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风光省亲,为何几次落泪?见不得人的,不是后宫,是她的身份

元春风光省亲,为何几次落泪?见不得人的,不是后宫,是她的身份

元春省亲,贾家上下都是一片洋洋喜气盈腮,“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自家的闺女做了贵妃,本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但作为省亲女主角的元春,从下轿开始,到离开,都是从“满眼垂泪”,到“含泪谓其父曰”,又到“不由又满眼滚下泪来”,离别而去。

在最风光的时候,几次哭到情不自禁,这真的很不正常。但更奇怪的是,元春刚见到王夫人和贾母,三人的表现都太奇怪了。

“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那么,为何在风光省亲这样的日子,元春、贾母、王夫人,贾家这祖孙三辈人,抱头痛哭?原文说:“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她们到底有什么样的说不出口的话,只能一哭了之?

其实笔者认为,元春泪水涟涟,真正的原因,作者早就点得很明了,就是因为她的身份是“贾妃”——假妃。

这就很奇怪了,既然是假妃,那么,为何会有六宫都监夏守忠宣旨召见贾政进宫?省亲当晚,为何会有一对对执事太监,拿着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开道,有八个太监抬着金顶金黄绣凤版舆轿,又有昭容、彩嫔引领省亲?

即便元春省亲的时间,从戌时到丑时,都是夜晚,可能会掩人耳目一些,但毕竟这么大的动静,没有宫里实权人物的许可,元春能办到吗?

那么,元春到底是个什么身份?让她能成为“妃”,但却是贾妃呢?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其实《红楼梦》里的伏线,就在荣宁两府内的人物身上,而元春省亲这段,在荣国府里,有一个丫环也曾省过亲,这个丫环就是宝玉的大丫头——袭人。

袭人第二次回娘家,是因为母亲重病,袭人的哥哥花自芳来接她回家见母亲,原文说:“因有人回王夫人说:'袭人的哥哥花自芳进来说,他母亲病重了……接袭人家去走走……’”

而此时,袭人已经被王夫人暗中晋升为宝玉姨娘,此时回娘家,实际也就是省亲了,于是王夫人不仅赏赐了袭人很多衣服首饰,还交代王熙凤“酌量办理”。

王熙凤为袭人回娘家,专门派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带领婆子、丫环随行服侍,又派了大车、小轿子伺候出行。

原文中,周瑞家的说得更为周全:“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随后,又吩咐预备灯笼,遂坐车往花自芳家来……

对比袭人和元春省亲,袭人这次回娘家,是以姨娘身份回去的,因此像贾家为元春修建省亲的大观园一样,袭人家也是另要一两间内房,娘家人回避的。

更加奇怪的是,袭人这次回娘家,和元春一样,都是晚上回去的,因此周瑞家的才吩咐预备灯笼。

既然曹翁在袭人的身上,影射元春在宫里的处境,那么元春为何是假妃就说得通了。

元春被封贤德妃:是偷的锣儿敲不得

还是看袭人的处境。她本是贾母身边领一两银子月钱的大丫头,她的人事关系,其实都在贾母处。

而王夫人为了拉拢袭人,偷偷默认她为宝玉姨娘,做法是悄悄把贾母处给袭人的工资给停了,而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2两银子给袭人。而荣国府的规矩是,2两银子月钱的,就是像赵姨娘一样的妾的工资。

也就是说,王夫人通过工资发放,默认了袭人是宝玉的姨娘,但却并没有公开授予袭人姨娘的名分。

其实元春的情况也是如此,你说她是贤德妃吧,宫里肯定没有给予她正式的册封仪式和名册。

所以你看,元春被晋封为贤德妃时,并没有册封仪式,而只是把贾政叫到临敬殿告诉消息,且贾政和贾母、王夫人等,都往东宫去谢恩。

东宫是什么地方?只是偏居一隅的哪位皇家内眷的居所,而并非正式的皇家册封。

也就是说,元春的贵妃只是某一位有权势的皇家内眷默许的,虽然她有调配六宫资源的权力,但在元春封妃这件事上,她没有能力和胆量公开封元春贤德妃。

因此,元春虽然以贤德妃的仪仗省了亲,但她这位贤德妃却是偷的锣儿敲不得。

元春做下一件丑事:至死没有正式名分

那么,元春既然有像王夫人之于袭人一样的贵人帮扶,虽然一时没有名分,后来是否会转正?答案是——至死都没有。

元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省亲大观园,可巧的是,荣国府在一次元宵节家宴时,袭人没有出现在荣国府的灯展家宴上。

宝玉参加元宵家宴,因跟贾母说要出去走走,结果贾母发现跟着宝玉的只有麝月、秋纹并几个小丫头随着,贾母直接问道:“袭人怎么不见?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

王夫人回说,袭人的妈刚没了,还是热孝,不便来公众场合。

岂料贾母更加恼怒起来:“跟主子的却讲起这'孝’与'不孝’。若是她还跟着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到这里不成?”

