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学者利用真核生物化石推算细菌演化历程
相关推荐
-
进化论遇到挑战,达尔文也束手无策,寒武纪为何出现生命大爆发?
证据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5亿年前形成的,而在40亿年前就已经足够温度就已经很合适了,它可以维持生命的存活而不会杀死生命. 大约37亿年前,我们从岩石中的化学痕迹和微化石中获得了生命的证据,从本质上讲, ...
-
“捕食者”改变世界
你见过狮子和北极熊狩猎吗?如果有,你就会知道它们有多么强大和可怕.人们通常把这些具有攻击性和破坏力的杀手物种称为"捕食者",这个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的"抢劫"或& ...
-
来自深海——40亿年间生命为何如此演化?
在日本伊豆小笠原群岛海域某处超过 1 200 米深的海底,有一座名为明神海丘(Myojin Knoll)的火山.十多年来,一组日本生物学家在这片水域拖网打捞,搜寻有趣的生命形态. 一开始并没有找到什么 ...
-
【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细菌界概述(上)
细菌界概述(上) 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大约出现于37亿年前.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两种细 ...
-
马雪梅教授谈氢气生物学机理(3):氢气是推动真核生物进化的关键
纷繁的世界中,除了我们能够看到的生命体,更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构成了整个生态链的主体.目前证明,很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氢气,也有很多微生物可以利用氢气作为能源.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尚在探索的 ...
-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者荣获2021年古根汉基金奖
香港讯 香港中文大学何鸿燊认知神经科学讲座教授及语言学教授黄俊文教授,近日获颁2021年古根汉基金奖.这个享负盛名的学术奖项旨在嘉许在文学及科学学科取得瞩目成就的杰出学者,支持及鼓励他们在各自领域 ...
-
香港中文大学四位学者获得研资局奖励,资助高达780万港币
香港讯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四位学者凭卓越的研究成果,获得香港研究资助局颁发的首届「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及「研资局研究学者计划」奖项(2020/2021年度).每名得奖者可于60个月资助期间,获发 ...
-
围棋学一学:利用黑棋型缺陷突围
白先 黑棋型存在缺陷 白突围的机会来了 -------------- -------------- -------------- -------------- -------------- ----- ...
-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载誉归来,展览绘画珍品,绽放古代世界异彩
香港讯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既具笔墨之美,亦蕴含深邃的文化内涵.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文物馆连同中大艺术系近年来合办「北山汲古--中国绘画」展览,广受欢迎.在学界与公众的殷切期盼下,中大文物馆决定精 ...
-
香港中文大学与HGC环电开展网络编码合作,促进香港智慧城市发展
香港讯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工程学院领导的科研团队,与中大编码有限公司(中大编码)合作,在5月10日共同宣布将其专利技术nEdge和nCloud解决方案推出市场,并由环球全域电讯(HGC环电) ...
-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演讲:如何不负此生?
"这是一个个人主义抬头的时代.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应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要过于自以为是,而要学会多听别人意见,考虑各方看法,协力实现梦想.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是非难辨的时代.但事情往往 ...
-
香港中文大学新成果:大幅提高电池寿命,普及大型电网储能技术
香港讯 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副教授卢怡君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一款可用于硫基液流电池(以硫化物为材料的液流电池)的新型「电荷增强型离子选择性膜」(CRIS).利用新技术,电池在没 ...
-
香港中文大学民调:近四成家庭收入因疫情减少,七成担心经济萧条
香港讯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超过一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近期就疫情对本地经济现状和前景的影响访问了市民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38.1%)受访市民家庭收入因为疫情减少, ...
-
中国学者利用电场控制氧化物界面超导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5-14 08:54 博士生陈峥和刘源在实验室制备样品(摄影:朱原之) 铝酸镧(LaAlO3)和钽酸钾(KTaO3)是两种绝缘体,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界面就能导电甚至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