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出葱白粗长,优质又高产的大葱

大葱是我们最常见而又常用到的佐料之一,又是大家十分喜爱的蔬菜作物。大葱相对其他作物来说,比较好种植,大葱耐旱不耐涝,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叫“栽不死的葱”,可见大葱容易栽植的程度有多好,于是有不少的朋友,在自家庭院,菜园,甚至在阳台上等都种植一些大葱。虽说种植大葱比较简单,但有的朋友种植的大葱生长慢,甚至越长越小,葱叶发黄,到收获的时候从葱白短,产量更不用说了,低的很可怜,出现这种现象,与种植大葱时候的管理方法,有一定的关系,在栽植大葱的时候,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我总结的几点经验,分享给大家,不知大家是否认可?如果有不一样的想法,可以在评论区回复让大家来进行讨论,看哪种方法最好,我总结的方法只是抛砖引玉。

1,栽植的葱苗不能过小,太小的葱苗虽然也能够栽活,但植株的营养体太小,缓苗之后也生长得慢,最好选择葱白直径一公分粗左右,具有40~50公分左右高的较壮葱苗。这样的葱苗,栽植后,缓苗时间短,很快就进入到正常的生长。

2,小心起苗,保护根系,大葱虽说具有“栽不死”的说法,但保护幼苗的根系尽量少受伤害,对大葱尽早的缓苗很有好处。有不少的朋友在对大葱起苗的时候,不用不上水直接用手拔,这样对大葱的根系伤害最大,如果自家育苗,自家移栽,尽量不要选择直接用手生拔硬拽的方法起苗。这对大葱起苗的时候,先是用水湿润苗圃,也可,头一天晚上上水,第2天进行移栽,如果采取当天上水当天起苗的话,可上小水,土壤有3~5公分的水渗透,稍加凉一下,就可直接用手拔,拔的手法应轻柔,不要手握太紧,避免出现“捏劈”影响大葱苗的生长。在对大葱苗,起苗的头一天,进行整株喷洒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芸苔素内酯+1000倍液噻唑酮,作为“安家肥”。

2,分类,看着大葱苗,大小差不多的分为一类,在一个苗床之上,葱苗不可能都生长的粗细,大小都一样,首先,在拔苗的时候就要把有病虫害的葱苗剔除出来,较细小柔弱的葱苗漏掉不拔,将大葱苗高50公分以上,葱白直径一公分左右,分为一类苗,40~50公分高之间的,葱白直径0.7公分左右,分为二类苗,40公分高之下的,葱白直径0.5公分左右,分为三类苗。把同一类别的大葱苗栽种在一起,这样在施肥,培土,喷洒农药等方面便于统一管理。

3,断叶促缓苗,正生长得好好的菜苗,如果硬生生的拔下来,根系受到了损伤,必然会吸收的水分减少,而地上部的叶子并没有因为断根而减少蒸腾,还是照样在阳光的照射下继续进行光合作用,蒸腾水分,时间一长,根系吸收的水分根本不够用,这样大量的营养会用来维持葱苗的生长点,于是叶子不得不发黄枯萎,出现缓苗慢,为了减小水分的蒸腾,提前把叶子进行裁断,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葱苗的葱白留住,上面的叶片短截30%左右,心叶不要截断,处理完大葱苗子之后,马上进行栽植,在栽植苗子的时候,气温一般较高,没有摘完的苗子,不要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4,注意栽植深度,种植老经验有话说“浅种蒜,深栽葱”就是这个道理,葱栽得深一些,能得到较长的葱白,开沟之后,将葱苗栽植在沟内,初次埋土不可过深,到达叶鞘下部即可,以后随着大葱的生长,进行不断地覆土,及时的覆土不但能防止大葱倒伏,更重要的是能增加葱白的长度,提高大葱的质量。定植大葱完成之后,浇一遍定植水,可浇透,水完全下渗之后,上面覆盖一层土保墒,很快,大葱苗就会度过缓苗期,进入到正常的生长。需注意,在雨季到来之前,葱的定植沟应填平,并稍高出地面一些,预防暴风雨带来的水涝灾害,减轻因水涝出现,而造成根腐病的发生。

5,栽植密度,葱白较大的大型葱,可采用等行距,沟距80~100公分,每亩地栽植19,000株左右,葱白较小的葱品种栽植密度可适当增加,每亩地保苗21,000株左右,等行距70公分,或者是大小行株距5公分左右。

6,底肥与追肥,底肥最好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5方左右,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型45%氮磷钾控释肥40公斤左右,大豆饼每亩地100公斤,底肥在种植的时候,施足非常重要,之后,每次培土都要结合进行施肥,追肥应掌握少量多次进行。

7,浇水,大葱苗期浇水不要太多,太频繁,适当的保持干旱,有利于大葱生出更多的根,一般应视干旱情况,三周浇水一次,到了大葱生长的中后期,此时天气凉爽,大葱生长加速,可每间隔7~10天浇水一次,来满足大葱的水分需求。停止浇水的时间应该掌握在,收获大葱前两周左右,这样更有利于大葱的优质高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