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地之精到至道之精,黄帝问道广成子探原

(0)

相关推荐

  • 经脉体系

    ​经脉体系 出现问题 过半归咎于 阴阳离合论 本篇虽是精短的一篇 但是其中内容涉及了 无数关键的根基概念 而且多是精简无比的名词 需要以"以经解经"的思路 从内经其他篇章分析理解 ...

  • 明师课堂 | 人体四大气的生成与功能,你了解几个?

    明师课堂 · 第117期 碎片时间,系统学习 张教授敲重点 人体其它的气,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宗气,宗气就是肺所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微物质在肺当中进行气化而生成的 .生成的这种气跑哪去了?汇聚于胸中,这种 ...

  • 南公怀瑾先生: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对话(三)

    最少活百岁的方法 "中古之时",这个不是现代历史学的中古了.黄帝距离我们四千多年,他讲的上古.中古,距离我们已有很多万年."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比真人次一等的 ...

  • 南公怀瑾先生: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对话(二)

    神仙境界的人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广成子讲出一个修道的境界,什么佛家啊.道家啊.打坐啊,用各种方法,基本上工夫要达到一个境界,就是说思想不乱了,若有若无.& ...

  • 《庄子》:黄帝问道广成子,其回复3句宝贵的话,至今仍是经典

    <庄子>在宥篇,记载黄帝两次问道广成子的故事. 第一次问道时,黄帝问如何取天地之精,管理阴阳,广成子认为黄帝还停留在自我层面,妄人之心不足以语至道. 黄帝回去,放下外物,静修三月.再次问道 ...

  • 黄帝问道赤松子:举头三尺有神灵,善恶关键于修心!

    青陽道长 道教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国道教文化,道教的弘扬离不开您的支持与鼓励,福生无量天尊. 公众号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壹 ...

  •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黄帝问道:肺脏有病,都能使人咳嗽,这是什麽道理?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 ...

  • 《黄帝问道崆峒》

    <黄帝问道崆峒>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 ...

  • 黄帝四经 道原经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 .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 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 ,又包其外. ...

  • 《黄帝外经》“探微”【缘起】

    作者:嵇道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典藏,浩如烟海.其中今人解读后忠行者终身受益.不知凡几,静观三坟五典,九丘八索,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就目前劫火余存,经历史沧桑而珍存者,首推" ...

  • 黄帝四经·道原经·全文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