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论画: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0)

相关推荐

  • 郑板桥的墨竹艺术

    原创玄逸山水2020-11-09 17:41:38 郑板桥写竹艺术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是康熙年间的秀才(二十四岁中秀才) ,雍正十 ...

  • 郑板桥论画:意笔先,趣在法外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为民赈济而罢官,居扬州卖画为生.长画兰竹,工书法,以自创"六分半书" ...

  • 郑板桥《画》竹

    每日一诗[玫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画&g ...

  • 郑板桥日间画竹,夜间思竹,而胸有成竹

    术业有专攻, 画画也一样, 每一个画者都有自己爱画.擅画的题材. 有人擅画山水, 有人专攻花鸟, 有人喜爱画虾, 有人钟情画蟹, 有人独爱画马, 还有人犹爱画竹. 相信不等小编说出他的名字, 大家就已 ...

  • 郑板桥的画竹,画与诗歌,相映成趣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晚年时曾在一幅<竹石图>中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画了40年竹 ...

  • 被誉为当代郑板桥,画竹老辣苍茫

    刘昌潮 (1907-1997 善画人物.山水.花鸟 犹以花鸟见长 其画竹素有"昌潮竹"雅称 与董寿平被誉"南刘北董" 他的花鸟作品前期比较秀劲,到了后期变得挥洒 ...

  • 郑板桥论画石和课堂画石分享   精品

    郑板桥爱石,但并不收藏和玩赏石头.只是在庭院里置几块石头与兰.竹为伍,未见其藏石玩石的记述.他的咏石和论石诗文,几乎都是他画石的感悟和心得.他送给弟子朱青雷的一幅石画,有一篇题识,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也 ...

  • 画竹子有郑板桥,画兰花当属白蕉,看看他画兰花有啥窍门?

    梅兰竹菊四君子,历来是文人所喜爱的绘画题材,画竹子有郑板桥,画兰花当属白蕉,因为他善化兰花被称为"兰王",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邓散木.徐悲鸿并称为"艺坛三杰". ...

  •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东莞美术协会会员刘东伟作品欣赏

    刘东伟,1980年出生于河北省, 毕业于石家庄美术学校,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创作与设计工作.现为东莞美术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 自幼钟爱美术,主攻高难度绘画课题--写意人 ...

  • 郑板桥画竹《画竹之法不拘泥成局》

    画竹之法,不贵拘泥成局,要在会心人得神,所以梅道人能超最上乘也.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