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湖夜话]柯亮:2022年高考前十个月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旸旸:

你好!
倏忽间,你就上高三了,关于高考,想跟你聊聊,潜意识里想写这封信有段时间了,但觉得还早,不想制造紧张气氛。因为疫情,你放假有些时日了,感觉你过的比较悠闲自在,虽然每天也做作业,也学习,但没有任何紧迫感。晚上还可以追追剧,早上基本上睡到自然醒。
这两天,我一翻日历,冷不丁发现离你高考只剩10个月时间。是时候,讲讲我的心里话。
人生是一段旅程,顺风顺水,一路高歌,享受惬意时光,当然快哉,乐哉!但生活一定有凄风苦雨,波折坎坷。一切美好,由我们去创造。
你是00后,我眼中的新新人类,从小到大,没在农村呆过,也没经历任何短缺的日子,可谓无忧无虑的成长岁月。高考算是人生的第一场挑战,人的认知,决定未来。
这些年,一路走来,我的人生算是步步为赢,这与我目标订立得早有关系,人生不同阶段我们有不同需求,我不同阶段知道自己要什么,有明确目标和追求。我的人生转折点是中考。
从小农村长大,那个年代,家境困难,当然温饱还是可以确保的,你爷爷当了多年的民办教师,收入拮据,只能靠你奶奶种田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小时候上学之余,我放牛,菜园摘菜,煮饭,割谷、插田……农活我都干过,自认为干不好,不是种田的那块料,实际上那份出大力,流大汗,周而复始的辛勤劳作,内心是吃不消的,上初中时就立志考出去,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的农村人只有一条出路:考学。
中专是当年最快捷最实惠的跳农门桥梁,但挑战也最大,考高了,读重点高中,以后可能上大学、中专,也可能名落孙山。考低了,读普高,也可能普高也录不了。掐在中间的出众分数,就是中专线。我渴望成为城里人,那份念想在当年差不多可以把我烧成灰,那种熊熊燃烧的目标感、企图心战胜一切!初二开始,每天早上6点起床,背英语单词,语文课文,晚上学习一般到十一二点,从来不需要人叫,不需要人叮嘱。你会发现有明确目标的人,走路带风,做什么事情都是激情满满,活力四射,不觉得什么累和苦!那种学习劲头,真的是热气腾腾!现在回想起来,都带劲!
记得农村有大的喜事的家庭,比如,孩子考学上中专、大学,有钱人家子女结婚,会放电影,在当年,那可是稀罕的快乐,一年难有那么几回。我们老家的房子背后是一空旷的晒场,电影都在晒场上放映,我们家后门打开就看得到银幕,不用搬凳子出去就能看电影,对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讲,那份开心不言而喻。而我每每遇到此情形,内心颇为恼火,忿忿然,为什么不离远一点放电影,干扰我学习。每晚学习到深夜,雷打不动。
我学习偏科,数理化薄弱,而中考六门,数理化是拿分的学科,人都喜欢做会做的事情,擅长的事情,对有难度的事情,往往退缩、逃避。但中考想考高分,必须啃硬骨头,后来我调整思路,把八成时间、精力去攻克难学的数理化,没成想,初二、初三两年下来,数理化成绩突飞猛进,中考堪称破纪录,我平时考试成绩全班十名左右,中考考了全校第三名!当时我们有两个班,在我那届之前的三届,我们那所中学,没有一个考上中专,更别说重点高中了,而那一年,我们学校考出去五人,改写了历史,而我能考出去,我内心知道,我创造了属于我的奇迹!
生活的秘诀是做好你应该做的事,你才有机会做你喜欢做的事。
当年学习也是如此,我一开始,呆在舒适区,大部分时间、精力去背英语,学语文,记政治,因为喜欢,捣鼓起来,不难,成绩自然还不错,可另外三科数理化,短板,不愿意碰,花时间、精力也少,学习进入死胡同,越弱的越差。但中考,每门得拔尖,否则万里挑一轮不到我。明年的高考,你也一样,门门冒尖,才能考上985。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决定迈向社会起点的高低,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政府官员,企业高管,成功的创业者,大多是名校毕业,高学历的。当然不是说高考代表一切,考了好大学,人生开挂,能过上高大上的生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但高考的意义和价值在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高考是公平的博弈,就像我当年中考考出来一样,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证明了自己的出类拔萃,自信心爆棚,影响至今!从此做任何事情,潜意识告诉自己,我行的!信心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底牌。高考能考出好成绩,跟正在日本举办的东京奥运一样,竞技状态,竞技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挖掘个人潜能,拼博向上,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拿到金牌的选手向世界证明了战胜自我的人,天下无敌!
人做事情,意愿第一,为什么做永远比怎么做更重要。高考冲刺,不是尽力而为,而应全力以赴。你妈说,你在班里还算是学习自觉的,有主观能动性。我知道你是优秀的,从幼儿园到高中,你从来没有迟到过,也从来没有作业不按时完成的,两年前中考,你凭自己实力上了现在的省重点高中水果湖中学,但高考想赢,优秀还不够,你必须卓越,在我们身边太多的人因为够优秀,很难卓越,优秀是卓越最大的天敌,因为优秀,我们往往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还不时自嘲,“我就这智商”,“差不多就行了”,“回头一望,我在班里还是靠前的”……
有时我会说,旸旸,考个华科、武大吧,可能你认为我是调侃,你会说,我们学校难出几个。孩子,我当年中考,从来没想过我们班、我们学校会考上几个,我考不考得上中专,能不能跳出农门,我只有一个信念,死活考出去,一定考出去,心无旁骛,绝不瞻前顾后,下狠功夫把偏科问题解决,勤能补拙,一头扎到书堆里,有人说,读书需要悟性,悟性非天生,专注产生灵感,迸发智慧。六门功课齐头并进,先优秀,后卓越,永远赶超自我,做自己心目中的神。我相信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
接下来的十个月,把握好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找出弱项,恶补。跟不懂的知识点,不会做的题目死磕到底,请教,借助工具,一个一个过关,你会发现,累积下去,“漏洞”会越来越小,直至高考前的胸有成竹。
与其按部就班,不如放手一搏,努力过,就无悔!我很开心能成为你从优秀迈向卓越的见证者,为你鼓掌,以你为荣为傲。

