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元宝(268):牡丹、芙蕖和别人家孩子

生活中,我们经常评价一人或被他人评价,有时也会被作为一个参照出现在对比评价中。今天我就想说一说这个对比评价。这种方式虽然确实可以突出被评价者的特点,使评价更加有力,但这不一定是正确的评价方式。
说到对比评价,先从刘禹锡《赏牡丹》说起吧。这首诗为了突出“唯有牡丹真国色”,先踩了“庭前芍药妖无格,又踩了一脚“池上芙蕖净少情”。当下流行的“别人家的孩子”,仔细想想也是这样。只不过是反过来,通过抬“别人家的孩子”来使劲踩“自己家的孩子”……那么,评价一个人一定要对比另一个人,必须用”顶一个,踩一个”的方式,搞得一个人莫名躺枪吗?
其实完全不必如此,说A好不代表B就不好了,妹妹好也不意味着哥哥就不好了。如果我们把人理解成“一维”的,也就是“非黑即白”的话,那确实是A好了就意味着B不好。但是,人有太多的方面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面上表现大不相同。我爸是个博士,在他的经济地理学专业上,他现在绝对比我强,但在我擅长的计算机方面,我就比我爸厉害。所以,对整个人进行评价,本来就是不严谨的,更何况“顶一个,踩一个”。但是,这种对比评价的方式不但被经常使用,有时甚至被我们所默认,尤其是在一些特定场合,说一个人好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对另一个人不好的旁敲侧击。那么,我们明知道”顶一个,踩一个”的评价方式不严谨,为什么还总是这样做。
我认为,第一,对比确实能够突出你的评价对象,让这个人看上去“非常好”或“特别坏”,以此强化对被评价者的印象。第二,我们如果不去深入思考分析,在逻辑上就完全是“非黑即白”,这样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去语言评价一个人,更容易让被评价者或第三人快速理解。但是这样,那个被拿来参照的人可能莫名其妙地被别人翻出来,成了另一个人的“垫脚石”。所以,我认为“抬一个,踩一个”的评价方式是非常不道义的。
对此,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评价对事不对人。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最终都是对这个人所做的某一件事的评价。事情是独立的,我们顶多把这件事情扩展到这个人对应的一方面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严谨的,没有伤害的,也正是我所认为的评价人的正确方式。

作者简介:金元宝,男,2007年10月生,七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公号创建者,周五专栏小作者。自2016年3月25日起,每周一篇,纪录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