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深邃而又超前的韩非

郭 华

韩非(约前280——前233年),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是一代英才,是先知先觉者。也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关于法家学说的著作——《韩非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非出身与韩国贵族,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成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于黄老”。韩非将自己的学说,追本溯源于道家黄老之术,他对老子《道德经》有相当深的研究,在《韩非子》一书中,著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达了韩非的哲学观点。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庄周)。

他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韩非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韩非的《孤愤》《五蠹》《说难》《说林》《内外储》五书,十万余言,字里行间,叹世事之艰、人生之难,阅尽天下,万千感怀。

首先,韩非从他的老师——荀子那里继承了“性恶”的人性观。也是韩非思想总基石。他认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韩非的贡献,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就在于“实事求是”。

中国的政治思想,从此开始摆脱了儒家脱离实际的空想主义。韩非对人性的自私自利的丑陋一面的洞彻与不留情面的揭露,是如此深刻,如此敏锐,如此深邃,如此犀利,这是真正的从客观实际出发,尤其韩非所处的乱世,不能容忍为了人类的自尊而自高自大地粉饰人性,更不能容忍仅仅为了道德理想或理想的道德而美化现实。绝不虚伪、矫情。

而儒家的毛病在于极力把一切伦理关系:人与人,国与国,都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儒家由夫妇之间的“敬”到父子之间的“孝”,再推及君臣之间的“忠”,整个一条道德之链。陶醉美好的设想,道德的鲜花在这一藤蔓上次第开放,楚楚动人。墨子更是把“兼爱”悬之为道德之鹄。儒墨在这一点上倒是很一致的,对美好的东西抱有幻想,极富浪漫色彩。

但韩非则毫不手软地撕掉这层面纱,看到了他们不同的情景:如此接近事实真相,韩非对人性善良、仁爱这一类美好性情完全丧失了信心,因此也就完全站在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的角度来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子之爱、兄弟之情、夫妻之亲,全都不是因为那温情脉脉的爱心,而是一种利益的最佳结合体。一旦不能达到最佳程度甚至消失了这种利益关系,则全部都变成了路人。

其次,韩非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都是利益,而不是道德。在《五蠹》中说,尧舜的禅让,并不是如儒家鼓吹的那样,是道德高尚,而是那时当天子太辛苦而没好处,禅让出帝位给别人,简直就是逃避吃苦,躲开责任。这让儒家大为恼火,但我宁愿相信韩非而不相信儒家。

韩非接着说,今人连一个小小的县令之职都争得不亦乐乎,也不是今人特别的卑鄙无耻,而是当今做官的好处太多,捞到的财富可以让子孙几代人都能享用。造车的人造成车子,就希望别人富贵以便卖出车子;木匠打好棺材,就希望别人早夭早死好售出棺材。并不是造车的人仁慈而木匠残忍,而是因为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木匠的本意并不是憎恨别人,而是因为他的利益在别人之上。

再次,韩非以“法”取代道德。道德绝不仅仅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社会氛围,一种轻松的、令我们感到无尚快乐的道德游戏。它是功利的、实用的,否则它就应当被抛弃的。道德是社会成员间为达到美好生活境界而达成的一种默契约束。如果不具备这种约束力,或者不能通过这种约束来实现生活境界的提高,这道德就是无用的。

道德是社会所获得的总效益的最小成本,而社会成本——就是实现某种理想而付出的代价。韩非认为还有比道德更小的成本,那就是法,所以,韩非毫不犹豫地抛弃道德,以法代之。与儒家相比,韩非的法的成本,确实比儒家的礼的成本低的多——仁爱之心提倡多年而社会依旧杀戮,而拿起刀来,杀一即可儆百。

韩非思想的核心是八个字“横行霸道”、“两面三刀”。所谓“横行”——非先圣、反传统、批孔墨、变老庄。所谓“霸道”——争霸之道,由国家联盟走向统一国家道路,由此产生新的国家制度。而韩非则是先知——为新国家制度到来做理论上准备,创造历史。“两面”——赏与罚;“三刀”——法、势、术。

值得注意的是韩非的法制,迥然有别于“法律高于一切”的现代法制,而是向帝王君主奉献的“治术”——韩非的“变先王之法”,就是要彻底抛弃仁义道德的温情面纱,用严酷的“刑法”、“律条”来统治百姓,而绝不能把人当人看。专制制度的本质就是把人不当人看。韩非的法,直对的是下层百姓,而帝王君主,是根本不在这个法的框架约束之内的。这就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驰了。

因此,韩非比先秦诸子中任何一位都更能抓住本质,更接近事实。甚至在整个古代中国,像他这样对人性有深刻洞悉的,也不多见。他是接近道德内核的、接近真理的、古代中国第一人。

因此之故,韩非是对人性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家。对于韩非,我也是爱恨交织的。我敬韩非的坦率、真诚,先知先觉,敬韩非的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你用一双冷眼,看着血色残阳的世界,你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你不仅呕心沥血,而且豁出命来实践,流出血来祭奠,所以你的思想是血染的思想。

你左手握住宝剑,刺透人性,刺透人心,戳穿瞒和骗的把戏,满怀深情走向未来。把人性恶的一面,真真切切地展示出来,使光环后的罪恶无处藏身,使我看到善与恶并存的世界,恶更可怕。你右手握着天平,把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理念,在中华大地发芽、生根,留下了国家变革的稀缺资源。

虽然,你生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但你思想的高度,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一个暂新时代的到来。你思想的深度,犀利、深刻、尖锐、深邃、超前。如电闪雷鸣,如疾风暴雨,如雨后彩虹,依然在思想史的星空闪烁,串起过去、现在与未来。给了我们穿越黑暗的勇气,给了我们拥抱黎明的自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