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北朝石窟研究的新进展 ——张宝玺先生《河西北朝石窟》介评

河西走廊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为石窟寺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条佛教艺术的画廊。漫步在这座艺术殿堂,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佛教艺术的萌生、勃兴、成熟的整个过程。然而就在这座画廊,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引,我们将会很难读懂他们的内容,很难感受其中的博大精深。张宝玺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揭示佛教艺术奥秘的导师,虽然已届耄耋之年,但是依然笔耕不辍,2016 年11月出版了《河西北朝石窟》。这本新书非常厚重,这份厚重不仅仅是指大作体量的厚重,更是学术内容的厚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石窟艺术研究和图版。其中研究部分共计4章。第1章主要介绍河西自然面貌和历史沿革,这是河西石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其次介绍北朝石窟整体分布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石窟主要分布于古代交通要道的特点;再次重点分析北朝石窟的年代问题,这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最后分析中心塔柱窟的造像题材和风格演变。第2章则用翔实的文字记录了河西石窟的历史沿革和洞窟内容,整体再现河西石窟现状。第3章是北朝石窟大事年表,为读者理解河西石窟的历史背景提供了方便。第4章是河西石窟内容总录,作者用简练的文字保留下第一手的考古资料。第二部分是图版,共计227帧,弥足珍贵。

《河西北朝洞窟》的出版,对河西石窟研究乃至中国西北地区石窟艺术研究具有多重意义。

一、本书可以弥补河西石窟研究的薄弱环节

河西石窟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它是早期佛教艺术东向传播的见证者。佛教考古专家宿白先生曾经提出“凉州模式”的概念,依据就是河西走廊的这批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遗迹。第二,它同样是北朝佛教艺术西向回传的见证者。北魏在5世纪60年代开创了气势恢宏的云冈石窟,作为北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云冈模式”形成巨大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这样就形成了一股佛教艺术西向回传的潮流,河西石窟也深受影响。第三,它保留着十六国到元明时期的佛教遗迹,时代跨越上千年,整个中国佛教艺术风格演变历史在这里得到了完整体现。

与其地位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莫高窟为核心的敦煌石窟是研究的重点,是国际显学敦煌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敦煌周边中小石窟的研究却长期以来处于低沉状态,深入细致的研究远远没有展开。本书系统介绍了河西石窟的时空背景,对石窟年代、内容、艺术风格都有详尽阐释,不仅如此,还完整详细记录了洞窟内容,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可以说,本书图文并茂、立体多维地展示了河西北朝石窟的学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二、本书为河西北朝石窟的年代提出了新的观点

根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所记,北凉沮渠氏“据有凉土三十余载。陇西五凉,斯最久胜,专崇福业”。北凉不仅统治河西时间长久,版图庞大,而且极力推动佛教发展。20个世纪下半叶学者们一直在热烈讨论“凉州石窟”在哪里的问题,其结果是多数倾向于武威天梯山石窟。此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建弘元年墨书题记也被发现,轰动一时。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界把河西石窟中的一批遗迹悉数归入北凉的范围。然而我们知道,时代明确的北凉佛教作品比较稀少,主要是目前公布的14座北凉石塔,数量有限。

本书认为,天梯山石窟内的北凉遗址、遗物实在薄弱,难以确定,在常年考察和甄别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看法:“敦煌莫高窟中心柱窟始于北魏中期。云冈石窟中心柱窟始于北魏太和年间,其年代考证相当可靠。由此推论,河西中心柱窟的流行不会超越这个年代。特别是在北魏佛教国家化、民众化的历史背景下,河西石窟受到云冈石窟很大的影响。”(第19页)《河西北朝石窟年代表》把原来学界所确定的北凉洞窟重新断代,其中北魏石窟包括天梯山石窟第1、4、7、8、18窟,金塔寺东窟和西窟,千佛洞第2窟,文殊山第1、2窟,昌马第4窟等等(第14页)。作者在随后的《以中心柱窟为主的河西北朝石窟》和《造像风格之演变》等节进行阐述,并在第二章《河西北朝石窟分论》相关部分展开详论;这样看来,河西主要早期石窟和敦煌北朝石窟一样,都应该是北魏开窟盛期的产物,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观点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必将引发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思考。

