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外购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0)

相关推荐

  • 凡人说税: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处理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一 会计处理 在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上,由于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比较通常相 ...

  • 凡人说税:自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企业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与计量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上期谈到融资性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今天说一说企业 ...

  • 凡人说税:融资性外购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企业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与计量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但融资性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会计与税法的处理仍有差异,并对所得税 ...

  • 凡人说税:固定资产期末计量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固定资产在期末时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计量.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 凡人说税: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会计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不同,其成本的具体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基本一致, ...

  • 凡人说税: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减值损失的确定,以及后续支出的计量等.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均存在差异,并对所得税产生影响. 其中,固定资产折旧的税会差异,主要体现在固定资 ...

  • 凡人说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核心是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问题.即是将后续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确认为当期费用,还是将后续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或长期待摊费用. 一 会计规定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 ...

  • 凡人说税:无形资产期末计量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无形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无形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的金额. 一 会计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二十条规定,无形资产的减值, ...

  •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是指企业最初取得固定资产时对其入账价值的确定.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运用恰当的计量属性对固定资产按一定的价值形式记录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按实际 ...

  • 外购固定资产原值与计税基础分析

    会计准则中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以确定其入账价值,而税法上对固定资产购入的计税基础也有相应规定.大多时候二者是相等的,但是还是会存在很多差异的地方.本文将分析两者的差异及对企业所得税的影 ...

  • 【案例解析】外购固定资产原值和计税基础差异的纳税调整及填报

    前言:本文以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 2017年版)>为目的而撰写. 固定资产原值是会计上对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通俗叫法,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则是税法上的术语,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