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以人物纹为贵!10件著名人物纹元青花!你见过几个?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在纹饰题材上,戏曲人物纹元青花尤其珍贵。本期,我们就来欣赏下世界10件著名人物纹元青花,一饱眼福。

1. 鬼谷子下山图罐  2.3亿成交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2.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南京市博物馆

该梅瓶造型端庄、稳重,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浆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的淋漓尽。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更显错落有致,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被陶瓷界尊称为“中国青花瓷王”、“中国青花第一瓷”,号称10亿都不卖。

3. 元青花“昭君出塞”罐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昭君出塞”图罐此罐腹绘九个人物,七匹乘骑(另外两骑当隐在山石后面)。九个人物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骑在马上,或摇鞭步行。马上驮着弓弢、行囊。观人物相貌、服饰有差别。其中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怀抱琵琶,梳高髻的汉装女子是王昭君,前后各有一胡服女子随行。六名男子中,有的头戴貂冠,髡发驾鹰,着胡服;有的戴毡笠,着汉装。当是迎亲的匈奴使节和汉朝送亲的官员。

与别的元青花大罐不同的是:昭君出塞罐还配有精致的荷叶盖,其价值不可估量。

4. 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罐  广西区博物馆

画面取材于元代尚仲贤的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shuò]》中尉迟恭单鞭救秦王的故事情节。青花采用元代以后逐渐失传的苏勃泥青,将画面的宏大和细微之处完美诠释。绘者将单雄信的凶悍燥急、段志贤的练达沉着、尉迟恭的勇猛騺毅、李世民的从容自若表现得生动准确。

5. 元青花尉迟恭救主图罐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

画面一侧单雄信双手持矛,纵马前冲。另一侧有身着团花锦袍,骑在马上的秦王李世民和手持钢鞭的尉迟恭,两人并辔而行。李世民头微侧转,尉迟恭左手指点,两人似在交谈。尉迟恭身后,一卒双手擎旗。大旗上直书“唐太宗”三字。

6. 元青花“周亚夫屯细柳营”罐  日本安宅美术馆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曾经平定过吴楚叛乱,官封条侯,治军极其严格。在他屯兵细柳营时,马不离鞍,士不卸甲,随时准备战斗。一次,汉景帝路过,想进军营看一看。守门的军士告诉汉景帝,没有周亚夫的命令,不得开门,即使皇帝来访也不例外。汉景帝对周亚夫治军极为赞赏。这个纹饰的典型画面为:一面是周亚夫独坐大帐,旁边站着持剑的军士和打“周亚夫”号旗的士卒;在另一个画面上,汉景帝和随从正被挡在营门外等候开门。

7. “百花亭”青花罐  日本万野美术馆

场景取材于元代无名氏所著杂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合,遂往贺家游宴,与怜怜约为夫妻。半载囊空。会西延边将高邈来洛办军需,欲娶怜怜为妾,鸨母遂逐焕,嫁怜怜于高。怜怜暗与焕私会,赠以路资,劝往西延立功。焕投经略种师道,以军功授西凉节度使。高因娶妾擅用公款致军需缺额,师道拘而询问得实,遂办高之罪,并断怜怜归焕。

8. 元青花“孟月梅写恨锦香亭”罐  2005佳士得4716万港元

2005年在佳士得拍卖会上,台湾王定乾先生以4716万港元拍下“锦香亭罐”,后落户在仙妮蕾德董事长陈得福在美国开设的陈氏博物馆。

取材于元杂剧,故事叙述唐玄宗时一对才子佳人如何相识、战乱分散、战后团聚的情节。画面绘主仆仕女二人在花园中赏花,鲜花盛开,树木葱茏,山石芭蕉树边、“锦香亭”旁侍女指点前面在说着什么,女主人似乎心事重重,怀念失散的心上人。

9. 元青花车象人物纹罐  长武县博物馆旧藏

此青花人物罐虽然1958年入藏,但是一直被鉴定为明代青花罐,2009年才进行披露,不过此罐的青花料发色同以上的青花人物罐还是有差异的,不过绘画风格以及莲瓣纹的排列,还保留着元代的特征,应该为元末明初制品。此罐通体分别绘制青花缠枝花卉、人物故事纹饰。根据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釉料,判定为元末明初烧造,为已面世的又一件元青花人物绘画珍瓷。

10. “三顾茅庐”青花罐  裴格瑟斯基金会藏

三顾茅庐是汉末时期,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在“三顾茅庐罐”上诸葛孔明头系软巾、身穿长袍,盘膝坐在苍松之下,书童双手捧书箧站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树下刘备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关羽和张飞在一边窃窃私语,画中把诸葛亮的高逸潇洒、刘备的求才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焦急烦躁的神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元代高超的绘画技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