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寒疝——乌头桂枝汤,生姜羊肉汤
相关推荐
-
经方: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血、去寒)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文]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作 ...
-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二十一笔记
卷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二十一原文 20201107 (论一首 证六条 方七首)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麻子仁丸>,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五)
关于乌头,有很多人不敢用,说是有大毒,在经方里很有名的方就是乌头桂枝汤,乌头40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生姜两片.大枣10枚.炙甘草12克.这个方剂大家一看就知道,就是在桂枝汤中加了一味乌头,桂枝 ...
-
《金匮悬解》卷十七——腹满寒疝宿食
金匮悬解卷十七 内伤杂病 腹满寒疝宿食二十五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土湿脾陷,迫于风木之侵,滞塞不运,是以胀满,所谓肾气实则胀者(<素问>语).虽寒水之 ...
-
《金匮悬解》寒疝——大乌头煎
附子的母根,即是乌头 寒疝三章 寒疝一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1 本条提纲,上段为寒疝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
-
《金匮悬解》复解肺痈提纲,并附红楼医案
肺痈二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其为肺痈?当有血脓,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 ...
-
《金匮悬解》肺痿肺痈肺胀——甘草干姜汤,桔梗汤,葶苈子大枣泻肺汤,
肺痿三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1 重申重点,肺痿之病,从亡津而来. 肺痿,吐 ...
-
《金匮悬解》痰饮——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杏仁与大黄汤
痰饮咳嗽三十五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咳满即止.设其更觉发渴, ...
-
《金匮悬解》痰饮——小青龙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痰饮咳嗽三十一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久咳数岁,是肺胃之常逆也.其脉弱者,土金未败,犹为可治.实大数者,肺胃上逆,阳气绝根,土败 ...
-
《金匮悬解》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
咳嗽上气七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气,壅于头部,是以浮肿,喘息肩摇,是谓肩息,其脉浮大者,阳根下绝,此为不治.又加下利,中气败泄,尤为甚也. 1 本条上气,怎么就成了 ...
-
《金匮悬解》痰饮——大青龙,小青龙,木防己汤,五苓散,泽泻汤
痰饮二十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1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自化汗,而外泄也(代谢),水寒土湿,不得化汗而外泄,则水浸肢节,身体疼重,此谓之溢饮,饮之流溢于四末也.本条病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