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券商主题策略:A股的“锂”想能飞多远?有色产业链标的全梳理

  每日主题策略讨论,东方财富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

  东吴证券:有色整体进入需求和流动性共振的上升期

  持续看好碳中和及流动性推动的有色金属板块性机会。全球流动性充裕、疫情恢复后经济复苏,叠加碳中和背景下大宗商品供给天花板,我们判断有色整体进入需求和流动性共振的上升期:1)持续看好强周期的工业金属铜、铝、锌,特别是受益碳中和的电解铝行业,关注神火股份云铝股份索通发展紫金矿业等。2)持续看好新能源上游材料,锂、钴、铜箔、稀土、磁材需求高增长消化估值,推荐华宏科技、盛和资源、金力永磁永兴材料,关注北方稀土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江特电机等。【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光大证券:盐湖提锂助力国家“锂”想!自主可控、大有可为

  盐湖提锂的紧迫性:地缘政治风险催生锂资源争夺进入白热化。境外资源的品质虽然优质,但势必长期面临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因素。澳洲矿山目前自身有向下游锂盐拓展的趋势;智利新的权利金法案以及可变的开采租约费率也会进一步提高开采企业的成本;美国的百日供应链审查报告也多次提及要确保电池上游关键矿物的可靠和可持续供应。由此可以预见的是,锂资源已经跃升为战略性金属,未来的争夺愈发白热化。

  盐湖提锂的可行性:国内盐湖具有储量和开采成本双重优势。从储量角度看,国内锂资源分布中,盐湖资源占 85%以上。从成本角度看,单吨碳酸锂需要7-8吨锂精矿作为原料,截止2021年6月底,锂精矿价格已突破 715 美元/吨,带动总体成本达到 5.5-6 万元/吨,相比而言国内盐湖提锂的单吨生产成本普遍为3-3.5 万元/吨,具有显著优势,发展盐湖提锂大有可为。

  国内盐湖价值显著低估:从估值角度看,国内盐湖上市公司的 PE(TTM)、PS(TTM)、PB、EV/EBITDA 核心相对估值指标的均值是矿石提锂公司的30%-80%;从资源价值的角度看,国内盐湖上市公司的市值储量比均值是矿石提锂公司的24%。

  投资建议来看,受益于国内盐湖提锂技术路线的不断进步,以吸附为主的工艺组合呈现一定的优势,其余工艺也在不断优化改进中。建议优先关注国内拥有盐湖资源并且掌握规模化盐湖提锂技术的公司。重点推荐:赣锋锂业科达制造。建议关注:藏格控股蓝晓科技西藏矿业【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川财证券:稀土产品的长期成长属性渐渐显现

  稀土相关标的及上市公司被看好的原因,最主要在于终端需求的日益旺盛。稀土产品的核心终端需求覆盖三个方面,分别是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和风电。具体来讲,根据中汽协的相关数据, 2021 年 5 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 23.7 万辆,同比增长 178.82%。同时中汽协预估未来几年内新能源车增速将超过 40%。新能源汽车对镨钕相关产品的需求旺盛,为稀土产品价格提升提供了支撑;风电方面,据相关公告, 2022 年底是 2019 年和 2020 年风电平价上网项目的并网截止时间,也就意味着近期风电领域有着项目抢装的需要,未来一段时间需求将会持续,且今年以来相关项目有着较好的投资收益率, 1-4 月的风电投资额同比增长 8%;变频空调方面,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未来会有着较大的需求提升空间。

  其次,当前国家政策有着较大的扶持,按照下半年的走势来看,《稀土管理条例》等政策可能将逐步推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可能有着较大的升值空间。总之,目前稀土产品的长期成长属性渐渐显现,战略配置机会正在来临,建议关注:北方稀土厦门钨业、盛和资源、中科三环正海磁材【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东莞证券:预计短期内氧化镨钕等轻稀土价格继续攀升

  从法律层面继续严控稀土供给,提升战略资源价值。2021年1月发布的《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旨在从法律上明确稀土管理各项制度,规范稀土行业经营秩序,杜绝私挖盗采、破坏性开采、非法买卖稀土产品等问题,建立各监管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的管理体制。《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1)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施行政许可和项目核准;2)实行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指标管理;3)加强稀土行业全产业链管理,明确非法开采、冶炼分离、销售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鼓励对含有稀土的二次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建立稀土产品全流程的信息追溯系统;4)完善进出口管理;5)实行稀土资源地和稀土产品战略储备。《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从法律层面继续严控供给,提升稀土的战略资源价值。

  预计短期内氧化镨钕等轻稀土价格继续攀升。由于四川产量下降,分裂厂氧化镨钕库存下降,现货供应偏紧,下游磁材厂补库备货,但采购略偏谨慎,询单成交量尚可。本次轻稀土涨价主要由供给端扰动引发,上游分离厂、金属厂报价坚挺,成交价格上移,预计短期内氧化镨钕等轻稀土价格继续攀升。建议关注北方稀土(600111)、盛和资源(600392)。【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天风证券:下游企业或将加大采购提升库存 钴价或重回上升通道

  钴价或重回上升通道。自4月中旬开始,低原料保障的小钴盐厂开始亏损,考虑到4-5月是原料的集中到货期,若当前价格持续,小钴盐厂亏损程度将加大,并延续至7月份,后续小厂预计将陆续出现停产惜售的情况。经过3个月左右的库存去化,下游库存已降至历史偏低水平,随着终端需求的持续增长,下游企业或将加大采购提升库存,钴价或重回上升通道。

