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韩先楚返乡探亲,遇发小闲聊,对方直言:你这官咋当的
相关推荐
-
最强大的一个大军区,三位元帅挂帅,参谋长是韩先楚
最强大的一个大军区,三位元帅挂帅,参谋长是韩先楚
-
1972年杨勇复出,有人替他被降职打抱不平,五年后终于官复原职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共有四位解放军将领担任了志愿军司令员,其中第一位便是著名的彭德怀元帅.但在朝鲜局势稳定后,彭德怀便回国出任国防部长,邓华则接替彭老总出任志愿军总司令,紧接着又是杨得志上将. 而最后 ...
-
1949年,韩先楚回乡,对一发小说:你要是参加革命,会比我有出息
1949年,时任四野十二兵团副司令员的韩先楚,在东北战场打出赫赫威名后,率部挥师南下,顺道回到了自己阔别15年的家乡红安. 得知韩副司令员回乡,乡亲们纷纷前来迎接,韩先楚非常高兴,深情凝视着人群,却发 ...
-
三位上将复出后没人敢要,韩先楚:你们来福州吧,福州改称为福地
上世纪70年代初,有四位共和国的上将汇集于福州军区,大家对此一片称赞,将福州改称为福地,他们分别是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副司令陈再道,王建安,政委李志民. 文革时,陈再道,王建安,李志民三位上将,先后被 ...
-
刘芷的骨灰安放在韩先楚将军的家乡湖北红安
赵朋洋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文章来源:中红网 刘芷同志骨灰安放仪式现场. (赵朋洋 摄影) 参加刘芷同志骨灰安放仪式的全体人员在韩先楚将军墓前肃立.(赵朋洋 摄影) 中红网 ...
-
麦子:他乡遇发小
周六早上去火车站,公交车中途上客,我眼前一亮,那不是打小的邻居桂花.小刚吗?车上人多,他们就在前面靠窗户处站下了,我在后排坐着,欲言又止,只能默默注视着他俩. 如果是一般发小也就算了,但在他俩之间却很 ...
-
1981年,韩先楚回家乡探亲,遇70岁老太太唤其乳名,泪水夺眶而出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有许多人都是少年时便离家,投身革命的.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他们也常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友,但是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他们戎马倥偬数十载,直到解放后才得以返乡探亲.开国上将,著名的 ...
-
1981年,韩先楚回老家,省委书记拍板:减免老区当年上交公粮
1980年,这一年,韩先楚67岁.我们的旋风司令告别了长达23年的地方大军区司令员任期,进京任职,当了京官,先是担任军委常委,然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第二年,也就是1981年,68岁的韩先楚再一次 ...
-
开国将领都有什么绰号,林总、韩先楚他们的外号是什么?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有外号,外号代表一个人的做事风格,行为习惯,有俗语: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做的外号之说,因此有些开国将领因在沙场上的杰出表现,就被起了响亮的外号 . 比如聂帅被毛主席称为当代鲁智深,彭 ...
-
19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66岁的辛幼安于心绪激荡中写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词句:53岁的曹阿瞒回首人生往昔,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感慨. 63岁的陈再道停留在炎热福州 ...
-
韩先楚战前立军令状、彭德怀中途回国求援的第四次战役有多难打?
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一个特殊的生活习惯,那就是晚上工作,黎明时分休息一会,上午再工作一会,中午必须是雷打不动睡午觉的.熟悉伟人这一特点的人只要不是十万火急的事,谁也不会在中午来叨扰他. 1951年2月20 ...
-
梁兴初和韩先楚,曾是同一位将军的部下,三人的渊源延续到了朝鲜
梁兴初和韩先楚,都是解放军中战功赫赫的名将.不管是在东北战场还是西南战场,乃至后来的抗美援朝,两位将军都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的上级领导,是中国的两大名帅:林彪和彭德怀.但是比较鲜为人知 ...
-
韩先楚与数倍之敌遭遇,情势异常危急,钟伟闻讯后,飞骑赶来支援
1945年8月15日,日夲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投降后,中央中央为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向东北派出了大批的干部和部队. 这时的韩先楚,1941年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后一直在延安的抗大学习,韩先楚接到赴东北的命令 ...
-
回忆我的父亲肖永平(2)孤身返乡 幸遇恩人
肖军义原创 忆往昔峥嵘岁月--回忆我的父亲肖永平(2) 孤身返乡 幸遇恩人 他把敌人引向大山深处后成功甩开敌人,在山上躲了一天.在回灵川的路上全州.灌阳.兴安.灵川的保安队,在各村.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