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拾万巨款(九):母亲的救赎

贰拾万巨款(九):母亲的救赎

文/邱祥顺

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充生活与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热度。

“叮铃铃,叮铃铃。”

王大胖办公桌上的电话急促的响起,正在沙发上沉睡的王大胖被铃声惊醒,挣扎起身去接电话。昨夜折腾了半宿,又淋了雨,王大胖染了风寒,头痛欲裂。

王大胖看了眼电话号码,是老板吴瑞打过来的,不敢怠慢,忙接起电话:“喂,吴老板早上好!”

“不早了,我听说这批新订单还没生产,到底为什么?”吴瑞是个急性子,开门见山的问道。

“原材料还在采购中,我会尽快加速的尽快投产。”

“我们可是跟客户签了合同的,这批服装人家又追得紧,规定时间我们交不出货,可是要双倍赔付违约金的。”

“我懂的,老板,保证在合同规定日期之前交货,你放心吧。”

“行,把厂子交给你,我自然放心,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感谢老板信任,我会努力的。”

放下电话,王大胖顺势又跌坐在沙发上,把头深深的埋在双腿里。

奔腾的闹龙河上,一座齐整又颇具气势的混凝土大桥横亘在河面上,贯穿东西。

在宽敞的桥面上,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妇人坐着轮椅,被身后一个朴实的年轻人悠闲地推着在河上徜徉。清晨的阳光很明媚,尚未露出锋芒,河水的清凉被微风吹起,迎面袭来使两人感觉到这个清晨异常清新、舒畅。

这个年轻人便是刘春,轮椅上坐着的是他的小学老师吴雅娟。自从这座新桥落成起,每年的这一天刘春都要推着吴雅娟来到这座坐落于村东头不远处,被帮当地人称之为“大河桥”的桥上散步。

因为这一天对吴雅娟而言,是失去左腿的日子;对于刘春而言是重获新生的日子。虽然两个人不曾约定却也心照不宣,无论闲忙,无论风雨都一定会在每年的这一天一起在这桥面上走一回,以这样一种简单又固执的方式,怀念、追忆20年前那不平凡的一天。

那一年刘春11岁,上小学三年级,吴雅娟是刘春的班主任。当时的小学校位于腰岗屯东面,大约七、八里的路程。对于农家孩子而言,这七、八里的路不算事,但去学校要经过闹龙河,而当时20多米宽的河面上仅有一座不足两米宽的木板桥单薄的支撑着,于是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过桥,成为家长最担心的事儿。

吴雅娟也住在腰岗屯,身为老师自然而然的承担起腰岗屯小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员。

当时腰岗屯上小学的孩子有十个,刘春、王大胖、二狗子三人同岁,都是吴雅娟班级的学生,另外七个孩子年纪偏小,这十个孩子和吴老师组成的队形多是刘春打头,二狗子紧随其后,另外七个年纪偏小的孩子跟在他们三个人后面,吴老师和王大胖断后。

王大胖是吴老师的儿子,本来应该打头,帮母亲多分担一些责任。但这孩子生性顽劣,不服管教,吴老师怕儿子在队伍前面惹出乱子,便把儿子留在了自己的身旁。

闹龙河水流湍急,夏季汛期涨水,每次过桥吴老师都格外小心,生怕发生意外。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总有些意外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让人猝不及防。

那是六月的一天,傍晚放学。刚刚还晴空万里,吴老师领着孩子们还没走到一半的路程,天空突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一场大雨迫在眉睫。

吴老师领着孩子们快速的往家跑。快到大河桥的时候,吴老师叫住孩子们,严肃警告大家一会无论下多大的雨,大家一定要保持每天的队形,不要慌张,以保证安全、平稳地过桥。

可是王大胖却不听母亲的话,说怕被雨淋想快些跑回家,擅自跑到了队伍的前面。没多久,意外发生了。刘春刚上桥没走几步便坠入河中,吴老师急忙叫停还未上桥的孩子,然后从桥东岸的堤坝下去查看坠河的刘春准备施救。可是王大胖却跑了过来,以担心母亲安全为名,拽住母亲,阻止吴老师下河救刘春。

吴雅娟觉得学生落水,自己身为师长于情于理都应该伸手施救,袖手旁观自然没有危险,可是那样做会令自己内疚一辈子。于是吴雅娟扯开王大胖子死死抱住的自己双手,用力将王大胖推开,谁知情急之下用力过猛,将王大胖推到了河边,王大胖脚下一滑也掉入了河里。

吴雅娟见儿子也掉进河里,大吃一惊,侧身溜到了河床底部,发现王大胖已经被河水冲走,了无痕迹。刘春却抱住了河中的一块巨石,露着小脑袋,苦苦挣扎。

失去爱子之痛涌上心头,可是吴雅娟来不及哭泣,因为他发现刘春抱着的那块巨石被河水打磨掉了棱角非常光滑,刘春的小手在石面上不住的颤抖,马上就要坚支持不住了。

吴雅娟来不及多想,急忙下水向刘春游去。马上就要游到刘春抱着的巨石附近的时候,吴雅娟的左腿却卡在了河底两块暗石的石缝里,而就在此时刘春也耗尽了最后的力气,手从石头上滑落,马上就要被河水冲走。吴雅娟下身不能移动,情急之下只好用力向前一扑,伸出的右手刚好抓住刘春滑落的小手。

