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济世,代代相传——祁门县中医史述略
相关推荐
-
吴中名医韩宿田
<姑苏晚报>2021年05月24日 B07版 方慧勤 明代苏州一户人家,年纪轻轻的赵公子得了一种怪病.他全身浮肿,腹部膨胀得像个球,时而发狂,时而糊涂,家人以为他中了妖术,请来祝由,病情反 ...
-
医乃仁术!中国古代医学伦理与中医思想的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鲁进 湖北省鄂州市第三医院 ·我国的中医伦理学的基本观念是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因此人的生命是世间最宝贵的.救人性命是医者本分,但正因医术与最宝贵的生命相连,所以从古至今 ...
-
源远流长的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徽州古为新安郡,境内峰峦叠嶂,风光灵秀,草木繁茂,气候宜人,是怡情养性的好地方.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社会稳定,文化兴盛,商业繁荣,促进了当地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的发达 ...
-
中国御医 金卡
祁门古属徽州,新安医学的重要发祥地,并在新安医学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明清之际,祁门名医跌出,医著宏富,涌现出了许多新安名医,仅御医就有十九人.其中汪机被誉为明代四大名医之一:徐春甫组建了我国也是世界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
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古名竹溪,竹源,因地势低洼呈锅状而得名.村东,西,北三面冈阜环翠,文闪河呈S形绕村而过.两岸古木翠竹,村内粉墙黛瓦.村中建于明代的会源堂戏台和敦典堂戏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采药图|立意尽慈悲,虽无刘阮逢仙术,只效岐黄济世心
传统绘画题材漫谈系列之七十九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这样的一句古话经常萦绕在耳边,在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中几乎成为一种金科玉律般的至理名言,凝聚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仁"这个核心价值.循着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祁门聚福堂古戏台(祁门县古戏台群)
安徽黄山祁门聚福堂古戏台位于祁门县新安乡叶源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新安乡馀庆堂古戏台东南8.4公里.距新安乡洪家敦化堂古戏台东南2.6公里. 聚福堂古戏台建于清早期,系王氏宗祠,共三进.三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祁门会源堂古戏台(祁门县古戏台群)
安徽黄山祁门会源堂古戏台位于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新安乡聚福堂古戏台东南15.4公里.距祁门洪家大屋42.4公里.距黟县南屏村古建筑群西73.9公里.祁门会源堂古戏台几年前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历溪村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门牯牛降脚下南部山麓,有一个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的古村历溪,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这是一个牯牛降山岳型风光的千年古村,这里远离尘世空气清新,满目皆是葱翠茶山,源自牯牛降的舜溪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安徽省—-— 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环砂村
环砂村水口是此行祁门古村落中最漂亮的水口,没有之一.尤其是那一泓碧水,像极了水头极好的翡翠,除了一个"碧"字,似乎再也找不出比它更合适的描绘了. "环砂"之名的 ...
-
祁门六都三坊 | 小小祁门县 大大六都村
"小小祁门县,大大六都村"古桥,路亭,高大威仪的古祠堂,还有那些带着古朴气息的民居,古牌坊.当这些都融合到一起,淬炼出了如今的六都三坊,这在祁门无村可及,绝无仅有,恐怕在整个古徽州 ...
-
四维疾病观,岐黄中医心——冯门中医陈越
同心堂-中医科-住院医师 冯建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这句诗描写中医在合适不过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多维立体的框架之下的.我们看到的这个 ...
-
【新年特刊】《相逢文字里》 作者枫声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红茶之乡给大家拜年了!
大家好,我是枫声,我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红茶之乡给大家拜年了! 相逢文字里 文/枫声 玉犬金猪交替间, 迎新辞旧续新篇. 悦听文苑刊佳作, 诗赋诵吟妙句连. 雅士相逢文字里, 贤朋齐聚百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