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圣经方|久咳不愈 快用经方——经方治疗咳嗽临床验案举隅 【转载】

仲圣经方|久咳不愈 快用经方——经方治疗咳嗽临床验案举隅

(2017-03-01 13:03:26)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仲圣经方|久咳不愈 快用经方——经方治疗咳嗽临床验案举隅

【发烧咳嗽、胸闷有粘痰】患者:杨某 性别:女 年龄:30岁 初诊日期:2016年12月22日 患者自诉:本人在东北医院检查肺炎,输液八天后,随家人从东北回到河南老家,来到门诊希望继续输头孢、炎琥宁等药来继续治疗肺炎。与病人沟通,言说已输液八天,最好用中药来治疗,对身体影响小点儿,病人欣然接受。 症状:病人东北发烧后引起咳嗽,医院DR检查确诊为肺炎,现症状咳嗽减轻,感觉咽部有少量粘痰,胸闷,右胁肋串疼难受,食欲正常,病人说心里好急躁,易发脾气,不爱帅哥爱生气。两手脉象弦细,舌苔薄白。处方:柔肝合剂 方组:制附片15克 柴胡15克 枳实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茯苓15克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5克 生大黄15克 细辛10克 龙骨45克 牡蛎45克 生姜45克(切片)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治疗效果:服完中药三剂,感觉效果特佳;12月26日再取三剂,后询问,病人诉已愈。 (河南·禄军涛医生)【感冒咳嗽、夜间加重】患者:张某 高二学生性别:女年龄:16岁 初诊日期:2017年1月13日患者自诉:在学校感冒低热流涕咳嗽月余,输液一周后,还是流涕咳嗽,一直服用西药月余,因长时间服药引起胃部疼痛难受来诊。 症状:身冷恶寒,头疼不适,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夜间咳嗽加重,胃部隐隐作痛,饮食可,大小便正常。脉象浮弱。处方:小青龙汤加味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15克 麻黄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干姜15克 细辛15克 五味子15克 半夏15克 生姜25克(切片)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治疗效果:第二天她妈妈打电话说因学生上学要送药不方便,就嘱咐其一剂药分早晚两次喝,她母亲高兴地说一剂喝完,胃舒服了,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大减。后电话随访,其母说三付中药喝完病已好。相关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河南·禄军涛医生)【刺激性咳嗽 浑身出虚汗】患者:女年龄:37岁初诊日期:2017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主诉:刺激性咳嗽一个多月,医院诊断为变异性哮喘。经过输液、肌注、口服西药消炎、止咳等治疗,仍咳嗽,严重时整夜连续刺激性咳嗽,严重影响饮食和睡眠,病人痛苦不堪。诊断:不停地连声咳嗽,咳的浑身出虚汗,大小便尚可,听诊两肺无啰音、无哮鸣音。两脉浮数,舌苔白腻。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方组:桂枝45g 白芍45g 炙甘草30g 厚朴30g杏仁15g  生姜45g(切)大枣12枚(撕)制附片15g剂量: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复诊:1月27日(年三十)来诉,两剂药服完,咳嗽大减,要求再拿三剂。治疗效果:1月31号大年初三来诊,高兴地说:“我真成你的铁杆粉丝了,大过年也得找你给我开中药,现在仅仅轻微咳嗽,再拿三剂了底。”临床感悟:经方魅力以及神奇的疗效,真正让你拥有铁杆粉丝的永远是疗效。(河南·禄军涛医生)【反复高烧 咳嗽黄痰】患者:潘某 性别:女 年龄:七岁 初诊日期:2017年1月6日 症状:高烧39.5摄氏度,因家人排斥中药,吃西药退烧药后,服药即退,过2、3小时后高烧复来,反复发作,伴有咳嗽频作,痰黄而粘,食谷不香、烦躁、便秘。舌淡苔厚腻,脉浮数。