河水湍急,河中没有任何可以借助发力的东西,吴雅娟和刘春两个人只能依靠吴雅娟卡在石缝中的左腿坚持着没有被河水冲走。吴雅娟默默的承受着那条卡在石缝中的腿传来的钻心的痛,汗水不住的从额头滴落。但是她不敢轻易挪动半步,吴雅娟清楚此时自己的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使自己和刘春被河水冲走,顷刻间葬送二人的性命。

不久瓢泼大雨下了起来,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吴雅娟渐渐失去了知觉,昏了过去,可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松开拉着刘春的手,死死地攥住刘春的小手,成为她昏迷后唯一的意识。

后来,二狗子撞着胆过了桥,喊来村里人把吴雅娟和刘春救了上来,而吴雅娟的左腿因为在石缝中卡的太久,肌肉组织坏死,不得不选择截肢。

吴雅娟清晰的记得那一年她31岁,失去了左腿,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庭。

前者是为了救刘春,后者则是因为自己的亲生儿子王大胖。

话说这王大胖平时有一些水性,坠入河中并未沉入河底,只是被河水冲走,随波逐流飘了很远,当然也没少喝水,在河里早灌成个“大肚蛤蟆。”终于在一个河道的转弯处,拽住了一棵老榆树深入河中粗壮的根须,勉强上了岸。当救援人员找到他时,这小子正趴在一块石头上吐着肚子里的苦水呢。

绝处逢生,王大胖本来应该更加懂事,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所有冒雨赶过来救自己的乡亲。可是这小子就像得了失心疯一样,一口咬定是母亲将自己推下河的,无论吴雅娟怎样解释,王大胖就是不听,并且赌气跑到了爷爷家再也不回家了。更过分的是王大胖不断怂恿父亲王永和与母亲断绝夫妻关系,并放下狠话如果父亲不就范,王大胖就要与王永和断绝父子关系。

王大胖的父亲王永和本来就不是善茬,吃喝嫖赌无所不好,并且以“赖”闻名乡里,是村里人口中的王大赖子。整天游手好闲,到处惹是生非,家务活、地里活从来不曾染指,一家人的生活都靠吴雅娟的工资维持。王大胖落水事件后,王大赖子对吴雅娟本来心存不满,再加上吴雅娟的左腿残疾,生活上需要照顾,这对于散漫惯了的王永和来讲,心底里自然100个不愿意。偏偏此时,王大胖又怂恿父亲与母亲解除婚姻关系,王永和也乐得借坡下驴,就此结束了与吴雅娟的婚姻。然后把王大胖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独自一人悠哉游哉,过起了随心所欲的单身生活。

生活中的变故总让人措手不及,谁能想到一场落水事件彻底改变了吴雅娟的人生。

失去了左腿,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家庭,孤零零孑然一身。那段时间,是吴雅娟人生中最灰暗、艰难的日子。而目睹了这一切的刘春,则觉得十分内疚。他觉得吴老师都是因为救自己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于是课余时间有事没事就往吴老师家里跑,帮吴雅娟干琐碎的家务,请教吴老师功课,陪吴老师聊天儿,每天组织同村的小同学一起帮吴老师推轮椅上学、放学,小刘春尽量用自己能想到的方式减轻吴雅娟身、心两方面遭受的创伤。那时候村里人都笑着说刘春像吴雅娟的儿子。吴雅娟也觉得刘春诚恳懂事,自己因祸得福意外收获了一个比王大胖还贴心的孩子。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吴雅娟和刘春的感情在这二十年里愈发浓郁,如果一定要给两个人的关系下个定义,应该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望着滚滚的大河两个人驻足桥头,想着相同的往事,也或许想着各自的心事。

“昨天大胖来找我了,他准备重新认我这个妈。”

“太好了,有些事儿长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

“不过他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他那20万现金真的在你那儿吗?”

刘春沉默了,没有回答。

“要真的如他所说,那笔钱在你那儿,老师希望你能还给他。别看他整天人五人六,好像干了多大的事儿,那天他来找我时哭的跟个孩子似的。他说打腰服装厂是一个吴姓老板投资建的,他只是帮忙管理,说白了也是个打工的,一年到头也就赚个几万块钱的死工资。那笔钱是一笔订单的定金,用来进布匹材料的。没有钱误了交货日期,厂子要双倍赔偿违约金,大胖儿也要因此被厂子扫地出门。”

依旧沉默,吴雅娟没有听到刘春的回答。

“我也知道,你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孩子,缺钱。吴老师已经想好了,这笔钱就当是老师借你的,我每个月从工资里扣除一部分还你,这样既成全了我们母子,你也没有损失,你觉得怎么样?”