三、本书所公布的历史图版信息丰富,弥足珍贵,对还原洞窟原貌具有重要价值

河西石窟部分洞窟位于现代人日常生活区域,极易受到人为破坏;而部分洞窟远处深山戈壁,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再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洞窟造像壁画残损殆尽。所以我们今天研究河西石窟,首先面临的一个困难就是洞窟内容破坏严重,尽最大可能复原洞窟原貌成为研究工作的第一步。而本书则保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信息丰富,极具研究价值。

本书首次公布部分壁画资料。比如酒泉文殊山前山第1窟中心塔柱正面佛龛以及左壁底层北朝壁画(图版第81页,第82 页),正是该窟前壁左侧的曼荼罗曾经险些被不法分子盗取,至今刀痕仍在。

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家资金的大量投入,许多石窟进行了加固维修,在此过程中石窟外在的历史原貌有所改变。比如凉州瑞像原来暴露在外,远远望去,确有史书记载“挺出石像”的感觉,(图版第19 页)如今瑞像已经被包裹在寺院殿堂之中了。张掖马蹄寺千佛洞第1 到第4 窟(图版第41 页,第44页)和第8窟(图版第52页)原来周边有部分残窟,现在经过加固维修,增建了窟檐建筑。

部分佛像经过后代的改造,已经面目全非,造成了学术界研究的分歧甚至误读。本书图版却保留了他们的历史原貌。张掖千佛洞第6 窟主尊现为立姿阿弥陀佛,但是实际上这是一尊标准的“凉州瑞像”。这类造像流行于唐宋西夏蒙元时期,其标准造型就是佛像为立姿,身穿袒右式袈裟,左手置于胸前手握袈裟,右手下垂作如愿印,其背景多是山峦。第6 窟主尊原来的造型(第67 页图20,图版第57页)完全符合凉州瑞像的标准。大约在20 世纪90 年代之前,当地信徒曾经对主尊进行了改造。这次重新改造引发了学术界讨论的大分歧。但是利用本书的历史照片,这些分歧就迎刃而解了。

掩卷之余,笔者引用佛教艺术研究专家黄文昆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总结:“本书第一次以翔实的论述和丰富的图版,将河西地区除敦煌以外的中小石窟系统、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从而衔接敦煌,建立起河西石窟研究整体性的框架。”

《河西北朝石窟》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定价:298.00 元

古籍新书报

ID:gujixinshubao

(0)

相关推荐

  • 「张建中」|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张建中,1964年生于甘肃静宁,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结业于西北师大教科院研究生课程班.修业于文化部首届全国画院专业人员人物画高研班.文化部第三届中国重彩画技法高研班.中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云岗镇武周山南麓.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大同观音堂西6.1公里. 大同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 ...

  • 敦煌历史背景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简述敦煌石窟的形成历史背景和价值 敦煌石窟 石窟寺源于印度,随佛教 ...

  • 云冈石窟是哪个朝代的 云冈石窟简介历史

                     说起云冈石窟,这是位于我国陕西省大同市的一座庞大的石窟,有着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的是我国历史上公元5世纪到6世纪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 ...

  • 小羊趣Vlog|承载北魏故都的云冈石窟如何诉说历史的故事?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唐珩.李志文.沈钊.刘佳宁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 ...

  • 黄河三峡中藏有古迹,迄今1600余年,堪称“中国唯一”早期石窟

    近期看完了<河西走廊>纪录片,脑海里一直回绕着其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也勾起了我曾在甘肃旅行时,所看到过的一景.这一景藏在黄河三峡中,藏在丝绸之路上,藏在河西走廊中,藏在人烟 ...

  • 山水中国(56)|天下大同观云冈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图文丨管苏清 暮色中落脚五台山,虽近五月,寒气袭人.江南草长莺飞,山中之夜却成"孩子脸",突降大雪,不多时四野白茫茫一片.本来翌日上午飞车大同,观赏云冈石窟的,计 ...

  • 纪录片《河西走廊》摘录

    纪录片《河西走廊》摘录

  • 凉州文化独特的历史贡献

    一.五凉时期的典章制度是北魏和隋唐制度的源头.对此,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主要意思是说,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凉州,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汉族人群大 ...

  • 名胜|甘肃·马蹄寺石窟群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祁连山境内.现存石窟包括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千佛洞和马蹄寺南北二寺等7个部分.石窟以马蹄寺为中心,分布在其周围崇山峻岭之中.各石窟现存窟龛多者二三十个,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