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方组:桂枝45g 赤芍45g 炙甘草30g生姜45g(切)大枣12个(撕)厚朴30g 杏仁20个 剂量:一剂 (水煎服)煎服方法:水开后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饭后温服。 治疗效果:一剂服后烧退,咳嗽只有晚上睡前微咳,家属前来拿第二剂加以巩固,服药后放屁多,大便通,烧即退。(新加坡·李华蓉医生)  【小儿发热咳嗽】患者:田某性别:女年龄:3岁4个月初诊日期:2016-11-23主诉:发热、咳嗽2天。现病史:平素有咳嗽史,2天前外出玩后出现发热,体温39.5°C,咳嗽,服退热药后降至38.7°C,就诊儿科测肺炎支原体总抗体(1:1280)/凝集法(MP) +,建议口服阿奇霉素等治疗,其母因人介绍而来治。症见:发热、神疲(其母亲诉一发热就想睡觉),体温38.5°C(贴退热贴),咳嗽不甚,流涕,平素腹胀,有遗尿史。指纹风关色淡,舌质淡红,苔稍腻。辨证:少阴病挟积滞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组:麻黄10克 熟附子10克  细辛10克 炙甘草10克  厚朴10克 杏仁10克 剂量:2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煎服法:用水800ml,煎取300ml,分温三次服,一小时服一次,勿用西药退热药。结果:服药一次后,微汗出,体温38°C,服一剂后,入睡,有鼾声,晨起烧退。嘱再剂时可每三~四小时服一次。2017年1月23日因食多感凉来诊,问及上次,诉药后咳消热退至今身体尚可。(广东·魏文著医生)【咳嗽痰喘】患者:陶某性别:男年龄:6岁初诊日期:2016年5月2日主诉:咳嗽痰喘1天现病史:1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喉内有痰声,夜间明显,伴咳痰,痰色黄白,汗出,无发热。大便较硬。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数滑。听诊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既往史:平素体差,易发咳喘,需服酮替酚、消炎止喘等,亦间断服化痰止咳中药,需近月方愈,近几年每年常发作3、4次。诊断:咳喘,太阳太阴合病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方组:桂枝30g 白芍30g 炙甘草20g大枣6枚(撕开)厚朴20g 杏仁20g 生旱半夏15g 黄芩15g(打碎) 紫菀15g 干姜10g 五味子10g 枳壳10g桔梗10g 生姜30g(切片)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用水1000ml,大火煮开,再煮30分钟,取汁450ml,分三次温服。二诊:2016年5月4日咳喘减,听诊哮鸣音亦减,咳痰白,大便一日一次变软。舌质淡,苔腻减,脉数少力,右脉寸稍浮。守前方去黄芩加茯苓20g,三剂,服法同前。三诊:2016年5月7日喘消,间咳,晨起有白痰,见风吹空调有打喷嚏流涕,汗出,面白,舌质淡,苔薄腻,脉滑少力,大便可。二诊方加熟附子10g、薏苡仁30g,三剂,煎服法同前。四诊:2016年5月11日无咳喘,汗出减少,面白好转,舌质淡,苔薄,脉缓滑,大便正常。三诊方去薏苡仁加党参20g,三剂,煎服法同前。五诊:2016年5月15日诸症消,纳食眠等正常,予前方加减,3剂巩固,嘱避免冷饮等。方组:桂枝15g 白芍15g 炙甘草10g大枣6枚(撕开) 生姜15g 厚朴10g 杏仁10g 生旱半夏15g 茯苓15g(打碎) 枳壳10g 白术20g 党参20g干姜10g 五味子10g 熟附子10g剂量:三剂煎服方法:用水1000ml,大火煮开,再煮30分钟,取汁400ml,分三次温服。随访:再无不适。(广东·魏文著医生)【咳嗽 流涕 咽痛】患者:蒋某性别:女年龄:4岁初诊日期:2016年9月8日主诉:咳嗽、流涕、痰少,两天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流涕、少痰、咽痛,日夜咳个不停。晚上无法入睡,家属要求输液治疗,体温正常,无口渴,饮食一般,大小便可。舌质淡、苔薄水滑。辨证:外感寒邪,内停水饮。处方:小青龙汤加味方药:桂枝15克 麻黄15克 干姜15克 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 细辛15克 半夏15克 五味子15克 制附片15克剂量: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凉水浸泡30分钟,水开煮30分钟,分多次一天饭后热服。禁忌:忌冷饮、辛辣、绿豆制品二诊:2016年9月9日患儿服完一剂中药后,咳嗽大有好转,好了80%。