“难道您没看出来,这又是王大胖的诡计吗?”刘春反问道,这次沉默的是吴雅娟。

“吴老师有件事我一直埋在心底,没对任何人说过,我怕您知道了伤心。当年我坠河并不是失足,而是因为王大胖在我身后狠狠的推了一把。”

“什么,这是真的,那他究竟为了什么呢?”

“其实,您当年每天让我在上学的队伍里打头带队,王大胖十分嫉妒,或许仇恨的种子已经在王大胖心底埋藏很久了。那天母亲给我买了块非常好看又带着香味的橡皮,王大胖见了想据为己有,我没同意,于是便发生了后来坠河的事儿。”

又是沉默,大河奔流的喧嚣声也无法冲散的沉默。

“善良不应该被人利用,更不应该成为别人实施罪恶的理由,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公平可言的,就像电视里常说的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刘春说完,调转轮椅,平静的推着吴雅娟向村头走去。

“唉,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呀!”吴雅娟狠狠的锤了一下只剩半截的左腿,长叹一声。

所有的情绪被身后大河汹涌的流水声淹没,太阳越来越尖锐,深深刺痛了太阳下行走的两个人。

故事前情——

贰拾万巨款(七):夜深人不静

贰拾万巨款(六):女人的智慧

贰拾万巨款(五):被遗落的巨款

贰拾万巨款(四):手误的代价

贰拾万巨款(三):被误解的“爱情动作片”

小说:贰拾万巨款之二:自带“精准扶贫”功能的车

贰拾万巨款

(0)

相关推荐

  • 华州城里埋在路面下的古桥——西关街药王桥

    邮箱:3125136050@qq.com 药王桥的传说 作者 张发虎 华州那么多桥中,位于老县城的药王桥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除了年迈的老人,年轻的一代不知何谓药王桥,通常人们在桥上走,不知桥位于何方? ...

  • 【散文】沧桑子牙河 河北 王砚清

    散文 | 沧桑子牙河      □ 河北 王砚清 初春的一个清晨,我搭车到了十里湾大桥.从这里出发,开始了我沿子牙河大堤步行回家的旅程. 十里湾村,距离县城十华里,子牙河在此处折了一个大大的弯,一弯也 ...

  • 辽河那道湾之三十一——回 乡 小 记

    回  乡  小  记 落雪听梅 离开故乡三十年了!父母在的时候,偶尔陪他们回去串串亲戚,走走乡邻,父母离世后,我便不再回那个出生的家,成长的乡.没有了双亲,还惦记什么故乡呢? 朋友是摄影师,热爱地域文 ...

  • ​贰拾万巨款

    贰拾万巨款 文/邱祥顺 作者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满生活和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温度. 1."叛逆"的吉普车 腰岗屯的刘春领着媳妇 ...

  • 小说:​贰拾万巨款之二:自带“精准扶贫”功能的车

    贰拾万巨款 文/邱祥顺 作者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满生活和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温度. 2.  自带"精准扶贫"功能的车 赶集的路 ...

  • 贰拾万巨款(三):被误解的“爱情动作片”

    贰拾万巨款(三) 文/邱祥顺  作者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充生活与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热度. 被误解的"爱情动作片" 就像躲避瘟 ...

  • 贰拾万巨款(四):手误的代价​

    贰拾万巨款(四):手误的代价 文/邱祥顺 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充生活与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热度. 刘春夫妇到家时,发现王大胖的车停在家门口,大门洞 ...

  • 贰拾万巨款(五):被遗落的巨款

    贰拾万巨款(五):被遗落的巨款 文/邱祥顺 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充生活与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热度. 就在王大胖接过酒瓶准备开喝之时,刘春悠悠地说: ...

  • 贰拾万巨款(六):女人的智慧​

    贰拾万巨款(六):女人的智慧 文/邱祥顺 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充生活与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热度. 吃过饭,刘春见桌上还剩一盘饺子,就准备收拾起来给 ...

  • 贰拾万巨款(七):夜深人不静

    贰拾万巨款(七):夜深人不静 文/邱祥顺 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充生活与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热度. 宁静的月夜,一丝风也没有,村里人家大多熄了灯,腰 ...

  • 贰拾万巨款(八):探秘老屋

    贰拾万巨款(八):探秘老屋 文/邱祥顺 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充生活与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热度. 两人来到徐慧兰的院子附近,二狗子大摇大摆的就要翻墙 ...

  • 贰拾万巨款(十):携款潜逃的鸡​

    贰拾万巨款(十):携款潜逃的鸡 文/邱祥顺 简介:邱祥顺,黑龙江省克东县人,热爱文学,常用写作填充生活与工作的空隙,以文字为触角,探寻生命的真诚与热度. 这几天,张翠玲每天都要来婆婆家坐坐.饭口时,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