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李世民还可以手握重兵

自武德元年李渊称帝,正式建立唐王朝的时候起,李渊便立李建成为太子,而太子李建成的主要职责则是留守长安,负责长安的一系列事宜,如居守建国、处理军国大事等,因此李建成很少领兵出去打仗。而反观李世民,在李渊称帝时除了被封为秦王外,还担任着军事统帅、率领大军出征的职责,这在客观上为李世民后期壮大扩充实力创造条件。

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指挥了四大战役,分别是:

1、公元618年6月,平定薛举,在浅水源之战击败薛仁杲之后,陇西、陇右划归唐朝版图,这一场战争的主要作用是解除了唐王朝来自西面的威胁,使得李渊能够安心东进。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武德元年七月,薛举寇泾州,太宗率军讨之……将夕,大军继至,四面合围。诘朝,仁杲请降,俘其精兵万余人,男女五万口。”

2、公元620年2月,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州、分州,巩固了唐朝北方部分地区,解除了唐王朝来自北方的威胁。

《新唐书·太宗本纪》载:“宋金刚之陷浍州也,兵锋甚锐……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敬德、相率众来降。”

3、公元621年5月,虎牢关一战,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李世民以三千五百人的骑兵击溃窦建德十万大军,一举歼灭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割据势力,使得华北大部分地区并入唐朝,同时李世民派遣其手下官员对各地方进行管理。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九月,太宗以五百骑兵先观战地,卒与世充万余人相遇,会战,复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

4、公元622年正月,大破窦建德残部刘黑闼和山东徐圆朗,收复山东。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未几,窦建德旧将刘黑闼举兵反、据洺州……太宗亲率精骑,击其马军,破之……时徐圆朗组兵徐、兖,太宗回师讨平之,于是河、济、江、淮诸郡邑皆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渊称帝前,其所统治的地区仅限于关中、晋阳以及晋阳以南的部分地区,从当时豪杰并起的时代背景来看,同很多人一样,李渊只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势力范围极其狭小。

但李渊与其他诸侯相比,心中的理想更为远大,为了消灭各地割据政权,一统天下,李渊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不负众望,亲自带领指挥的这四场战争,使得李唐王朝基本上平定了北方的割据势力,完全统一了北方。在此过程中,李世民经常率军出征,一步步地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在统一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李渊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四大战役胜利不仅在李渊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增添了李世民的个人魅力,李世民在战争过程中卓越的军事才能,获得了大多数将领士兵的认可。基于此,李世民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一边消灭割据势力,一边放手网罗人才,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使得李世民玄武门事变之前,其实力已经非常强大,对李建成的太子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

李世民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唐王朝所有军队的最终掌握权和最高指挥权虽然掌握在李渊手中,但李世民在很多战争中俘虏和招降的大批军队,对于这些人,李世民宽厚处之,仁慈待之,使得这些人对李世民感恩戴德,成了李世民及其整个集团所拥有和掌握的军队,也就是说,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不会效忠李渊,但绝对会效忠李世民。

如在击败薛仁杲之后,李世民获得其精兵数万人,男女五万余口;尉迟敬德归顺李世民后,为其带来了八千余部众,李世民随即将其任命为右一府统军,这八千余名士兵自然归李世民指挥和统领;征讨王世充时,李世民又俘虏王世充手下大将陈智略,获得六千余名士兵。这些人的加入,使得李世民集团的实力更加强大。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当李世民班师回朝,到达长安之时,李渊亲自迎接,李世民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他的身后则跟着李勣等二十五位著名将领,这二十五位将领的身后,跟着铁骑万匹,士兵三万余人。而这些人虽然在名义上属于唐王朝,属于李渊,但实际指挥上,这些人更倾向于李世民及其整个集团。

另外,李世民新征服的地区虽然名义上也属中央管辖,但各地方的实际管理者基本上出自李世民集团或李世民的亲自任命,如李世民在攻克洛阳后,以张公瑾署理洛阳一切大小事物,并统辖管理关东,投桃报李,后来张公瑾在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立下了大功,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因此,李世民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军事上的实力,也通过任命地方官员这种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得李世民及其集团牢牢控制了地方的行政大权,在李世民所征服的地区,若干州县看似归唐王朝所有,但这些地方的实际控制权缺被李世民集团所掌控。

总体而言,李世民实力的扩充过程大致如下:李世民和李渊谋划晋阳起兵时,其展露的政治天分已经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追随,如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进攻长安的过程中,李世民又收拢了若干文臣武将;受封秦王后,李世民的政治集团已经初具规模;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集团的实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此后,为了进一步表彰李世民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的不世功勋,李渊又加封李世民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天策上将等,几乎就差将皇位传给李世民了,并且给了李世民独立开府、独立设立官员的权力。完成这一切后,李世民的实力几乎已经可以与太子李建成相提并论,强大的政治实力以及军事实力,而且在民众中的威望很高,而反观此时的李建成,因为长时间留守长安,很少出去带兵打仗,没有为自己积累过高的军事和政治威望,这也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结语

李世民之所以手握重兵,是李世民在为唐王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打出来的,他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个人才能,为其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和军事资本,在唐朝众多文臣武将的心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从而获得了大多数的追随者。因此,综上所述,李世民之所以手握重兵,与当时客观形势是分不开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