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先生笔记丨中国风水发展史 殷商时期 萌芽阶段

风水又称堪舆,它是我国古代一门十分博大庞杂的环境理论,也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建筑、环境学的一门综合理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为阴宅,涉及住宅的称为阳宅。中国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以致积淀为颇具特色的“中国风水文化”。

在殷周时期并没有风水的这个说法,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提出的生存挑战,又值农牧社会之故,当时的人们必须择地而居,选择近水向阳适宜人类繁衍栖息的地方。这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

《墨子·辞过》云:“古之民,未知为富室时,就陵阜而居,允而处。”所谓陵阜,就是河流的台阶地带。许多考古遗址都是在靠近水边的土坡上发现。先民生活在这样的地带,容易取水和捕鱼,也不会受到洪水的淹没。这正是后世风水师提倡的“近水而居”原则。

从后世发掘的大量甲骨文卜辞和《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商周时期就以将陆地区分为山、埠、丘、原、陵、岗等不同的地行地貌,将水域分为川、泉、河、涧、沼、泽、江、沱等,当时对大地的差异性有极为细致的分类,为日后的相地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尚书》中,将当时的疆域以河流、山脉为界,划分为九州,这也是后来中国称为九州的由来。在《周礼》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以土宜之法,办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卸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开始出现相民宅的说法,并有了土宜法这种相地的知识系统。

《逸周书》载土宜天时,百物行治,可见土宜二字呼应天时,附天观地是当时百物的遵行规则,也是治事的方法,也因此成为后世风水术的依据。周朝时期,周武王营建洛邑时,就命周公相地,《尚书》载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可见周朝人相信占卜,周公也是一位相地高手。

还有一种说法是风水发展开创于炎黄时期(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365年)。据传,黄帝战蚩尤就已经制造了指南车。这个时期,不但有可利用来定方向的指南车,有了地理术,而且还有了相地师青乌子。这些事实虽然不很可靠,但说明中国风水术是萌芽得很早的。

远古有巢氏发明了巢居,轩辕氏发明了穴居。巢居是人们依树而居的方式。而在地势高亢或寒冷的地区或季节,原始人类则选择天然洞穴作为他们的栖身之地。如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广东马坝人等均是依洞而栖的。正所谓:"夏则居橧巢,冬则居营窟"。

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首先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大约到6、7千年前,人类已发展到氏族社会,人们过着母系氏族群居生活,由原来的动荡不定的游牧、采集、渔猎的生活,发展到相对稳定的农耕生产生活,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便利,也就必须择地而居。仰韶文化的氏族村落都分布在河流两岸的黄土台地上。著名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就坐落在一块面临浐河的台地上,人们在这里劳动生产,安居乐业。稍后的龙山文化也大多选择在近水向阳的台地上营建氏族聚落。这种择地的标准或要求,如依山傍水,蔽风朝阳等,这就是群居风水。 那时的部落对居住环境已有所选择,并且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对地理环境和风水知识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懂得居住方位与日照和风寒的关系。如半坡中间的房子朝东,围绕大房子氏族成员的房子多朝南,即表现出“喜东南,厌西北”的特点,遗址四周有防御性豪沟;沟北、南有公共墓地,居住与墓地分开。这些都体现出了择地而居的风水理论。

PS: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董天君奇门遁甲85:二十年后你单身我未婚,为何还是难相守一生

    董天君风水命理/文 魏先生是85年生人,单身多年未婚未娶,只因为心中一直住着一个人.他在2001年的时候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女孩比他小一岁,两个人彼此喜欢,但是那时候因为很年轻,两个人都没有钱,加上 ...

  • 董天君奇门遁甲70:交了定金的房子被转卖他人,我的诉讼可行吗?

    文/董天君风水命理 王先生是1984年9月生人,几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买了方潘女士的房子(阳历1992年3月生人),当时交了部分房款,约定等房子过户完毕再付剩余房款.谁知道没几天潘女士将房子卖给了其他 ...

  • 孟先生笔记丨中国风水发展史 宋代时期 盛行阶段

    陈抟.邵康节.朱熹.以及蔡元定等著名易学家对风水进行了阐释和认定,一些风水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出现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体的风水学理论体系. 宋代真正到达风水术盛行的时代,宋徽宗就是一个很相信风 ...

  • 孟先生笔记丨中国风水发展史 秦汉时期 形成阶段

    先秦时期还没有产生风水术,但是,与风水术有关的相地行为已经产生.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就知道择地而居. 先秦时期各种学术兴起,随着<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盛行,开始建立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

  • 孟先生笔记丨中国风水发展史 明清时期 鼎盛阶段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为都城的风水花了不少精力.金陵城外诸山,都面向城内,有朝拱之意.只是牛首山和太平门外的花山,背对城垣,独无拱卫之意,朱元璋为此怅然不乐.传说他命刑部带着刑具,将牛首山痛打 ...

  • 孟先生笔记丨中国风水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 传播阶段

    中国出现了不少风水大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郭璞,他的<葬书>将风水术从传统的相地术中抽出,对风水下了定义,并全面构架起风水理论,奠定了后世风水的基础.他首倡的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迄今 ...

  • 孟先生笔记丨中国风水流派 形势派

    中国的风水学源远流长,自从河图洛书问世,数千年来历代地理大师不断涌现,其典籍著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在发展过程中,风水学逐渐形成了两大宗派,即形势派和理气派.形式派注重峦头方位组合上的信息,理气派坚持 ...

  • 孟先生笔记丨中国风水流派 理气派

    理气派统称三元理气派,是宋代王及.陈抟等人创立的,主要活动在浙江.四川.福建一带,其派最注重罗盘定向,以阳山阴向.阴山阳向不相乖错以定生克,理气派借鉴于形式派的理论,在形势派基础上穿插<周易&g ...

  • 孟先生笔记丨中国风水流派 卦理派

    唐末的杨筠松在江西收徒授业,自此,风水界有了流派分宗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形成了两大流派--"形式派"和"理气派".其中,形势派分为"峦头派". ...

  • 孟先生笔记丨中国为什么那么多风水流派

    "风水术"又称"堪舆术",它是我国古代一门十分博大庞杂的环境理论,也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建筑.环境学的一门综合理论. 中国早期文献<尚书>亦有文章记载: ...

  • 孟先生笔记丨奇门风水小妙招 充分利用八门

    太乙明天道,奇门主地道.聊奇门遁甲必须要讲奇门风水.风水就是为我们服务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风水的能量来为我们保驾护航. 八门在奇门遁甲中为人盘,是决定人事的主要信息符号,故在判断风水时,常代表此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