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招生规模!南方科技大学今年计划在湘招生73人

今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2021年湖南招生说明会在长沙举行。长沙晚报记者 舒文 通讯员 李晨 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文 通讯员 李晨)今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2021年湖南招生说明会在长沙举行,吸引了来自长沙、株洲多地的数百名优秀学生和家长前来聆听。记者从招生说明会上获悉,与去年相比,今年该校将扩大在湖南的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增至73人。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雨蓉教授致辞。

  组“招生天团”来湘招生

  记者留意到,为了此次的招生说明会,该校组成了包括南科大党委书记郭雨蓉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工学院院长徐政和,南科大电子系何志海教授,南科大湖南招生组组长罗丹教授在内的“招生天团”前来招生。

  “上世纪30年代,我的外婆生活在长沙。”昨晚,刚从外地赶到长沙的郭雨蓉教授打出了一张“亲情牌”,瞬间拉近了与湖南学生及家长的距离。她介绍,南科大每年在湖南的招生人数仅次于广东,成为继广东后的第二大生源地。

  据统计,自2012年该校首次在湖南招生以来,已累计招生520余人,其中,六成的湘籍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超过三成的毕业生后在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就业。“2016年起,深圳设立了人才伯乐奖,南科大自该奖项设立以来,每年都拿到了这一奖项,可以说,经历十年的快速发展,南科大已经成为了人才的蓄水池。”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工学院院长徐政和教授在会上与家长分享人才培养。

  与长沙有缘的还有徐政和院士。

  徐政和院士是国际上从事物质分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知名学者,尤其在相关表面和界面化学领域造诣极深。说明会上,他自曝“家门”说,他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后来前往国外深造,并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成为加拿大知名高校的终身教授。“这相当于一个铁饭碗,但是我为何选择来南科大任教,并甘愿当一个'合同工’呢?”向学生和家长抛出这一悬念后,徐政和院士围绕“学校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给出了他的理由。

说明会吸引了数百名家长前来聆听。

  湖南学子受青睐

  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倾全市之力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肩负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使命。

  截至目前,南科大按照国际标准签约引进教师1108人,包括院士43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23人)、国际会士(fellow)45人、教育部特聘专家30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4人。教研教师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

  罗丹教授介绍,南科大本科招生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简称“631”模式),按照高考成绩占60%、能力测试成绩占30%、高中平时学业成绩占1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7%,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为3%),核算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学校这几年在湖南招生的生源逐年大幅上升,目前大概是在全省排名前1.5%的学生,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我们跟踪了解发现,湖南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所以我们欢迎更多湖南学子报考南科大。”罗丹教授提醒,想要报考南科大的学生须在4月30日之前登录学校网站上传报名材料。只有成功注册报名的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才有选择南科大的机会。

  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自由选专业

  罗丹教授表示,南科大在湖南的招生是提前批,如果填报南科大没有被录取,也不影响后续一本批次的录取。如果学生被录取了,将按理工大类方式培养。

  据悉,南科大从办学起,就逐步实施“通识+专业教育”(1+3、2+2)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本科生招生时按理工大类录取,新生入学不分专业,强化通识教育,打好学科基础。学生在大一下学期(最晚在大二下学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专业,在“宽口径、厚基础”之上,优化专业教育,注重学科交叉。

  “南科大这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很好地规避了考生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带来的风险,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了解不同专业的要求,就读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专业。此外,南科大实行“双导师制”,每个学生入校后都有一位生活导师、一位专业导师。“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一般高校里教授和学生距离太远的问题。”罗丹教授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