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怎么办

拿着宫颈癌筛查报告上面赫然写着: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已经确诊得癌了呀?其实解决这个疑虑我们就得先弄清楚这是什么意思,来上海敬善基因来为您详细介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属于癌前病变,也就是说目前还不是癌,但如果进展下去就是宫颈癌了。

有大约1/3到1/2幸运的人能够自行转归。但大部分的浪子还是不会回头的,要么维持癌前病变的现状,要么进展为癌,而且当浪子的时间越长,进展为癌的风险就越高。

因此,对于HSIL,不能姑息,否则后患无穷。

临床处理原则很统一:建议宫颈锥切术

当然,也有例外,如果患者未曾生育,且转化区为1型,还可以做激光,这块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

宫颈锥切术可以切除病变组织,病理科医生会在显微镜下对病变组织做进一步检查,大部分患者维持原诊断,诊断和治疗同时搞定。

也有少部分患者通过病理检查,被进一步诊断为癌。这看似不幸,实则幸运,因为这部分患者属于早期的隐匿性宫颈癌,病灶极为早期和隐匿,但通过锥切术得到了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往往让患者拥有更好的预后,很多患者可以达到治愈,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即可。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良性病变

对于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首先要知道的是LSIL不是癌前病变,而是良性病变。它往往代表着机体处于HPV感染急性期,当然这种急性期也可能持续了好一阵子。

临床上,国内医生的处理往往是告知患者随访或者物理治疗(比如激光)。

但是面临这两种选择,患者往往很纠结,究竟该怎么选呢?

研究表明,50-60%的患者在为期1年的随访中可以自行转归,20-30%维持LSIL,10%左右的患者进展为HSIL,也就是癌前病变。因此,对LSIL持续2年以上患者可予治疗,因为这部分患者自然转归的可能性小。

但是,如果患者拿着一张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报告,只能证明此刻是LSIL,但不知道LSIL了多久。并且,治疗并不能保证治愈,虽然很多患者病变消失,甚至HPV清除,但是仍然有再次感染HPV的风险,因此仍然有再次患LSIL的风险。

当然无论是感染是什么情况,或者是术后患者,我们够建议定期做好宫颈癌筛查,特别是宫颈癌甲基化检测,能提前5-10年发现癌变情况,也是术后监控效果的不二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