家属非常欣慰,效不更方,再服一剂,巩固疗效。临床感悟:患者这么严重的感冒咳嗽,二剂中药就好了,其两岁的弟弟,犯类似感冒咳嗽,同时服药也痊愈,以前这样的感冒咳嗽要输液3-5天才能好,经方的神奇,真不可思议。(湖南·方绍加医生)【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蒋某性别:男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16年3月1日主诉:咳嗽气喘,咳吐大量白色粘稠痰,活动后加剧。患者曾在县级医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刻诊:咳嗽、气喘、咳吐白色粘稠痰量多,不能平卧,活动时加剧,畏寒,怕冷,时而汗出,平时六月热天常戴帽子,穿棉衣,手脚凉,精神饮食还可,大便溏小便多,夜尿三次,下肢肿。舌质淡,苔白水滑,脉浮而无力。处方:小青龙汤加减方药:桂枝30克 干姜30克 白芍30克 炙甘草30克细辛30克 制半夏30克 五味子30克 茯苓45克 杏仁20克 制附片15克煎服方法:凉水浸泡30分钟,水开煮40分钟,分三次一天饭后热服。剂量:五剂禁忌:忌冷饮、辛辣、绿豆制品。二诊:2016年3月7日患者经服药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咳嗽气喘减轻,能平卧,痰少了,畏寒,效不更方,原方继续吃,一天一剂。三诊:2016年4月20日患者经一个多月的治疗,病情大有好转,稳定,病人高兴说:“这中药管用,只是难吃,比以前打针输液好多了,停了药也没复发,但还是畏寒、怕冷、手足凉,这个毛病没解决。处方:真武汤加味方药:制附片30克 白芍45克 茯苓45克生白术30克 干姜15克 细辛15克 五味30克 生姜45克(切)煎服方法:冷水浸泡30分钟,水开煮40分钟,分三次一天饭后热服。剂量:五剂禁忌:忌冷饮、辛辣、绿豆制品。临床感悟: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前后后换了几个方,如:小青龙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加味等,通过近半年的治疗,二十多年的咳喘病顽疾好了,停药也没有复发。真心感谢恩师涂老师。感谢仲景中医文化传播平台的工作人员的临床指导。(湖南·方绍加医生)【咳嗽白痰】患者:安某性别:女年龄:44岁初诊日期:2015年3月14日自诉:咳嗽三天,3天前吃咸腊肉后口干,口渴饮水管凉水数次,有因上班劳作出汗较多,下午开始咳嗽,输液一天无效,来诊加重一天有白痰,饮食大小便无异常,睡眠一般。查:舌淡,胖大,边齿痕,苔薄白,脉沉弱。辨:饮凉水伤脾肾阳虚所致水饮,于温脾肾,散寒化饮。处方:真武汤加味方组:制附片30克 茯苓45克 白芍45克 生姜45克白术30克 干姜15克 五味子30克 细辛15克剂量:四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以上八味,以四大碗水煮,水开后煮30分钟,剩一碗半,去滓,温服,一次服用半碗,日服三次。效果:电话回访,咳嗽已痊愈。按:《伤寒论》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己,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河南·禄军涛医生)  【支原体感染】患者:李某 娄底人性别:女年龄:40岁初诊日期:2015年2月9日自诉:反复咳嗽一月余,外院治疗无效。昨天在中心医院化验为支原体感染。因快过年了,患者拒绝静脉输液,要求中药治疗。查:体温36度8,咽红,肺部有湿啰音。晨起咳嗽厉害,白天稍好,无痰。舌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支原体肺炎(风寒犯肺)处方:真武汤加味方组:生姜3包,白勺3包,茯苓3包,白朮2包,五味子3包,干姜1包,细辛1包,制附子1包。(由于使用的是配方颗粒只能按照原方中的比例使用剂量)剂量:五剂煎服方法及效果跟踪:上药一剂八味全部撕开到入玻璃杯中,加滚开水400毫升搅匀,加盖静泡20分钟,分两次温服。效果:第一、二天暂不明显,第四天完全不咳,第五天痊愈。随访至今一直没有再咳。(湖南·艾青松医生)【久咳气喘】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83岁初诊日期:2015年1月21日自诉:咳嗽一年余,动则喘促,咳白痰,咳即汗出,夜尿两到三次,食少乏力,眠差。大便溏,一日两次。