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黑龙江 《高高烟筒山 弯弯嘟噜河 系列散文 之七 血书请战》 作者:王立坚 主播:心路丝语

作者:王立坚

主播:心路丝语

编辑:小鹿

高高烟筒山

弯弯嘟噜河

系列散文

之七

血书请战

哥哥让我学一技之长,我挂记在心上,等待着机会出现。

听说陈小光被木匠李师傅收了徒弟,提到木匠自然会想到鲁班,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手艺活呀!我也想当木匠学一门技术,就去找李师傅,结果李师傅说我身体瘦弱不适合干木匠活,碰了一鼻子灰垂头丧气地往回走,一路上瞎琢磨开了,当木匠的人脑瓜子灵活,个个多才多艺,李师傅不学自通会吹长萧,队里的人都夸他能把烟筒山嘟噜河吹哭了,陈小光聪明帅气自学成才会吹短笛,知青都夸他能把烟筒山嘟噜河吹乐了,这师徒二人珠联璧合天赐良缘,我自认不如,直奔小卖部买盒烟解愁。

迎面碰上劳继,他举着流血的中指说:你干啥去了,苏修和中国在珍宝岛开战了,上边来了通知,要调一批人支援前线,报名去的人都用血书在请战书上签名,你看我这手指头咬了一口流血不止,我签完名就去找你,正好碰上了,你要想报名参加干脆我替你把名写上,你就别咬手指头了。"我下意识的点点头,跟着劳继跑进队会议室,劳继真不含糊,从冒血的中指又用力挤出更多的血,在末尾签上了我的名。队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大家都在谈论战事。经队里研究,我们这二十多人用血书签名要求支前的男知青被批准了,我们这些即将上战场的知青,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东西好准备,思想准备就难了,上前线子弹可没长眼睛,随时有牺牲的可能,于是我们每人都给家里写了遗书,豪言壮语写了决心和绝别的话,委托给没去的知青,万一牺牲了好寄回家。一九六九年三月,初春的北大荒冰雪和寒冷不肯退却,我们仍穿着冬装,背起行李登上了来接我们的绿色解放车,我站在汽车上,扫视前来送行的人群,眼里滚动着泪花,终于找到了高挑、白皙、漂亮的辛红,目光定格在她的脸上,用力地向她挥手,在心里说:"再见吧亲爱的战友,如果我能活着回来,一定向你表白……汽车开动了,我们高唱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歌,直到看不见送行的人们,转过身,迎着寒冷的春风,奔赴未知的战场。

    汽车在萝北道上快速前进,拐下山路速度慢下来,在颠簸中我们东倒西歪的驶进一片丛林,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在胡乱的猜想中,汽车在一排军用帐篷前停下了。下车后才知道各个队都抽调了人,要在丛林中架设一条直通前线的军用电话专线。帐篷搭在冻土地上,铺垫厚厚的干草,就是我们的床。我们领到的武器是一把铁锹和一把锋利的镐头,任务就是刨埋电话线杆的坑,虽然听不到枪炮响,见不到敌人,但这任务也非常艰巨,要在短时间内架一条专线,刨坑成了最关键的一环,明确了任务,我们放下行李就打响了刨坑的战斗。我抡起镐用足了劲向冻土刨下去,虎口震的发麻,两臂酸痛,咬紧牙关坚持,一镐接一镐的刨,坑一寸一寸的往下延深,开始还好,越往下越难刨,刨了一半已是汗流浃背,脱下棉袄甩掉帽子,坚持,坚持再坚持,最后连镐都举不起来了,我躺在地上,喘着粗气不想刨了,耳边传来当当当刨冻土的声音,这声音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打仗怎么能停呢?我一跃而起跳进坑里,抡起大镐,当当当,我的枪又打响了,敌人被打下去了,我终于按要求刨完了第一个线坑。拖着疲惫的身躯,仍唱响那支战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电线杆一根根立起来,黑色的线将它们连在一起,向前线快速延长,红色的电波传回喜讯,珍宝岛反击战我军大捷,彻底打垮了入侵之敌,保卫祖国边疆的胜利中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呀!

   这一点点功劳,是我的骄傲,证明我并不瘦弱完全可以胜任木匠;鼓励我去趟那条初恋的小河……

原创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