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辑 | 从首部中国老年糖尿病指南解析诊疗要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也许我们抗衡不了岁月给母亲带来的皱纹,但为了他们的健康,我们一定努力到不余遗力!

今天是母亲节,在感恩母亲养育之情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妈妈们的健康。在我们渐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在慢慢变老。在他们进入老年期后,各种慢性病的风险逐渐增大,其中就不乏我国患病率明显增高的老年糖尿病。

年龄≥65周岁的糖尿病患者被定义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包括65岁以前和65岁及以后诊断糖尿病的老年人,其中约半数为女性患者。2019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约3550万,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且呈现上升趋势。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自身的特点,那该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呢?

2021年1月27日,由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会在京隆重召开。

此次《指南》在老年糖尿病管理方面带来了哪些理念的更新,对临床实践作出了哪些推荐呢?为此,北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安全控制,分层达标:老年糖尿病管理之本

近年来,老年糖尿病领域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涌现,新型降糖药物不断研发上市,迫切需要一部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治疗理念的权威指南颁布,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全人群的血糖达标率,从而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经过国内内分泌、心血管、肾病、医学营养学等领域的顶尖专家们集思广益,反复讨论,这部中国首部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诞生了。

《指南》参照了国内外老年糖尿病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老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血糖控制目标、降糖治疗路径、并发症管理、共患疾病等19个章节内容,这些内容均考虑到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和(或)伴发病多、低血糖风险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具有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老年糖尿病科学规范的全程管理。

《指南》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度异质性,需要综合评估,采取分层和个体化的管理策略,降低低血糖风险,提出了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去强化治疗策略”。

郭立新教授强调,安全控制,分层达标,是老年糖尿病规范管理的“八字方针”。

因人而异,量体裁衣:老年糖尿病管理之道

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人群庞大,但诊断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低,而且,此类患者症状不典型,多合并并发症和(或)伴发症:同时低血糖风险高,对低血糖感知能力差。此外,老年糖尿病合作存在多重用药和认知障碍,增加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难度。

因此,《指南》推荐根据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健康状态进行分层,即按良好、中等和差的健康状态,制定不同血糖控制目标,而且患者应选择安全、简便、可及的降糖方案,药物治疗的原则包括:

  • 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的药物;

  • 选择简便、依从性高的药物,降低多重用药风险;

  • 权衡风险获益比,避免过度治疗;

  • 关注肝肾功能、心脏功能、并发症及伴发疾病。

郭立新教授指出,根据药物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指南》对非胰岛素降糖药物作出了一级、二级和三级推荐,这种推荐并非绝对,应根据临床实践灵活决策。

如低血糖风险较高的磺脲类虽然作为三级推荐,但如果使用得当也是不错的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物不仅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低,有些还能带来额外获益,因此受到指南的推荐。

GLP-1受体激动剂度拉糖肽和利拉鲁肽除了能够有效降糖,利拉鲁肽还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二级预防的证据,而度拉糖肽具有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证据,每周一次,操作也更简便,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郭立新教授强调,应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预期寿命、心血管风险等多因素进行降糖药物的选择。因人而异,量体裁衣,是老年糖尿病管理之道。

多管齐下,安“心”守护:老年糖尿病管理之要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2 倍以上,年龄本身即是ASCVD的危险因素,因此ASCVD也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ASCVD及其危险因素的管理更值得关注。所以,《指南》将“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单独列为一章,进行全面的阐述。

郭立新教授说,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需要多管齐下,综合管理,包括戒烟,体重管理,血糖、血压和血脂管理,以及抗血小板治疗。

除了多重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管控,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肾靶器官的保护也值得关注。我们看到,多种新型降糖药不仅能够有效控糖,还能给老年糖尿病患者带来心肾获益,如前面说到的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

REWIND研究表明,度拉糖肽在ASCVD高风险的T2DM患者中有一级预防的证据,在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同样可以获得远期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在合并ASCVD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度拉糖肽也有二级预防的证据。

同时,度拉糖肽还降低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风险,减少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多管齐下,安“心”守护,是老年糖尿病管理之要。

总结

作为中国首部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结合了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特点,内容涵盖老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血糖控制目标、降糖治疗路径、并发症管理、共患疾病等19个章节内容,对老年糖尿病的科学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全控制,分层达标是《指南》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带来的全新管理理念,具有降糖疗效和心血管获益的度拉糖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可助力该理念的实现,在《指南》中得到了重要推荐。

专家简介

郭立新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副会长

  • 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

  • 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专科医师分会会长

  •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 《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编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副主编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