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室常熟站面源污染研究团队成果“稻作流域面源污染成污机制与智慧管理”获南京土壤所2020年度科技奖二...
相关推荐
-
【一日一题】(762)美国索尔顿盆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索尔顿盆地(如图)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历史上多次在湖和干涸盐碱洼地之间转换,最后一次由盐碱洼地变为湖泊是1905年人们从科罗拉多河开挖水渠调水,由于工程失误, ...
-
孙波团队研究成果“土壤生物群落演变机制与功能调控”获南京土壤研究所2020年度科技奖一等奖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公众号 孙波,蒋瑀霁,梁玉婷,陈晏,王晓玥,栾璐等针对我国主要农区土壤类型,以协同提升耕地地力和土壤生物功能为核心目标,基于野外长期试验和多学科现代分析方法, ...
-
我室常熟站物质循环过程与调控团队在秸秆炭化还田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受启于亚马逊流域"Terra Preta"探究,科学家提出发展生物质炭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土壤改良.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中国秸秆丰富,但利用率不高,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炭还田作为潜在 ...
-
钟南山团队获2020年度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拥有近50年呼吸疾病研究前沿经验,以钟南山.何建行和冉丕鑫为带头人的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殊荣,从"非典"到"新冠", ...
-
南京土壤研究所常熟站物质循环过程与调控团队在秸秆炭化还田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1)提出以沼气为稳定热源热解秸秆制备生物质炭的理念和方法(附件1),设计了隧道窑秸秆炭化系统(附件2~3),可实现秸秆生物质炭专门批量生产,将利用秸秆 农业/养殖废弃物生产沼气与秸秆炭化还田有效衔接 ...
-
潘建伟团队研究新成果
蔡汉以 2021-04-13 (来源: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彭承志.姜海峰等实现长距离大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在大气噪声.链路损耗.传输延迟效 ...
-
【最新】衣服变屏幕!复旦研究团队的这项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你曾设想过"穿"在身上的显示器吗?今天(11日),由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的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以<大面积显示织物及其功能集成系统>为题在 ...
-
衣服变屏幕!复旦研究团队的这项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你曾设想过"穿"在身上的显示器吗?今天(11日),由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的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以<大面积显示织物及其功能集成系统>为题在 ...
-
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近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小麦抗赤霉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 ...
-
“海浩”原是“海雾”?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这样说!
“海浩”原是“海雾”?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