很多读者读到此处,都说这贾母也是太不近人情,怎么人家袭人的妈死了,都不叫人家守孝。但其实这里根本不是那么简单。

袭人恰恰在正月十五不在贾家的元宵灯展家宴上,而彼时元春省亲的行程大家看一下:“末初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省亲)呢!”

元春领完宴、看灯时才请旨省亲,而袭人在元宵节晚宴上没有服侍宝玉出席,这是为什么?

其实袭人并没在大观园中,而是正在省亲,她是瞒着贾母,偷偷到娘家省亲的。

那贾母知不知道王夫人偷偷让袭人改换门庭,成为金玉良缘集团的人呢?她实际是知道的,所以才发难说袭人“如今也有些拿大了”。

袭人当了姨娘,成了半个主子,当然拿大了。

但是袭人这姨娘,贾母没有认可,她依然是贾母的奴才。袭人当上姨娘,实际正是背叛了贾母,投靠了王夫人,才得到王夫人首肯她姨娘宝座。

也就是说,元春也如袭人一样,靠着背叛获得了贤德妃的名号,但却不敢公布。

元春在省亲时,几次落泪,实际哭的正是自己的处境,元春哭着说:“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实际,皇宫不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只是元春的背叛行为,虽然让她获得了准贵妃的身份,却得罪了如贾母一样的宫里的老佛爷。

而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直到后来王夫人和贾母摊牌,说自己已经默许袭人是姨娘了,但贾母则顺水推舟,说:“你这不与宝玉的主意便好,且大家别提这事(袭人成为姨娘这件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

也就是说,元春最终也没有获得正式的贤德妃的名分,袭人最终只是一个偷偷摸摸的姨娘,而元春只是一个偷偷摸摸的贤德妃。

飞鸟尽良弓藏:元春比袭人更惨,黄泉路上无老少。

但其实这还不是最惨的。王夫人及宝钗高待袭人,为的是让她对抗贾母主张的宝黛婚姻,等到黛玉和贾母倒了,袭人就应了那句:“飞鸟尽,良弓藏。”袭人最后落了个一簇鲜花,一床破席,“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的下场。

而元春作为皇帝妃子,则不会有袭人的好福气,另嫁他人。

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而她的配图则是一张弓,弓上一挂香椽。

“二十年来辨是非”,元春实际辨的并不是是非,而是宫里如贾母和王夫人的两位实权人物,投靠谁才更有利。

“榴花开处照宫闱”,实际正是元春如袭人一样背叛了贾母式的人物,投靠了如王夫人一样的当权派,才获得了默许的妃位。

而“虎兔相逢大梦归”,说的是宫里两位实权人物公开摊牌,一决雌雄时,无论谁胜谁负,最先遭殃的都是元春这个小角色,正如王夫人和贾母的摊牌时,贾母一句话,就将袭人一辈子的前途毁了一样,王夫人不会为她这个小人物去和贾母计较。

同时,袭人是飞鸟尽良弓藏的牺牲品,元春也是,薛宝钗最后容不下袭人,宫里的皇后自然也容不下元春,所以你看元春判词旁的图画上画的:“一张弓,弓上挂一香椽”,元春就是那把飞鸟尽后,皇后要藏起来的那把弓,元春死于这张弓上,实际正是死在自己当初做间谍这件事上。

元春最后判词:“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儿命已入黄泉……须要退步抽身早!”

元春最后用最悲惨的下场,提醒后世人,争荣夸耀都是一场空,人生富贵不是用心机换来的,而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去争取,否则会如元春一样,万劫不复……

(0)

相关推荐

  • 【名家名作】| 湛华 古丽:红楼丫头之抱琴

    枸杞文学 如果说没有抱琴的帮助,元春是无法从一个女史直升到贵妃娘娘的.在贾府,每一位成功的主子,必然身后有个大智大勇的丫鬟帮助着.连这个贤惠的贾贵妃也不例外,抱琴是书中很少出现的一个人物,但是她有着很 ...

