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免疫所郭晓欢课题组发现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物促进抗肿瘤药物疗效的新机制
相关推荐
-
可对抗1型糖尿病的药用食物
可对抗1型糖尿病的药用食物
-
科研 | Nat. Commun.: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肠道菌群或抑制外周免疫
编译:微科盟北越城主,编辑:微科盟Tracy.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前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调节肝细胞癌(HCC)的免疫反应.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来表征 ...
-
IBD患者肠道微生物代谢与抗肿瘤坏死因子的疗效关系初探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院 消化内科 田力 方宁 本期导读 抗肿瘤坏死因子是IBD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存在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的情况,其具体机制不清,目前暂未有对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临床预测指 ...
-
神奇的肠道 | 杀死有害菌、保护共生菌,调节人体免疫
神奇的肠道--杀死有害菌,保护共生菌 人体肠道内居住着多达百万亿的细菌"居民",仅仅一"墙"之隔就是富含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肠道固有层,而这道"墙& ...
-
科普 I 肠道微生物对肿瘤发生发展及化疗药物的影响
JP KYOWA 日本协和制造株式会社 前言:肠道微生物和其代谢物质的作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7年宣布正式启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经过十年的发展,人类相关微生物组的研究已 ...
-
陈根:肠道微生物,肿瘤治疗的另一希望地
文/陈根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介入.射频等癌症治疗方式不断涌现,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肿瘤的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创新治疗方式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 ...
-
综述 | J. Immunother. Cancer:微生物组衍生代谢组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应答的潜在预测因子
编译:依然,编辑:Tracy.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检查点封锁的癌症免疫疗法已经成为许多癌症类型的标准护理治疗,尽管如此,仍然缺乏强有力的生物标记预测物.最佳宿主微生物群还没有被具 ...
-
综述 | Cell Metab:肠道菌群为免疫代谢服务
编译:小范儿,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功能有关.调节免疫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对于维持体内平衡和免疫发病机制至关重要.新兴数据表明,肠道菌群是免疫代谢的 ...
-
人体肠道色氨酸代谢
人体肠道 色氨酸代谢 作者简介 李苏宜 MD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色氨酸是22个标准氨基酸之一,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只有L-立体异构体色氨酸有构造或酶活蛋白质的作用, ...
-
肠道重要基石菌属——拟杆菌属
拟杆菌属(bacteroides)--重要的基石菌属,存在于人类肠道中,它们与人类具有共生关系.它们有助于分解食物并产生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然而,当拟杆菌进入到除胃肠区域以外的身体部位,可引起或加剧 ...
-
综述 | Trends in Immunology:感染期间宿主-微生物群-病原体的代谢相互作用
编译:莫莫,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宿主-微生物群-病原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代谢过程对宿主在感染过程中的存活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明确这三个参与者的代谢需求.它们获取营 ...
-
Nature子刊:100万亿肠道细菌打破CAR-T实体瘤魔咒
来源:生物探索 2021-07-14 18:10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据估计,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的细菌数目高达100万亿,因此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近年来,高 ...
-
Gastroenterology特别关注:美国益生产品使用量20年增3倍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802期日报. 美国人使用益生产品增加 Gastroenterology[IF:17.373] ① 基于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发现,从1999年到2018年,美国人的非食品益 ...
-
Nat Commun:新发现!肠道菌群或能产生新型的抗肿瘤制剂!
微生物组是人类肠道中大量细菌的集合,据统计,每个人的消化道内携带有大概100万亿个细菌细胞,分属几千个物种,这些细菌参与到了机体慢性炎性肠病.糖尿病.肥胖.诸如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等神经性疾病等多种疾 ...
-
综述| ANNU REV PATHOL-MECH:微生物对人体代谢的贡献: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编译:东莨菪碱,编辑:谢衣.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人体胃肠道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利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在厌氧环境中获取能量.在分解饮食和宿主来源物质的过程中,肠道菌群会产生多种 ...
-
揭开肠道菌抗肿瘤的机制: 微生物短链脂肪酸调节 CD8 + T 细胞反应并改善癌症的过继免疫疗法 | 生物360
人类肠道中大量的细菌--被认为与慢性炎症肠道疾病的发展有关,引发糖尿病,导致肥胖,甚至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氏症都可能有其原因,更不用说抑郁症和孤独症了.据估计,每个人的消化道中大约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