️你的父亲

2021年8月6日

7cake榴莲千层蛋糕(黄石店)

湖北理工学院腾龙餐厅

柯亮:大冶保安人,大冶师范毕业,当过中学语文老师,做过企业策划,经营企业多年。信奉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魅力太行·河北邢台·待月西厢 ‖ 省城读书生活琐忆(1)

    文/待月西厢 (按:前几天,我在QQ空间写了一篇 <我考上中专那一年>,回忆了五十多 年前,我走出农村,一路到省城学校求学报道的过程.没有想到一下子勾起了 我对省城读书生活的回忆,省城四年 ...

  • 四十年前的高考回眸

    高考四十年回眸 我是1974年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即在农村参加劳动.1977年10月,突然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高考正式恢复,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 曾经遥不可及的大学梦竟然 ...

  • 【方志四川•记忆】杨青林 ‖ 我的高考之路

    我的高考之路 杨青林 农村小学校办"戴帽"初中   我和广大农村同龄人一样,童年是在农田里度过的,幼儿园于我曾是陌生的词汇.小学毕业,正赶上相邻两个大队(现在的村)移址合建的小学校 ...

  • 高考延期:这位高三考生一个动作,引来800多万观看,刷爆网络!

    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安徽宿州,一位名叫刘传贺的高三体育生,因疫情延期开学,他在家就地取材.自我训练了80多天,就是为了回到学校仍然能够随时保持竞技状态,视频一经上传,刷爆全网! ▲刘传贺举 ...

  • 胡洪侠|我们都曾是“高考分子”

    [我的"私人高考史"]之十五 那个年代的"高考分子".网络图片. "高考分子"一词是我的杜撰,我想用它来指称我们那一代完全需要靠高考改变命运 ...

  • 刚恢复高考的考场笑话及我高考的窘态

    〓 第 1347 期 〓 文|燕戎虎   编辑|王成海 中国每年的六.七.八月份,有关高考的话题就会成为热议,到了九月份开学,大人将孩子送进大学校门后,便万事大吉,高考的热度也就逐渐平息. 今天我突然 ...

  • 未来高考这么考,中考更具欺骗性,3类优秀学生离985大学越来越远

    现在本科的录取率达到40%以上,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高中生可以考上本科,在有的地方这个比例甚至高于60%,可以说,考上大学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即便是这样,能够考上985大学的依然是少数,对 ...

  • 为什么中考比高考更重要?因为中考决定了人生未来!

           李嘉诚曾经说过: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对于学生来讲,每个人在上学期间都要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其中初中生最重要的考试就是中考,而高中生最重要的就是高考考试,所以一旦 ...

  • 今又高考,年年高考,回看三十年高考第一天

    今又高考,年年高考,回看三十年高考第一天

  • 那一年,我走进了考场

    又是一年高考时,当年参加考试的那些事,又一次浮上我的心头. 时光回溯到1977年初冬的那个上午,这是一间普普通通的平房教室,临时做了考场,我坐在第二排中间位置. 冷风撞击着门窗,发出呼啦啦的声响,室内 ...

  • 恢复高考那一年(下)

    历史杂谈 恢复高考三部曲 第一部 <恢复高考那一年> --谨以此文献给独具历史特色 的七七.七八级大学生 (下) 9.复习资料 1977年,中国大地好不容易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高考,广大考生终 ...

  • 我的高中时代(下)

    回忆我的学生时代 我的求学生涯 第三部 <我的高中时代> (下) 程党会 21.拒绝当组长 班主任梁治国老师觉得我反应快,学习好,是个难得的好苗子,但又觉得我这人比较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差 ...

  • 想起我的初中——隆文中学

    可能是年岁大了吧,怀旧的情绪越来越强烈!经常会想起那些如风一般逝去的时光.那些青葱的岁月如同一碗隆文腌面,或者是一碗鸭丸汤,闻着很香,吃着很爽,回味也很悠长! 前几天,突然在微信公众号<隆文小镇 ...