查:舌淡红,边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辨:为肾肺阳虚以致水饮上泛,予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处方:真武汤加味方组:制附片30克 茯苓45克 白芍45克白术30克干姜15克 五味子45克 细辛15克 生姜45g(切片为药引)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以上八味,以五大碗水煮,水开后煮45分钟,剩一碗半,去渣,温服,一次服用半碗,一日服三次。忌:生冷之物二诊:2015年1月28日,己能轻度活动自理,咳嗽已大减,咳嗽也再无汗出,晚上夜尿仅一次。大便已正常,一日一次。随即再调原方十剂。2015年2月15日:病人家属特来感谢告知诸证均除,已停药。按:《伤寒论》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己,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山东·刘世尊医生)  【心悸咳嗽】患者:某女年龄:38岁初诊日期:2016年5月23日心悸一周来诊,每到下午2-3点最明显,心悸时就想咳嗽,口干,多梦,怕冷,乏力。有慢性鼻炎和鼻甲肥大,月经正常,食欲、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边齿痕,脉沉细。处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制附片方组:桂枝45g 炙甘草30g  龙骨45g    牡蛎45g 白芍45g  制附片30g(先煎)   生姜45g(切)大枣12枚(撕)   剂量: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饭后分三次温服,忌绿豆制品。二诊:2016年5月31日口干减轻,夜梦减少,但心悸就咳,有少量白痰,乏力,后背沉。处方:真武汤加味方组:茯苓45g  白芍45g  生姜45g(切)   白术30g  制附片15g 干姜15g   细辛15g  五味子30g剂量: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饭后分三次温服,忌绿豆制品。三诊:2016年6月11日心悸消失,咳嗽除,唯感双下肢酸困乏力。处方:补肾合剂7剂随访:诸症消除,人精神多了。(河北`王东波医生)  【久咳不愈】患者:庄某性别:女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15年4月23日反复干咳1年多夜间加重半个月来诊。1年前因过度劳累流汗过多而致着凉感冒,曾服很多止咳感冒药无效。并在某医院拍胸片提示"支气管炎"而入住院治疗10天,好转后要求出院。现病情又复发。饮食正常,头、面部及背部出汗多,小便量少,大便比较干。薄白苔,脉沉细无力。考虑咳嗽已久的特点应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由于肾中阴阳俱虚而致汗多。处方:真武汤加减方组:制附片15g 茯苓45g 生白术30g生姜45g 生白芍45g 五味子30g 干姜15g 细辛15g剂量:七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煎服方法:用1500亳升冷水将中药浸泡30分钟,用大火煮沸,然后调小火再煮20分钟即可,去除药渣将此药量分成三次饭后温服。嘱:忌緑豆 绿豆芽及辛辣 冰冻制品。效果:七剂以后电话随访,已痊愈。(福建·陈阿亮医生)  【腰痛咳嗽】患者:袁某 性别:女 年龄:37岁 初诊日期:2016年1月30日人流术后(已36天)腰痛,白带夹有红色,咳嗽,自己要求输液消炎。我给输液三天,但没效。患者感觉腰部胀痛厉害,咳嗽未减轻,当时我劝她试试中药,她同意了(当时B超提示盆腔积液)。舌红苔厚,双尺脉虚。处方:真武汤加味方组:制附片15g 茯苓45g 白术30g 白芍45g生姜45g(切)五味子15g  细辛15g 干姜15g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饭后热服。复诊:第二天电话回访,腰痛减轻了,咳嗽也减轻了。治疗效果:三付药后感觉咽部还有点痒,其余症状基本都已好转,继续给予上方三剂,诸证消除。西医没法儿的时候,中医大大的好,感谢经方,感谢为经方传承付出的所有老师。(湖南·钟风吹医生)【胸闷干咳】患者:曲某性别:女年龄:43岁初诊时间:2016年5月4日干咳两个月,时有少量清痰,夜间无咳,无咽痒,刺激颈部时即有咳嗽,胸闷,饮食可,二便自调。平素怕风怕冷,易出汗,精神紧张时全身汗出,汗出而手凉。腹部不能着凉,不能坐凉地。