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神志病的外治经验

我们是针灸诊所,以前诊疗的大多数是以疼痛为主的病,现在精神方面的病人呈持续增多趋势,我们在临床上总结了一些对常见精神疾病可复制、可重复、好操作的外治方法,在这里给大家作个报告。

神志病,中医大致包括:抑郁,失眠,焦虑,失神,癫狂这些证型,我们今天谈的这些方法,如果能在发病的初期及时应用,疗效是很显著的,对中期的效果也非常好,失治多年的重症,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也有不错的效果,能促进神志病的治疗或控制。

神志病大多得自于情志不遂,情志过极,情绪波动太过太久,致使气血不调,经络闭塞,脏腑失调失养而成病,病因有得之于愤怒,有得之于忧愁思虑,有得之于惊恐,幽怨喜怒不能自持,时间久了浸淫成病。

病机大概总结一下可以归纳为:气滞(气郁),化火,血瘀,痰凝,水停,神伤。

治法上呢就是先理气调气,泻火,祛瘀,祛痰,利水等这些方法。外治手段手法主要应用:针灸,揪痧,拍痧,按推等。

第一个层面:先处理气

首先我们先来处理气这个层面,新病久病这个都是第一步,先把气搞通畅,理气调气的穴位有很多,我就谈一下我自己最常用的。我们看,那些描述情绪的词:满腔怒火、直抒胸臆、怒火中烧,这些成语都在说我们的胸腔这里,事实也是这里最先发动的气机。调也是先要调这里。

第一步,膻中穴

气会膻中,膻中者,喜乐出焉,此为气之总阀,它堵住了,如果不率先疏通,其他的就打折扣了,务必先处理好。病人有憋闷不舒,呼吸不畅,心烦,闷闷不乐等症状,都可以第一时间来处理膻中穴。人在难过痛哭的时候会捶胸顿足,下意识里就是在捶打膻中穴。

膻中的处理方法:指腹点按,用力要适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不可上来就猛然用力,有些病人这里一碰到就痛的不得了,你猛然来一下,大多会受不了,不可用指关节按,太硬,只能用指腹,一分钟即可,我们一般要求病人在睡前自己再点按一次。现在人都有熬夜习惯,这里都堵的厉害。一般点按两次后,这里会更痛不可触,这时可以休息两天不处理这个穴位。过两天后再按就没那么痛了。大多一周内压痛就会消失,正常了。严重的可以膻中穴上揪痧,挤出紫黑疙瘩来,效果更好。出痧不必特殊处理,几天就自行消散了,再揪痧也没有了。有必要的话揪痧后可以点刺,用一次性采血针,挤出五六滴血即可。不可拔罐。

二、接下来,再处理两扇门:云门和期门。

标幽赋讲: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每天寅时气血从云门流出来,到丑时进期门,灌注全身。这两扇门很重要。云门这里,用手指拨一下再理一下就可以了,横着拨,坚着理。不用太多,几下就可以。期门要揪痧,两侧都要处理,挤出痧来,这个对更年期上半身多汗非常有效。

这里简单谈一下揪痧,以前老前辈们都是用揪的,就是用食指和中指曲起来用背侧来揪,这个好处是出痧快,缺点是太疼,很多人受不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是用挤法,用双手的拇指食指挤就行了,这个基本就把疼痛指数给大幅降下来了。效果是一样的。

三、其他配穴:内关,开四关,足临泣用毫针。

用毫针。不能用针的,点按也有效果。

四、接下来,该处理嗓子这一块了

生气久了,忍气吞声,喉咙这一块气脉就不通畅了,我们用的词比如:如梗在喉。梅核气,都是这块气滞所致。

处理这一块,主要是毫针,选穴:照海穴,阴跷照海膈喉咙。照海穴对四肢懈怠亦有卓效,有些针灸歌诀录有四肢懈惰用照海穴的说法。很多情志病都有懈怠不愿动的表现。还可以扎列缺穴和手三里穴。手三里对心累有很好的效果,就是没心劲。

这里也可以用灸法,具体方法可以看杨维杰老师的《董氏奇穴针灸学》这本书关于火腑海穴的讲解,手三里在董氏奇穴里叫火腑海,这个有很深的道理。

嗓子局部也可以用挤痧来处理一下,后面脖子上也可以刮刮痧。我们前面谈的膻中穴、期门穴和嗓子这一块,皮薄肉少,下面就是骨头,不能用刮痧的,一是不好出痧,再一个就是容易损伤肌肤。后项这里肌肉丰厚,可以刮痧。

其他穴位像是行间穴和太溪穴也可以配着用。治疗时如果能诱导病人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或是哭一场那就太好了。这个有很大的技巧,不好学。用不好了反而不行。有机会我们单独讲一下。

