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不妨多下些“笨功夫”
一语不能行,万卷徒空虚。学史力行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重要指向,就是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学史力行苦干实干为要,下得了“笨功夫”,才能见真章、出实效。

“笨功夫”就是实功夫。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是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学史力行,就要在为民服务上下“笨功夫”、下实功夫,把功夫下在基层、把力气用在一线,尤其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深入群众,深入一线, “身至”更要“心至”,既要看“面子”、更要看“里子”,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见微知著、由表及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用内外因的观点分析问题,真正把问题找准、找足、找到位,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笨功夫”练就“真功夫”。谷文昌不图一时之政绩,14年如一日带领东山县军民成功治理风沙灾害,绿化全县400多座山头、3万多亩沙滩,筑起30多公里长的沿海“绿色长城”;黄大发坚持一寸一寸凿,一尺一尺敲,用36年时光在300米高的悬崖上带领村民凿出一道9400米的“致富渠”。学史力行,就要学习谷文昌、黄大发的“笨功夫”,多些“笨”、少些“巧”,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闪耀不平凡的光辉。
“笨功夫”体现大担当。每一个非凡成就的取得,多是因为下了别人不愿、不想下的“笨功夫”。在脱贫攻坚战中,毛相林、白晶莹、李玉、张桂梅等广大扶贫干部,勇于担当,负重前行,以百折不挠的韧劲、苦干实干的行动,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史力行,就是要心系群众,在担当上下“笨功夫”,既要想担当、敢担当,还要能担当、会担当,要主动学习,自觉钻研工作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将这些书本上、经验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自己工作中的智慧,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魄力,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方能流长。学史力行,就要下些“笨功夫”,不断增强工作本领,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文/左敦华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