  • 诗意的名字,却掩盖不了她丑恶的灵魂

    "花气袭人知昼暖",因她姓花,激发了宝玉的灵感,顺手拈来给她取了个"袭人".细读才觉得美名之下,却是个最可恶的角色.功利心特强,一心想混个姨娘当当:小心眼巨多, ...

  • 王夫人丫头,彩霞也是个万人迷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彩霞爱上了贾环,还是有些出人意料.更有些出人意料地是,她还坚贞得很,不像小红,贾宝玉泡不上,就去泡贾芸. 跟着贾环在一块,彩霞是没有少受气.贾环的淘气,连赵姨娘都骂,可是,彩霞 ...

  • 探春,她偷偷地爱着赵姨娘

    第二十七回探春对宝玉说赵姨娘:"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到." 第四十六回当贾母批评 ...

  • 贾元春忧郁成疾

    我读红楼-5 贾元春忧郁成疾 文/袁根法 贾元春是贾宝玉的亲姐姐,也是<红楼梦>中地位极尊贵的人.她贤.孝.才.德俱备,被选进宫做了女史,系专管皇后礼仪之职,后来又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 ...

  • 元春在省亲的7小时里,反复跟贾府强调着同一件事!

    p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讲道理,贾府一直看得比较远的,老早就想从勋贵转身到新贵,可是总是事与愿违. 贾正年少时,酷爱读书,他的祖父(第一代荣国公)就想让他通过科举入仕,实现贾府的顺利转型.但是后来贾政 ...

  • 令妃的儿媳是清朝最风光的女人,无任何宫斗,执掌后宫52年!

    说到皇宫中,权力最大的就是皇帝,那么在后宫中权力最大的自然就是皇后了,大家是不是都这么想的呢?其实权力最大的还要当属太后,有的时候就连皇帝你要听从她母亲的话,不过皇帝的生母有的早就去世了,现任太后也就 ...

  • 红楼梦秦可卿的葬礼看似风光,但这一句话却道出了她死后的丑态

    红楼梦是一部悲情小说,里面充斥着各种悲欢离合,书中开篇就提到了贾敏的死亡,后面又接连有贾瑞和林如海.金钏和晴雯等人,贾瑞呢是精尽人亡,林如海是病故的,金钏投井自尽,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后病死,说了那么多, ...

  • 【橙果诵读】落泪的背影 文/郑后华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1026期 陪伴您每一天 点下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落泪的背影> 文/郑后华 诵/橙果 编/狂哥 脚印到了地铁口 依依不舍的转身 给我留下一个背 ...

  • 原创贾元春省亲时儿女情长,视钗黛一样,一回宫立马翻脸,太功利了

    在整部<红楼梦>中除第18回省亲外,贾元春再无正式登场,然而贾府的荣辱和贾宝玉的婚姻全都纂在她手里.尽管她在省亲时,一再表达了她自己的愿望,甚至说皇宫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去处,但从她的行为上看 ...

  • 元春省亲为何在半夜三更回宫?见不得人的假贵妃,原来是皇帝奴几

    元春省亲为何在半夜三更回宫?见不得人的假贵妃,原来是皇帝奴几 元春作为贾家最尊贵的姑娘,受到上自老祖宗贾母,下至仆人的尊敬.在荣国府普遍"一颗富贵心,两支体面眼"的家风中,元春之所 ...

  • 元春省亲,我见过的最威仪气派的皇家出行

    元春省亲,我见过的最威仪气派的皇家出行,没有特效没有花里胡哨 元春省亲,我见过的最威仪气派的皇家出行,没有特效没有花里胡哨 展开

  • 元春的死亡之谜揭晓,终于明白“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有多阴暗

    贾元春是贾府的长女,同时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贾府的荣华富贵有一半是祖传的,还有一半是元春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的,她在宫里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整个家族的命运.元春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所以拼尽全力 ...

  • 元春省亲为何戌时起身丑时回宫?里头隐藏着三个秘密

    虽说是贵族,但就像第二回冷子兴所说的,"如今这宁荣两门,已经萧疏了,不比先前的光景",宁荣二府外人看着甚好,但其与创业的祖上相隔了三代,已经快失去了靠余荫食禄的资格了. 经济拮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