这样,气这一层面,用上面的方法基本就可以舒畅开了。

第二个层面:处理上火,点刺百会、印堂

上火的表现好判断,一系列的阳证的表现,亢奋、急躁等,脉大多也是偏数的。火性炎上,首先要在上面泻火,当然这个不包括腑气不通,胃中有燥屎的承气汤证,那个先用下法,火就自己消退了。这个就是纯上火的症状,正在气头上的,肝风化火,血压升高,头晕耳鸣,面红目赤,有的脸不红,一看脸色有些苍苍然的样子,头发明显蓬松感,眼球死板不灵活,甚至走路发飘,扶墙。这血压差不多都能在180以上。

这种情况,在百会用23G的一次性采血针点刺一下,血一下子就流出来,气顶的越旺血出的越多,这个不用担心,一般也就流一下气泻下去了就自己停住了。平时心平气和的时候,百会这里是扎不出血来的。血出来了,血压就下来了。今天讲课群里都是专业医生,关于泻血疗法的禁忌就不详谈了,如果是不了解针灸的,请大家先学习相关知识,别贸然应用。

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的,脑子停不下来,很多人说睡不着脑子里一幕幕如放电影。长时间的疲惫、繁忙、焦虑、压抑。这种情况最常见到,目前很多人都有被这个困扰。我们用愁眉不展、焦头烂额来形容这种情况。

这个火也真的是在额头这里积聚,印堂这里,董氏奇穴叫镇静穴,有安神镇定功效。在这里用毫针扎个V字形,向下平刺三分即可。轻点的三针,重的五针。不扎针也可以,揪痧就行,但是不能刮痧。严重的整个额头都是紫色红的,痧揪出来,火就消下去了。

其他配穴:中冲穴点刺,(中冲穴不要拘泥于指尖,指背指甲跟连接处有小的血丝是为最重点)。捏小腿肚。

第三个层面:处理血瘀,重点在肘弯

       气郁时间久了,长时间不开心,火气得不到宣泄,就形成血瘀了。症状多有阴证表现,消沉,情绪不稳,脸色暗滞,处事犹豫不决,时常高兴不起来。这个状况,重点处理一下肘弯这里。

肘弯是八虚之一,心肺有邪留于两肘。心肺一个主行血一个主行气,气血不条畅久了,心肺功能受抑制,心肺功能越发挥不了,气血就运行的越不畅通。肘弯这里很关键。

方法是拍痧。拍痧看似有点可怕,实则很安全。

拍痧有几点注意:气血亏虚者不宜使用,瘦弱面白说话有气无力,这个要慎用。还有太疲劳时、饥饿时不要拍痧。拍的时候节奏应与被拍者心率相当,不可求快,时间不宜过长,用力要适当,有瘀堵的,拍几下就出来青紫痧,严重的是黑痧,一个个的黑疙瘩。没有的怎么拍也拍不出来,我们的经验是有些老人常吃丹参类药的,这里都基本不出痧。拍的面积不要过大,只处理肘弯就行了,痧出即停,不要再拍,有的说再拍可以把痧拍散,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自行消散就行,短的三五天,长的半个月痧就散掉了,有的皮肤会出现蓝色,青黄色,都是正常反应,不用担心。身体强壮的可以两侧同时都拍出来,气血不太充足的先拍一边,等痧消下去了再拍另一侧。

肘弯拍出痧后,大多人反应心情豁然开朗,心里很敞亮,法简效宏。

其他配穴:耳朵尖点刺,神道点刺,膈俞点刺,太阳点刺。出血不宜过多,几滴就可以。血颜色暗就多挤挤,颜色变鲜亮了就不用放了。

第四个层面:痰凝水停,处理重点在腹部

病情再久一点的,气滞血瘀没有得到解决,病情进一步发展下去,大多会出现痰凝水停证,痰迷心窍,水饮停滞,精神开始出现问题了,舌脉也有所反应,这时处理重点在腹部,病人整个腹部痞硬不通,或是满腹振水声,哗哗啦啦响,拍一下捋一下,就像一个水袋子一样。病人的状态可以用:愁肠满腹、满腹心事、一肚子怨气等来形容。

这个情况,先在少泽穴点刺,少泽穴是小肠经的井穴,小肠主液,井主心下满,亦主神志。董氏奇穴里少泽穴叫火膝穴,点刺可以治疗精神病,有些病人在火膝穴点刺后会吐出很多痰来,这是病根。点刺少泽,开通水道。让水动起来。

再针下三皇。下三皇是董氏奇穴里处理水病的穴组,大家可以看董氏的书。配揉腹。把肚子揉软,具体手法不细谈,关于揉腹的方法很多,大家可以参考其他资料。

其他配穴:丰隆穴,杨维杰老师的叉三穴(液门透中渚)。有惊吓的可以扎胆穴。神经衰弱的配合捏脊。

治神,把经络气血疏通了,心结也就散开了,这时主要是心理疏导,这个技巧性比较大,一句话二句话的讲不明白。时机很重要,时机不对,劝了起不了好作用。所谓有所不行反求诸已,大方向就是引导病人向内求,找自己的不是,能认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导致的就成功一大半了。