  供给格局有望重塑,重视印尼和欧洲布局:刚果金是主要的原料来源地,中国是主要的钴盐加工地。贸易流向高度单一, 2020年受疫情影响,供给端和运输端扰动影响大。但随着欧洲电池厂的大幅扩产、以及印尼镍钴项目的推进,未来十年欧洲钴盐厂以及印尼镍钴冶炼或将成为钴企新的布局。

  通过对海外龙头企业嘉能可、优美科以及住友金属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具有技术研发优势的企业盈利能力更为稳健,市场估值较高,上下游一体化企业拥有较高的毛利率、净利率,成长性最强,盈利稳健性次之,矿山+贸易的企业业绩弹性最大,盈利稳定性较差。国内A股公司中,华友钴业为典型的一体化企业,寒锐钴业盛屯矿业等企业仍主要以矿山布局为主。从成长性和业绩稳健性角度来看,继续推荐华友钴业、其次为盛屯矿业寒锐钴业等。【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平安证券:中国在全球锂资源开发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锂资源勘探力度增强,2020年全球锂资源储量为2100万吨锂金属当量,同比增长23.5%,其中澳大利亚和中国锂资源储量增长幅度较大。全球锂矿生产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和中国,其中2020年澳大利亚、智利和中国是全球前三大锂矿生产国,市场份额分别为49%、22%和17%。

  中国锂矿开发力度增强,成为全球锂矿产量增长动力之一。中国锂矿包括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锂矿,2021年基本上基本无新产能投放,供给增长来自原有项目产能进一步释放,增量较小。综合中国主要锂矿公司项目,2022年中国锂矿供给将实现增长,主要的项目有永兴材料2万吨锂云母碳酸锂以及盐湖股份2万吨盐湖碳酸锂新增产能投产。在盐湖提锂方面,目前国内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且吸附法较为成熟,其中五矿盐湖“连续离交吸附”技术取得突破值得关注,未来如顺利实现工业化,将对中国盐湖提锂产生较强推动。我们认为,随着中国锂资源开发力度增强,中国在全球锂资源开发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结合供需,我们认为2021年全球锂矿新增产能少,前期供给过剩较突出的问题缓解,锂矿及锂盐价格相对强势,行业有望维持紧平衡;2022年供需均保持较快增长,部分锂矿投产仍存不确定性,全球锂矿的供需基本平衡,锂的价格趋稳,需求增长将成为锂行业主要驱动力。建议关注资源保障能力较强,客户基础良好,锂盐规模领先的龙头企业天齐锂业雅化集团【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华金证券:稀土永磁具备长期成长属性 下游需求景气度有望持续

  稀土永磁具备长期成长属性,下游需求景气度有望持续:从稀土永磁下游终端需求来看:1)风电领域:2022年底是2019年和2020年风电平价上网项目的并网截止时间。2021年以来风电项目投资收益率可观,1-4月国内风电投资额468亿元,同比增长8.0%。风电领域短期内具有抢装需求,能够提供未来1-2年内的快速增长,同时未来有望保持稳定。

  2)变频空调领域:目前国内变频空调渗透率26.32%,预计在国内双碳目标指引、民用电价格提升背景下存在长期的、较大幅度的提升空间。

  3)新能源车领域:根据中汽协预估未来国内几年内新能源车增速达到41%以上,我们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国内市场对于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量有望达到11000吨以上。其他诸如3C、工业机器人领域未来对钕铁硼磁材的需求也有望长期增长。

  我们认为,稀土永磁终端需求有望长期保持高景气,由于钕铁硼磁材,特别是高端钕铁硼磁材投产、认证时间周期长、难度大,稀土永磁板块具备长期的成长属性。建议关注标的:金力永磁【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东兴证券:继续把握分歧巨大的黄金市场多头配置机会

  继续把握分歧巨大的黄金市场多头配置机会。黄金市场依然处于强分歧状态,但近阶段美元指数与黄金同步上涨现象的出现意味着黄金重归1900美元/盎司的阻力开始减弱。

  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黄金市场当前仍处固化通胀水平下的惯性交易阶段,美元及利率收益率的变化与黄金走势呈现高度负相关系。但当前的经济现状为预期通胀率已经开始显著高于实际利率收益率,这意味着通胀溢价将开始在黄金价格中逐步计入,即黄金与美元及美债收益率的强逆向关系将被打破,而这正被最近市场走势所逐步印证。此外,考虑到当前不断攀高的油金比,额外计价因素的实质性上涨将推动因担忧流动性市场鹰派而预期充分悲观的黄金定价出现大幅上行修复。

  另一方面,考虑到黄金作为金属供需本身所显现的周期性交易强化,如金饰消费的系统性增长(中国Q1金饰消费增2.12倍,5月金饰消费增31.5%;美国金鹰币消费创21年最高),中国黄金进口量的大幅增加(Q1黄金进口54吨,5月总量升至178吨),以及全球新兴央行对于黄金购买的一致性再现等(前四个月全球央行净购金169.6吨,俄罗斯央行购金量有再度增长预期),黄金的定价中枢将系统性上移,我们认为美元黄金将在六个月内再度回归至1900美元/盎司定价,需把握并珍惜分歧巨大的黄金市场多头资产的配置机会。【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