有甲减病史5年,子宫肌瘤3年,身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舌体瘦,脉沉细。处方:真武汤加减组方:生姜45克 白芍45克 茯苓45克 白术30克制附片30克 五味子45克 干姜15克 细辛15克剂量:7剂 (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冷水泡透,水开煮半小时,分三次量服二诊:2016年5月12日干咳好转,只有在说话多时偶咳几声,无痰,汗出减少。效不更方,再用上方10剂,后继造访,病人一切正常。相关条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歌诀: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河北·陈振须医生)  【干咳伴出汗10余年】患者: 杨某性别:女年龄:23岁就诊日期:2015年4月17日主诉:干咳伴出汗10余年查体:形体消廋,神疲,面色发白;纳差,口苦;夜间咳甚,咳则汗出不止;大便时溏时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咳嗽● 肺阴亏耗治法:温阳镇水,调畅气机处方:四逆散合真武汤加味方组:制附片15克  柴胡15克    生枳实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党参15克      生白术15克  干姜15克    茯苓15克      寇仁15克    砂仁15克    细辛15克      五味子15克剂量:7剂煎服方法:水煎,一日一剂,水开煮20分钟,分3次饭后热服。治疗效果:2015年4月24日,电话回访,无咳嗽出汗症状。感悟:仲景之经方, 精简效著,功专力宏!条文:《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四逆散方歌】枳甘柴芍数相均,热厥能回察所因,自饮和匀方寸匕,阴阳顺接用斯神。咳加五味与干姜,五分平行为正路,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温酸收两相顾;悸者桂枝五分加,补养心虚为独步;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此方为法度;腹中痛者里气寒,炮附一枚加勿误;泄利下重阳郁求,薤白三升水煮具;水用五升取三升,去薤纳散寸匕数;再煮一升有半成,分温两服法可悟。 【真武汤方歌】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咳加五味要半升,干姜细辛一两具;小便若利恐耗津.须去茯苓肾始固;下利去芍加干姜,二两温中能守住;若呕去附加生姜,足前须到半斤数。(湖北·张永锋医生)【咳嗽发热不退】患者:某男年龄:31岁初诊日期:2016年2月7日主诉:受寒五天,鼻塞,流涕稍黄,咳嗽痰少咽痛,恶风怕冷。曾打五天点滴,用美林退热发汗,汗出不解,发热38.1度,咳嗽头痛无法入眠,晚上出汗。脉数滑,苔白腻。诊断:外感风邪。表邪化热,束于肺部,肺失宣降,故见咳嗽、气喘、发热不退。治法:宣肺解表,止咳平喘。用方:麻杏石甘汤加味方组:生麻黄30g 蔓荆子10g  杏仁30g 炙甘草20g  石膏30g剂量:一剂(水煎服)服用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治疗效果:一剂见效热退,鼻塞、咳喘、发热,全部消失。条文:《伤寒论》63条,“发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浙江·薛继余医生)【多年哮喘】患者:王某性别:男年龄:72岁初诊:2014年4月5日哮喘70年,近20年哮喘发作频繁(2岁时因出荨麻疹时没有很好的治疗留下的病根),每次发作1月不愈,哮喘气促,15年前曾患肺结核治愈,夜间加重,不能平卧,需用西药喷药稍缓解,有痰难咯,手足冷,患者总觉得低热(36.8-37摄氏度),晨起有白痰,眠差,不渴,平素无心悸,面色黄黑,消瘦,唇暗,脉紧无力。辨证:正气虚,外感风寒,水停心下。处方:小青龙汤加减方组: 制附子15g 桂枝45g  赤芍45g 杏仁20g  干姜45g 细辛45g 制半夏45g  五味子45g 炙甘草45g煎服方法:以水三碗水开后小火煮25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治疗效果:上药一剂后,哮喘减半,三剂后哮喘止。后续治疗:后改用金匮肾气丸巩固3个月。一年多来,哮喘没有再大发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