病例:

病例一:白某,高三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近年来狂燥,其父母在家里安了沙袋令其发泄,终日不乐,后来有暴力倾向,整天说要打老师,去了几家医院说是压力大,让自己调节。后来发展到几乎不可控制,求治我处,检查小脚肚硬如铁石,捏一下痛的非常历害,给扎下三皇,在额头揪痧,轻轻一挤全是紫红痧,整个额头都是。一诊后,情绪平复,其母亲说放学后吹着口哨回家,共治疗两次,一直正常。

病例二:蔡女士,43岁,感情问题,家庭变故,致精神几近崩溃,消瘦,彻夜不眠,失神,有厌世倾向。检查:整个腹部痞硬。先揉开腹部,上面讲的方法都用上了,治疗完后缓和。治疗五次后饮食睡眠接近正常,后来调治月余,体重增加,神情恢复。

病例三:张女士,60岁,因家庭接连变故,一年来情绪低落,心虚烦,胸痞,饮食不下,睡卧不宁,时时悲哭,舌苔厚腻,根部发黑,晨起胸中发热虚烦。中冲、少泽、太阳点刺出血少许。上述方法逐个应用,治疗十次后。恢复正常,其朋友说如换了一个人一般。(于夏)

(0)

相关推荐

  • 气血同调的“四关穴”

    要说针灸治疗范围最广的一组穴位,那非"四关穴"莫属.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每次遇到疑难病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针灸科的老主任就说开四关.所以开四关似乎成了针灸压箱底的技术. 针灸学上的 ...

  • 夜读阳火虚衰神志昏,病入五藏难去根。良药...

    夜读 阳火虚衰神志昏, 病入五藏难去根. 良药苦口虽治病, 心志不明空留恨.

  • 偏瘫、中风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用艾灸的方法去恢复

    大家可能对于中风也都了解过,特别是在老人身上体现众中,小编就曾在某视频平台上,看见过一群偏瘫患者拍的段子,即可笑又为他们感到赞赏,虽然身上有病,但也是在欢乐中锻炼.恢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关于中风 ...

  • #临床体会# 略谈湿热病辨证辨别湿热病证...

    #临床体会# 略谈湿热病辨证 辨别湿热病证应该从细微处入手,四诊合参,方可认证准确.结合前人的经验,谨记三点:第一,辨湿热以三焦中哪焦为主,<类经>云:"上焦不治,则水犯高原:中 ...

  • 李赛美:掌握这些少阳与神志病的联系,治好精神病不难

    华医世界 图*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与压力的激增,以神志症状为主诉的患者越来越多,在临证时如何辨证治疗,获取良好的临床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李赛美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

  • 朱良春:石菖蒲用于神志病功擅治痰

    I导读:石菖蒲为开窍要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神志方面疾患,但你知道该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吗?朱良春老认为其作用的发挥在于菖蒲可入心涤痰,痰浊去,气血通,神明自复.具体的论述,请细细品读! 石菖蒲功擅治痰 ...

  • 鼻炎外治经验效方

    (2017-10-28 15:38:49) (1)取鹅不食草15克.辛夷花15克.苍耳子10克.黄连10克.鱼脑石5克.冰片1克.研极细末,瓶储备用.每次取少许吸入鼻中,日2-4次. (2)风寒鼻渊药 ...

  • 赵炳南外治经验之“马齿苋”,你用了吗?

    概 说 别名:马齿菜.长命菜等. 来源: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马齿苋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酸.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杀虫止痒. 主治:湿疹.痈疖.脓疱疮.丹毒等. 成分: ...

  • 养发护发:中医传统内治外治经验精华

    明医公开课 >>>第1837课<<< 头发花白,是人体趋向衰老的外征之一. 查阅中医文献有关乌须黑发的防治方法,不仅方剂多,而且给药途径也众,为今人研究乌发留下了许 ...

  • 小儿病的外治思路

    中医博士马俊杰 谈 小儿病的外治疗思路 中医治病除内治外,亦有外治. 此疗法为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治病之特色,常见有外敷.药浴.罐疗.灌肠.敷 ...

  • 南宁之行《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及方证、药症细节、伤寒、温病、杂病、外治、五运六气统一论 2

    <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 及方证.药症细节 伤寒.温病.杂病.外治 五运六气统一论. 2. 此次南宁之行让我悟出了<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及方证.药症细节.包括五运六气外因,结合人 ...

  • 【国医大师邓铁涛临床外治经验——白砂糖外...

    [国医大师邓铁涛临床外治经验--白砂糖外敷治慢性溃疡有显著效果] 对于褥疮所致的溃疡,邓铁涛先生主张用白砂糖外敷法治之. 其方法是--把砂糖铺填满溃疡面,并使之稍堆隆起,然后用胶布条叠瓦式封贴好.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