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之战背景介绍:明朝苟延残喘而后金日益壮大
相关推荐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真的只是为了陈圆圆吗?还是另有隐情?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在其所著<圆圆曲>中的两句诗,让后人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的处境和动机多少有些同情和惋惜.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吴 ...
-
李自成惨败,一度只剩十八人,为何六年后却能推翻明朝
崇祯十五年是公元1640年.对已经称帝4年的皇太极来说,这一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一是朝鲜递交了降书,彻底臣服了满清,使其没有了后顾之忧:二是原皮岛毛文龙的旧部基本被扫荡一空,辽东沿海再也无需重兵防备: ...
-
丙子胡乱:朝鲜的“靖康耻”,50万人被清军押回东北充作奴隶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以朝鲜"傲慢无礼.拒不朝贺"为由,亲率十二万大军征讨朝鲜,朝鲜史称"丙子胡乱".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李氏朝鲜对于大明王朝有着&qu ...
-
广宁之战:明朝14万大军,却输给了6万后金大军!
广宁之战,发生于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与明朝的一次大交锋,此役明军大败,王化贞与熊廷弼退保山海关,辽东土地尽失.在这场战役中,明朝虽然拥有14万大军,却因为种种原因,输给了6万后金大军.所以,对 ...
-
明朝和后金关键一战,5天结束,11万明军惨败,这原因让人气愤
明朝后期,战乱频发,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的骚扰,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明朝的官员还在腐败着,武将同时也在大肆捞取好处.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差.到1600年以后,明朝的国力急剧下降.由于明神 ...
-
纵横千里:蒿水桥之战与明朝末年的济南之屠
公元17世纪30年代,明清对峙的力量天秤已完全倒向满洲方面.尽管自恃甚高的崇祯不断为辽东前线增加军费,却无法惠及整条漫长的战线.于是,皇太极麾下的清军就屡屡选择绕道南下,不断向明朝的腹地推进. 对此, ...
-
葡萄牙愿意派火炮营,帮助明朝对付后金,为何被明朝内阁否决
明朝崇祯时期,葡萄牙向崇祯上书,愿意派遣葡萄牙火炮部队帮助明朝对付女真,被明朝内阁否决.明朝的士兵是很能打仗的,将领也不是菜鸟,引进几百个西洋兵就能打赢吗?荒诞得很.葡萄牙人是来做生意的,后金愿意花高 ...
-
袁崇焕被杀后,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战,最终结果如何?
大凌河之战,是公元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由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的战争.在大凌河之战前,后金皇太极一方的进攻,遭到了袁崇焕的顽强阻击.比如在公元1627年的宁锦 ...
-
万历宁夏之战:明朝精锐全成摆设,名列三大征却是靠“家丁”打赢
在中国历史上,军事最强大的古代王朝必然是汉和唐,而同是汉族政权的宋明两朝,则时常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打得差强人意. 明朝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弱",明军自萨尔浒大败后长期被辽东的后 ...
-
勇斗牛皋四英雄小聚义的郑家将郑怀,勇战五方阵大破金龙阵的郑怀
勇斗牛皋四英雄小聚义的郑家将郑怀,勇战五方阵大破金龙阵的郑怀 原创2021-08-18 05:29·富元制作 郑家将从郑恩东征西讨开始,历经郑印.郑世勋.郑彪.郑顺几代英雄,演绎了众多的精彩故事.加入 ...
-
澎湖之战:明朝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次大规模碰撞
17世纪初期,摆脱西班牙帝国统治的尼德兰各邦,开始义无反顾的冲向远方.依靠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很快就在海外建立一片天地.随即也陷入了无休止的殖民地争霸与开拓战争.特别是那些欧洲对手还不 ...
-
一位“丑八怪”的字,堪称明朝楷书的“金字塔尖”,不亚于唐伯虎
书法作为古代六艺之一,本身就是一门专门非常精深的学问.自周秦之后,每个朝代都非常重视书法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汉.晋.唐三大个朝代之后,书法算是走上了康庄大道,每个朝代都有其书法巅峰. 而到了明朝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