有些明星开始成名后,很难退去生涩味的原因。

有些人喊:不自由,毋宁死!如果混得不好,沦落到要饭的地步,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看到有人重病、生活质量不高,就觉得他还不如早点死了的好!都是面子心太重在作祟。

活着本就不易,运气好的投胎好,生活会轻松点;运气不好的,投胎不好,但也不能轻易放弃。要学会,把一手烂牌打好。

对事业、对生命都要有敬畏心,有时候是历史、机遇造就了你,并不是你能耐有强。

不用太在乎别人的观感,这观感带不来名和利。当年在大明星身边大肆吹捧的人,现在看到张小斐红了,也会跑去给她鼓掌。人都是通过成就看势能,势能起来了,所有人都会冲过去给她鼓掌。

了解了人性的底色,还要有足够的实力,实力不济的时候,人际关系也是一种上升的手段,不要有路径依赖。

靠自己长效努力,做出来的成绩要保持。有人建议我们,在课程上冠上各种噱头,像把“成功学”这样的字眼嵌入标题中,吸引一批急功近利的人来看文章。文章是能直击内心,戳进肺管子的东西,不能打动人,就不能留住人。

演员最重要的是表演功力,让人看进去、看哭了、看傻了、看蒙了、看到了启示。职场面上看热闹,门里看门道,重要的还是门道。有了十几年的职场经历,会发现这帮人对他人的观感都是屁,对人越来越不重视。


人在往上走的时候,千万不要太在乎他人的评价。等站到一把手的位置,再开始经营人设也不迟。
稳住头把交椅后,就要谦虚谨慎,像马化腾一样。当年3Q大战,手段狠辣,当时的腾讯就是黑暗森林法则的执行者,只要有同行业的新人出来,就要把它掀翻。

直到出现了反腾讯联盟,马化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反思。之后就只投资,做背后的大金主,防止别的行业进来割韭菜。为了防止阿里侵犯他的领地,投资电商,做好防火墙,成为其他互联网企业的盟主。

而阿里,买一个公司就问能不能给我带货,所以虾米搞黄了、优酷落后了、饿了么份额越来越低,这就是区别,也是目前的共识。

成为霸主后,吃相得好看些,大家有目共睹的。二代看到爹妈吃相好看,却忘记当年爹妈也是从难看到好看的。

饥饿感要保持,尤其是爹妈到了5-60岁造人设的时候,就学着爹妈的样子,自己也“端”着,事情就反了。

所以,成长期千万不要看他人脸色,稳定期再看他人脸色。

进入他人领地,要有空杯心态。雷军这样的投资大佬,11年开始做手机,也得躬身入局,那时候他没有资格清高。

真正做事的人是不清高的,不做事或者开始垄断了,就会清高。这是一轮一轮的转变,看到神要知道形。

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面相,不要盲目的模仿。稍微撒泼打滚是好事,不用惴惴不安,像小公务员之死那种,想清楚利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那么大的将军,会为了一个小吏的言行来搞你吗?

活的“躺倒”一点,在哪摔倒就在哪躺倒,有道理。知道奋斗很辛苦,躺倒很舒服,以后就躺倒也不错,像那些奋斗、励志的人,都有躺倒的时候。

看淡别人的观感,就不会产生《芳华》中,刘峰被人捧杀的问题了。好多人不是被别人的能耐弄死的,而是被自己的羞耻心吓死的。被自己的羞耻心架上去,自己把自己玩死了。贵族和破落户打架,打赢了不齿,打输了更不耻,项羽乌江自刎就是这样。

如果不把自己当回事,就没有破落户不能争天下的说法,回江东也不怕。毛泽东就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样才有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魄。

凡人都有慕强心理,自己强才是真的强,发育的过程中,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躲起来慢慢发育,不在乎外人怎么看。

就像中国的外交,等我发展好了,说什么都是对的。逞口舌之利是愚蠢的表现,要看里面的实惠,不要看面上的东西。

下半集和大家聊:怎么克服羞耻心,变成一个只图利的中年人。怎样逆势而上、不顾脸面,成就后再营造人设,成为一代宗师。

想要挣钱就别在意别人的观感,想要成功就别让傻子牵着鼻子走,不被他人理解,是因为你在争先、成功、进步的路上。“优秀”的逻辑,被同圈层、同层级的人讨厌未必是坏事。

写在最后:

睿智的人,必定有先于别人的眼光,认定目标,坚定信心,才能不在意身边人的冷嘲热讽、排挤打压,最终登上高位;

成功的路上不拥挤,因为大多数凡人都把眼睛和嘴巴用来盯着别人出错找茬,只要默默自我努力、自我修练、无视他人,才能集中精力赶超他人,优于他人;有些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是负责给你添堵的,别花时间和精力去想着平衡或者退让,早点置若罔闻才是正确的做法;

成功的人必定要有深不可测的见地、能专一前进的目标,【博物志】——眼界的望远镜,站得高看的远,成功者的标配。

---Chris

本篇文章节选自《干嘛电台》-博物志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