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阿浪||人间有真情 ——记录在吴先生家的真实感受(散文)

(0)

相关推荐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大姐/李端芹

    图片拍于1970年,左为童年作者,中为大姐,右为二姐 大姐出生于1948年. 当年,淮海战役正酣,我的老家距淮海战役主战场--双堆集,只有百里之遥,隆隆的炮声隐隐可闻.从北而南的小夫队(支前民工队)牛 ...

  • 大嫂三周年对联并给姐夫六爸

    给大嫂 岁月流年今生难忘养育恩 星辰更替心中永远爱慈容 教诲如新 给涝池岸姐夫 倔强坚强信立人间八十载 勤劳担当一直手上起高楼 精神永在 身强担千难,回首巨细茫如烟 步阔能万里,容说往来俱可期 浩气长 ...

  • 月落无题|剑门三剑

    一 剑门山绵延百里,群峰凹凸,山耸云涌,岭密沟错,连山绝险,峻岭横空. 自古以来,剑门山以天险形胜之地构成川北屏障,关隘险棱,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剑宫坐落在剑门山腹地的密林里. 江湖人称"剑 ...

  • 人死并不如灯灭,往往和家里藕断丝连!

    讲两件亲历的事儿. 当时是1998年,那年我9岁. 我大娘是在农历二月去世的,去世时49岁,身患咽喉癌7年,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 我大姐二姐(堂姐)已经成家,三姐残疾人已订婚,大哥游手好闲未婚. ...

  • 前天,几个姐姐和姐夫像往年一样去大哥大嫂...

    前天,几个姐姐和姐夫像往年一样去大哥大嫂家拜年,送了一些礼物.坐了一会儿之后他们就说要去另外一个亲戚家去拜年,然后就起身走了.走的时候,大哥大嫂交代他们,让他们回他们家吃晚饭,他们也痛快的答应了. 到 ...

  • 一 个 离 家 出 走 的 父 亲

    朋友圈有个人,只要他发圈就一定是去什么地方拜佛了,光九华山的菩萨,他都发了三四次朋友圈(不同的时间).光看他的朋友圈的佛,他虔诚的态度(他说来世要做佛前油灯里的一滴油,燃烧自己),是不是觉得他一定是温 ...

  • 灵璧南关菜市场的腊梅传说(上)

    腊梅花开(上) 文/张晓群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一 她叫腊梅,是场里新来的职工,女孩十七八岁,眼睛明亮,皮肤白皙,长的很漂亮.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一头乌黑垂顺的长发,自然披落下来时,像黑色的锦缎一样光 ...

  • 【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香脆迷人姜糖与大理的古韵(散文)

    香脆迷人姜糖与大理的古韵  作者:梁国政      主编:非   鱼 当微辣喷香姜糖嚼在嘴里,舌尖剌激味蕾慢慢分泌出各种原料的组合,溶为别具一格美味食品瞬间,又将我引入南昭古城喧嚣热烈氛围中,再次复印 ...

  • 【望安山文学】郑信平||神农返天堂,人间稻满仓(散文)

    神农返天堂,人间稻满仓 作者:郑信平     主编:非    鱼 好几天没有静下心来看看书了.周末,下雨,刚好,可坐在书桌前.女儿喜欢到我的书房捣乱,桌上笔筒里那些儿子用过的五颜六色的蜡笔,是她的最爱 ...

  • 【望安山文学】郭锦系||见到蔡金松——“我们的老屋”之一(散文)

    见到蔡金松--"我们的老屋"之一 作者:郭锦系     主编:非   鱼 上午11:40,我在银行刚办完换卡业务,就接到淑婷电话,说他们在"老屋"坐,叫我过去. ...

  • 【望安山文学】司马加腾||军旅纪实作品《本色》读后感(散文)

    军旅纪实作品<本色>读后感 作者:司马加腾     主编:非   鱼 在这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日子里,我临窗而坐,温茶一壶,一边仰望江南的朦胧烟雨,一边聆听杨洪基版的<热血颂> ...

  • 【望安山文学】彭长国||美 丽 的 黄 家(散文)

    美 丽 的 黄 家 作者:彭长国     主编:非   鱼       时间真快,新学期又开学一个来月了.清风轻轻地拂过路边树上新长出的绿叶,再落到我的脸上格外温柔.今天因素衣同学没有来学校,我正走在 ...

  • 【望安山文学】梁书萍||走过生命的坎坷,依然快乐(散文)

    走过生命的坎坷,依然快乐 作者:梁书萍     主编:非   鱼 做了十六年的养老工作,很多时候看着公寓的老人在日复一日的时光里消磨自己的余生,不知道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这些老人是因为缺少规律的生活,又 ...

  • 【望安山文学】李国庆||千年的月光,诗意的孤独 (散文)

          主编:非    鱼       太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一种别样的孤独--放荡不羁的谪仙也有柔情似水的情怀:而东坡的"起舞弄清影"则是另一 ...

  • 【望安山文学】王银柱||润景和明兆祥年(散文)

    润景和明兆祥年 作者:王银柱     主编:非   鱼 大年初二的午夜,睡梦间隐约听得"哗啦""哗啦"的落雨声.早晨,推开窗户,哦雨停了.初三好美:昨天雾霾沉沉 ...

  • 【望安山文学】林俐芸||40岁前,40岁后(散文)

       主编:非   鱼 40岁前,是自我成长的过渡期.我们挣扎在人与事.是与非的矛盾中,带着原生家庭的思维,与现实的无情碰撞,在坚持中迷茫,在迷茫中反思. 40岁前,是孩子教育的敏感期.我们想紧紧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