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商丘建都的十五个国家详解

商丘是河南省地级市,辖2区、6县、1县级市,商丘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临山东菏泽、济宁。商丘位于中原要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一共有十五个国家在商丘建都,现在进行一一详解。

夏朝: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夏朝都城较多,有阳城、阳翟、斟鄩、商丘、纶城等。其中纶城在今虞城县西。

虞国:大禹接受舜帝禅位后,将帝舜之子商均封于商地,在今河南商丘虞城县,承继舜帝有虞氏之号建立虞国。虞姓源于此。 公元前1875年,姒少康在有虞国国君虞思的帮助下,定都纶城,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葛国:葛国又称葛伯国,夏代诸侯国之一,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宁陵葛伯屯。夏朝前期,皋陶之孙名大廉,被封于葛,在今今商丘宁陵县,建立葛国,封为夏朝方伯,史称葛伯。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迁至亳,在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商汤灭夏后,返回亳都,以商作为国号,建立商朝。

沙随国:西周时宁陵有沙随国,后为宋国所灭。

滑国:滑国是周朝姬姓伯国,建都于滑,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后徙都于费,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公元前627年,滑国被秦国所灭。

戴国:戴国为子姓诸侯国,位置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东偏北处。戴国位于宋国与郑国之间,春秋初期戴国势力较弱,戴国沦为郑国的附庸。公元前713年,蔡国、卫国随从宋国伐郑国,并乘机侵入戴国。郑庄公在戴国围歼了三国之师,又顺便将戴国占为己有,戴国灭亡。

宋国:宋国为子姓公爵国。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040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宋国疆域在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在战国时期成为天下首富之国。宋国具体内容详见: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瓜分了宋国领土。宋国共传三十四君,享国七百五十五年。

陈国: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舜帝的嫡裔妫满,并把长女太姬嫁给他,封地在陈之株野,在今河南柘城,后迁都陈之宛丘,在今河南淮阳。陈国疆域位于今天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以国为氏,称陈氏。遂为陈侯,谥号胡公。陈胡公是胡氏与陈氏的得姓始祖。公元前478年陈湣公被楚惠王所杀,陈国灭亡。陈国共历25世,起延续568年,中间经历过两次亡国和两次复国。

棘国:棘国是由殷商时代永城本地的土著居民建立,其范围主要在永城西部和南部,以浍水两岸为核心,南至涡河流域,北至古睢水,其都城在永城古棘亭遗址处。公元前1045年,棘人参与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随着西周的建立,棘人首领被周武王封侯,建立了棘国,封国都邑和主要势力皆在永城。

西汉梁国: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少子刘胜立为凉王,都睢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公元前168年,刘胜去世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七国之乱时,刘武率兵抵御吴楚联军死守梁都睢阳,拱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的宠爱和梁国地广兵强,欲继汉景帝之位,病死未果,谥号孝王,葬于芒砀山。

东汉初年梁国:刘永是梁郡睢阳人,汉朝宗室,梁孝王刘武八世孙。王莽执政后,刘永失去梁王继承权。更始政权建立后,恢复了刘永梁王爵位,建都睢阳。此后,刘永占据梁国,笼络关东势力,成为割据东方的霸主。更始政权灭亡后,刘永自立为天子,与光武帝刘秀争夺汉朝正统,在汉梁之战中连战连败。公元27年,刘永为部将庆吾所杀,梁国灭亡。

北魏元颢:公元528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元颢在陈庆之率领的七千甲兵护驾下,踏上北归的征程。公元529年,陈庆之一举攻克荥阳、睢阳,元颢在睢阳城南登坛祭天,即位称帝,建元孝基。此后在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支持下,不断攻克北魏城池,击败北魏军队,于当年五月,攻克洛阳,元颢坐领洛阳,改元建武。元颢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三个月后,兵败被杀。

宋朝:靖康之难,金国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公元1127年,赵构从济州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重建宋朝,睢阳成为南宋开国都城。半年之后,为避金兵进攻,以巡幸为名,流亡南方。公元1138年,定都临安府。

金朝:公元1232年,金哀宗放弃汴京,迁都归德府,在今河南商丘,汴京守将崔立降蒙。公元1233年,因归德形势恶化,金哀宗又逃往蔡州,在今河南汝南。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蒙古军约宋将孟拱、江海率军联合围攻蔡州。公元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此时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覆亡。

(0)

相关推荐

  • 齐国灭宋后引起五国伐齐,为什么韩国消灭郑国却没事呢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 ...

  • 古代在四川建都的十五个国家详解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由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地理位置的相对独立性,历来 ...

  • 古代在辽宁建都的十五个国家详解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南濒黄.渤二海,辽东半岛斜插于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呼应: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 辽宁省地势大致 ...

  • 古代在郑州建都的十五个国家详解

    郑州市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中原腹地,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接壤,西南与平顶山接壤.郑州市下辖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 ...

  • 古代在南阳建都的十二个国家详解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市下辖宛城区.卧龙区,邓州市.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社旗县共2区10 ...

  • 古代在北京建都的十六个国家详解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地势险 ...

  • 古代在潍坊建都的十四个国家详解

    潍坊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中部,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潍坊市下辖奎文区.潍城区.寒 ...

  • 古代在甘肃建都的二十五个国家详解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形呈狭长状,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自东向西. ...

  • 春秋时期在山西建都的二十五个国家详解,看看你老家有几个

    唐国:唐国历史极其悠久,从上三代到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存在,只是国君有别,周朝之前的唐国国君为祁姓,初期为帝尧封地,因尧号称陶唐氏,故称唐国,其后代的封国在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此为古唐国.周成王在位时把唐 ...

  • 春秋时期在河北建都的十四个国家详解,看看你老家有几个

    邢国: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邢靖渊)于邢国,是周朝的53个姬姓封国之一,先后传二十世,历五百余年.周初邢地是戎狄频繁活动的地区,西周邢国是太行山以东具有征伐权的元侯之国,肩负着阻止戎人东出太行,骚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